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心中有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被血灵儿血灵印记标识的五人已经离去其二,唯有秦川、李季安和秦贺年还在感应范围内。  

“不出意外,必定是秦贺年那老贼了!”  

“哼!此人恐怕也有不少隐秘,居然能够瞒过万法宫的真君探查。”血灵儿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得知的信息中,秦贺年在柳家老祖逃遁后,就一直在宗门和圣宫的关注之中,表面是没有作案时间的。  

不过,他们怀疑万法宫或许给了他们错误信息。  

至于秦贺年身旁的秦川和老者,以他们的神魂感应,一个筑基初期,一个筑基中期,不具备灭杀金尸的可能性。  

就在杜海葬再次激活圣骨之时,李季安敏锐的再次察觉到轻微的恍惚感,同时内视识海,果然再度发现那沉浮间的隐隐暗淡金辉。  

“并非实时感应?”李季安若有所思。  

回到仙城内,秦贺年当即将李季安邀请到了天河仙城档次最高的仙河苑酒楼。  

杜海葬二人则没有跟进,而是在回到仙城后便去了别处。  

以对方神识,无法如此远还探查假丹真人而不被发现,李季安知晓其定然是靠着那女子施加在三人身上的血灵印记遥遥感应。  

“道友可方便透露道号,秦某日后必有厚报?”雅间内,秦贺年提杯敬酒。  

修行界以天道为师,但也仅有渡过结丹一关,才有资格起道号。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起。  

特别是一些本就期待真丹,却无奈只结了假丹的真人,秦贺年就没有给自己取道号。  

“仙道缥缈,萍水相逢,一声道友便足矣。”李季安淡然一笑,拒绝透露。  

秦贺年哂笑一声,也不再深究。  

“好,道友请满饮此杯!”  

随后两人推杯换盏,从秦家紫竹说到付家观山竹海,再说到天苍域内的奇闻轶事,相谈甚欢。  

秦川静立一侧,恭敬为二人斟酒。  

直喝了三天三夜,三人方才离开仙河苑。  

而这日也是盛会结束之日,更是泗水商会准备确定高阶符材合作事宜之日。  

三人一出仙河苑,便直奔泗水商会。  

在此期间,李季安神识时刻感应着那一男一女,每日都在变换位置,但却一直保持着一定距离,没有靠近。  

也没有再激发识海那种冥冥感应。  

而且,他已经确定二人法力只是筑基后期,且不似寻常正道功法,一个血煞之气浓郁,一个尸气很重。  

至此,他心中彻底有数。  

对方大概率就是从东北方向的另一个修行域进入天苍域的魔修。  

边境有万法宫以及域内宗门真丹值守筛查,不可能放结丹以上魔修进入。  

面对两个筑基后期的魔修,李季安心中压力大减。  

唯独对于自己识海中的那抹微弱印记心有余悸。  

这一点若无法搞清楚,他寝食难安,说不得就得提前消耗生机,主动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后会清除一切,识海中的印记也肯定能够抹除。  

想要搞清楚识海中的印记根源,只能从这一男一女口中知晓,只是…以他如今底牌,对方又是受自己诸多底牌克制的魔修,偷袭暗算的情况下,灭杀他们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生擒。  

另外,识海中莫名印记没有搞清楚前,他已经有些忌惮灭杀魔修,不确定灭杀了对方后,会不会再被打上识海印记。  

“生擒难度太大!”最终李季安放弃主动出手偷袭的打算,决定先跟着秦贺年等待时机。  

这天李季安和秦贺年进入泗水商会后,杜海葬与血灵儿立于一阁楼上,遥遥相望。  

“这老贼还要在此地磨蹭多久?”  

“莫急,身为秦家老祖,镇守族内才是他的职责,如今银沙师弟在苍云州秦家新道场那般动作,不信他不回去。”  

“杜师兄已经安排银沙出手了?呵呵,妙计,如此,这老贼估计不日就要回返了。”  

“不若我们先在其必经之路布置好手段?”  

“甚合我意。”  

两人对视一眼,准备出城。  

不多时,身处泗水商会的李季安神识一动,察觉到对方行迹,居然已经出了仙城。  

他当即不犹豫,吩咐进入仙城前就留在仙城外的呱呱跟上二人。  

商会内,  

李季安和秦贺年刚在大堂坐下,内侍便来盛情邀请李季安入内。  

“先生里面请,我们会长正在内堂审视符材。”  

其实李季安在酒楼时就已经收到了玉箫真人的传讯。  

李季安点点头,对着秦贺年道:“秦真人,随我一起。”  

有了李季安发话,内侍同样恭敬的对秦贺年一礼,邀请进入。  

秦贺年心中大喜,他和秦川来此数次,从未踏入过内堂一步,结果眼前老者一句话便可带他直入内堂。  

“玉箫真人,此乃我付家灵竹,绝对是整个天苍域品质最高的二阶符材,且产量保证。”  

“袁会长,这是我们清江门的千年铁树、雷击桃木、以及赤炎玉,皆可作为二阶符材,特别是其中的雷击桃木对于制作雷属性符箓有极大增益。”  

“玉箫真人,这是我们吴家矿藏的寒晶冰魄,对绘制寒冰属性符箓有大裨益…”  

“玉箫真人,我灵兽山的二阶后期灵兽皮革效用不必多言了吧?”  

刚刚来到内堂外,便听见里面各个符箓供应商的自荐。  

“妾身见过陈真人,清江门的灵材自然是上上之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