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动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祭乐亲眼见得李然并无大碍,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  

不过他对刚才李然要孙武去监视孟兄之事却很是不解。  

她甚是诧异的看着李然问道:  

“夫君难道认为,此事孟兄也有参与其中?”  

经过齐国粮车被劫一事,竖牛最近一些日子已经消停了许多,整个人似乎也变得安分了许多。  

而且,此次疠疾之事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也分散了大家不少的注意力。若不是今天发现了祭氏的护卫内是出了内鬼,李然还真差点就把他给忘了。  

但祭乐不解的是,就算竖牛对李然仍旧怀有敌意,可是已经过去了这么久,难不成竖牛还在想着要对付李然?  

可此次疠疾之事又明明不是朝着李然来的,竖牛真的会没事找事,参与其中?  

“此事…”  

李然面露难色,微叹一声,可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将心中怀疑告诉她。  

“此事为夫也只是怀疑,目前也尚不明了。”  

事实上,他对竖牛眼下也确实只是怀疑。整件事中,竖牛表现得相当安静,他也的确拿不出直接的证据。  

祭乐闻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又过去几日,郑邑城中的染病患者一直保持着零星的增长。  

也并非是郑邑城中的医者不尽力,可这些染病的患者却还是在不断出现,根本无从断绝。  

但又所幸,那些恶意投毒之人由于是已被抓过了一次,毕竟是有了敲山震虎之效。所以,整个郑邑的疠疾也终于是逐渐趋于稳定,虽有零星患者出现,可已经对整个病势的蔓延基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子产见事态已经逐步得到控制,便询问李然如今是不是可以放开四门,并使居于城内的民众可以自由往来了。  

毕竟,封禁之法对他個人而言,所造成的影响那真是肉眼可见的痛。  

只因这半月来的封禁,郑国朝野上下已经有不少人对他这一举措表达了不满。  

虽说这个提议并不是他提出的,但他毕竟是执政卿。矜矜业业的执行朝议后所制定下的方针,乃是他这个当执政卿的本分。  

但长时间的封禁,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会有忍受不了的那一天。  

更何况郑邑乃天下商贸枢纽,封禁一日便等于日废千金,长达半个月的封禁,无论是百姓,亦或是城中的商贾,其损失都可想而知。  

所以,子产如今一直是顶着巨大压力在推行着这一条看似无理,却又无可奈何的国策。  

而他现在,最能够仰仗的,也唯有李然了。毕竟这一次,李然所知道的情况远比他要多得多。  

“禀大夫,然以为,此时还不能解禁!”  

李然反复斟酌了一番,亦是非常为难的如是答道。  

“为何?”  

子产听得李然如此说,心里凉了一截,也是不由纳闷起来。既然只有少数零星的病人出现,那为何还不能解禁?长此以往下去,郑邑肯定会被拖垮的啊。  

“此事既是人为,那若我们无法抓到幕后主使,或者是将其控制住,那么即便能对付得了疾病,也是无济于事。”  

“待得此事一过,风声渐息,那些幕后之人到时候又会出来作乱,届时难道大夫还想再施此法?届时若处置不当,只怕是要激变了。”  

要想永绝后患,那自是要将幕后主使之人彻底控制住才行。  

当然,李然自是不会将没有得到证实的线索告诉子产,所以关于丰段和竖牛之事,他今日也只字未提。  

子产闻声,也觉有理。  

此事可一不可二,一旦幕后主使没被抓获,日后郑邑难免重蹈覆辙,届时他可就没法再用相同的手段来阻止了。  

不过他还是隐隐有些担忧,既然此事乃是人为,那肇事之人必定是隐藏得极深的。仅以李然如今在郑邑的势力,果真能将其揪出?  

“还请大夫放心,然既已插手此事,那便绝不会让此人轻易逃脱!”  

李然的想法直接,因为这帮人既然要在郑邑利用制造疠疾的恐慌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那么显而易见,短时间内,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只要他们还在继续,那么同样的,李然就绝对还有机会将他们抓个现行。  

另一边,经历了长时间的封禁后,祭氏族内反对封禁的声音也逐渐的是高涨了起来。  

即便是那些原本站在李然这一边的族老,此刻也不由开始动摇。  

因为他们作为商贾世家,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且不言他们与诸侯国的生意往来,便是他们本身在郑邑城内的生意,也是经不起如此拖延。  

“宗主啊,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啊,万一子产死活不开城门,我等岂非要饿死在这城内?!”  

“是啊宗主,秦国那边咱们可也惹不起啊,这帮蛮夷最是不讲理的,一旦惹恼了他们,日后咱们可讨不到好果子吃的!搞的不好,引得秦国派兵前来讨伐,这也不是没可能的啊。”  

“哼!都是那个李然!若非他死活坚持,我等又岂会如此!”  

话到最后,不少族老都将责任推到了李然的身上,毕竟一开始就是他在那力挺子产的一系列举措的。  

而今导致祭氏上下如此困境,李然不背这锅,谁背?  

祭罔与祭询听得这些族老的声音,看得他们义愤填膺,恼羞成怒的模样,顿时也对李然的信心有些动摇了。  

他们一开始乃是李然的坚定拥护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