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正面斗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剑光,直取血云右侧。  

李季安打出一片火云罩向血云左侧。  

秦川回过神后,亦是拿出一个宝盆,其内土灵气息浓郁,随着秦川激发,漫天黄沙风卷朝着血云激射而去。  

“咯咯”血云中发出轻笑,瞬间放大数倍。  

紧接着密密麻麻的血蝠从血云中飞出,同时攻向三人。  

“一直听说魔修最重攻伐手段,但没想到居然强到如此程度!”颜清婉心中大骇。  

李季安此番也是第一次和真正的魔修交手,同样有些震撼。  

相比于所谓的正道修士,魔修在境界上的修行相差不大,但,魔修更加注重攻伐手段,而且大部分魔修的攻伐手段都极尽极端。  

正常来讲,对方筑基后期修为,应付三个筑基中期修士可不败,应付像李季安他们三人,其中两个还是筑基初期修士,可以稳胜,但也绝不会如此轻松压制。  

如今局面,三人几乎是在出手瞬间被压制。  

无尽血蝠将三人分而包围,攻击力虽没有筑基后期那么强,但是破三人护体法罩只是时间问题。  

而就算三人中修为最高的李季安,施展从颜家修习的攻伐法术,也无法快速斩杀血蝠。  

更让三人无力的是,哪怕血蝠被斩杀,其便会化作一抹血雾,飘回血灵儿所化血云中,紧接着再化作血蝠袭来。  

可以说是源源不断。  

秦川面对无尽血蝠更是心神动荡,从小一心修行,注重修行境界的他,从未经历生死斗法厮杀,此前在天河仙城时还对此有期待,但是此刻,他才理解到秦贺年说的那话的意义。  

能一辈子不经历生死斗法厮杀最好。  

“秦贺年!你是如何瞒天过海灭杀那柳家老祖的?”与此同时,杜海葬手持一杆如墨长枪配合银尸也愈战愈勇,甚至还有空闲质问。  

秦贺年早已经没有了此前的自信,尸傀没有感情,不知恐惧,不畏生死的特性让他使尽手段也奈何不了。  

偏偏杜海葬与银尸配合默契,合击之法更是娴熟,秦贺年想要擒贼先擒王的打算也数次被其化解,此刻已经陷入被动防守的局面。  

堂堂假丹真人被筑基后期修士逼得只能防守,这已经算是奇耻大辱了。  

更关键是,他也已经发现了秦川三人的处境。  

“小友且慢,我们之间恐怕有误会。”秦贺年不惧自身生死,但却无法漠视秦川这个族内苗子的生死。  

“呵正道修士果然变脸很快。”称呼由魔崽子变成小友,让杜海葬嗤笑一声。  

秦贺年面不改色心不跳:“小友可是为了传言中的结丹丹方?老夫可以发下心魔大誓,绝对没有!”  

“哼!你骗的了万法宫,却骗不了本圣子!”杜海葬有圣骨感应师尊曾经打下的印记,对此深信不疑。  

至此,秦贺年明白今日之事已经是生死绝境!  

他不再犹豫,发动最强沙暴术法将杜海葬和银尸笼罩。  

然而杜海葬早有预料一般,在瞬间闪身飞遁,避开沙暴中心区。  

而银尸无惧漫天飞沙,哪怕全身皮囊已经被飞沙撕裂斑驳,却依旧朝着最中心处的秦贺年冲来。  

银尸身体强悍,攻击更是不弱假丹,秦贺年一旦被其近身攻破护体法罩,有陨落当场的可能。  

是以,秦贺年抬手召出一道土盾,试图拦截住银尸。  

却是被银尸以身体野蛮撞碎。  

被撞碎的土墙炸裂开来,将秦贺年所在化作一片浑浊土灰。  

而银尸也在下一刻冲进了浑浊尘嚣之中。  

“哼!正道假丹,不过尔尔。”杜海葬身形浮于沙暴边缘,冷笑一声。  

“刷!”然而下一瞬,杜海葬心中一悸,从小生死斗杀的本能让他感觉到极度危险的气息。  

“嘭!”还不待杜海葬有所动作,一股比之刚刚秦贺年所施展全力还要强大的力道已经碰触他护体法罩。  

真正的杀机!  

“咔嚓!”  

下一刻他筑基后期的护体法罩应声而破。  

而秦贺年身影也终于由虚化实。  

“小魔崽子,你还差了些火候!”秦贺年脸上闪过暴戾之色。  

他刚刚的土墙不过是为砂遁做遮掩,趁着土墙炸裂的瞬间,施展砂遁秘术来到杜海葬身后。  

而为了一击必杀,他再次拿出了族内的镇族法宝天罡鼎。  

虽然天罡鼎此前数百年的温养都已经作废,想要再恢复到法宝层次至少得温养近千年。  

不过,此刻全力一击倒还是有法宝雏形之威。  

如此出其不意的一击,对方没有躲开的可能,假丹真人不死也要重伤。  

而眼前的小魔崽子,必死无疑。  

一旦他身死,银尸便不再有意识。  

“死来!”秦贺年毫不手软。  

意料之中的,对方并没有躲开。  

“怎么可能?”  

然而,那一声巨响传出的瞬间,秦贺年猛然一怔。  

因为若是杜海葬那般修士肉身体魄,这一击只会是血肉横飞。  

而这传出的声响却是沉闷而瓷实。  

定睛一看,秦贺年面色剧变,飞身而退。  

只因眼前哪还有杜海葬身影,自己全力打中之人已经变成了那具银尸。  

银尸被击中后,后背坍塌一片,但却立马对他出手袭来。  

“噗”沙暴中心处,传出一声闷哼,同时一口血雾喷洒长空。  

“奸诈老贼!”随着沙暴消散,杜海葬显露身形,嘴角一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