第624、625章 孔子也是懂老子的(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品读三国的感觉。  

弟子们都是听得乐此不疲,更是时不时举手示意提问。  

李然得知此消息,也是特意过来,相比较李然的直言不讳,孔丘则是更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他对于不同人的提问,也会有着不同的回答。  

李然在后排听着,不由心道:  

“真不愧是至圣先师呐!以后教师的祖师爷!确是有其独到之处啊。也无怪乎后世的弟子们会将其比作圣人!”  

正在这个时候,范蠡则是悄无声息的来到李然身边,并在其耳边小声道:  

“先生,季孙斯又来了!”  

其实,季孙斯的再次造访,也是在李然意料之中的。  

而孔丘之所以会突然再次来到杏林,其实也是昨晚李然和孔丘商议之后的决定。  

他们之所以邀请季孙斯前来,为的就是让季孙斯能更直观的了解一下这里的礼乐氛围,以及孔丘众弟子们的才干。  

李然点了一下头,也在范蠡的耳边又交代了几句,却并未起身前去迎接。  

范蠡应声离去,不多时,季孙斯便只身一人来到这里,见孔丘正在授课,也便是默不作声的坐在了李然身侧。  

李然微笑以示,季孙斯也是点头致意。  

此刻冉求举起手来,孔丘问道:  

“求,你是有何疑问?”  

只听冉求是开口道:  

“前几日弟子问尊师,‘对于没有天地以前的情形,我们可以了解吗?’先生却回答:‘可以,古代和今日是一样的。’一开始弟子还明白,今日却又湖涂了,请问尊师,这究竟是为何呢?”  

孔丘捋了一下胡须:  

“子有一开始明白,那是因为你用心领悟了。今日又犯了湖涂,那是你又想通过外界的事物来寻求验证罢了。”  

“也罢,今日子有既是又有疑惑,为师那便再与你细究一番倒也无妨。”  

孔丘说完,是略做了一番停顿,并是继续言道:  

“子有可以试想一下,既然没有古就没有今,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终结。那如果说以前从来没有过子孙,而今天却突然就有了子孙,这样能讲得通吗?”  

冉求闻言,苦思冥想,没有回话,而孔丘则是继续言道:  

“所以啊,还是不要再胡思乱想了,既不要执于生,而使死者复生。也不要执于死,而使生者死去。人的死和生不正是相互依赖的吗?过去和现在本就是浑然一体的,历史与现实也同样是可以互为对应的!”  

“至于究竟有没有先于天地而产生的物类呢?为师以为,能够使万物化而成型的,一定不是具有形体的事物。而万物的产生之前,是不可能先行出现具有形体之物的。”  

“因为只有这样,万物才能够被源源不断的衍生出来!所以,圣人对于人的怜爱也应该是没有始终的,就是因为他的仁义之心就是原本就存在的。”  

第625章_季孙斯问仁冉求闻言,点了点头,并应道:  

“弟子谨遵尊师教诲!”  

孔丘的这一段话,其实倒是颇有老子的风采。  

毕竟,他也是问学过老子,也托李然的福,熟读过其留下的五千言。  

所以,要说孔丘没有过这方面的考虑,那也是不能够的。  

而季孙斯就坐在后排听着,但竟一时也不能全然听得明白。  

孔丘说的每句话,他其实都能懂其意思,但要将其组织在一起,这其中的道理,他却又不能全然领会。  

那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只让他觉得孔丘大概是在说一种很高级的东西。  

要说起来,他也只能大体听懂前半段关于“历史轮回”的论述。  

而这也正是孔丘所想要给季孙斯造成的一种错觉。其实,他就是有意在提点季孙斯:  

今日便是历史的延续,二者之间其实并无二致。所以如果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那么南蒯、阳虎之祸,恐怕也只会是不断的重演。  

季孙斯一边听着,一边是若有所思…不知不觉中,孔丘竟是已经讲了一个时辰。眼看时间也不早了,孔丘便是掩上了《春秋》并是言道: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可还有其他什么疑问?”  

这时,子路又说道:  

“尊师,敢问尊师的志向是什么?”  

孔丘闻言,不由是朝着子路笑了一笑:  

“那…仲由何不先说说你自己的志向?”  

子路回答道:  

“仲由之愿,乃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孔丘点了点头,并是回应道:  

“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矣!”  

子路的意思是:他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而孔丘则是对此表示了认可,认为子路的这一行为乃是君子所为,若执掌一方的话,是可以让老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使得年幼之人得到照顾的。  

公西赤迟疑了一下,也是问道:  

“尊师,之前子路和冉求都曾问过同一个问题,尊师却回答不尽相同,不知这是如何?”  

孔丘看了一眼子路和冉求,微笑道:  

“子华,你说的是他们同样问过我‘凡事一听到是不是就要行动吗’?呵呵,这个问题嘛,由于子路他好勇争胜,所以我的回答是‘父兄尚在,怎能凡事听到就行动’?而子有平日里办事过于退缩犹豫,所以我的回答是‘应该要马上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