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金尸咒印(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贺年在收到了一道传讯后,带着李季安很快来到一个摊位前。  

摊主不仅浑身裹着黑袍,头上带着斗笠,脸上也蒙着面纱,显得很是谨慎。  

而其摊位上多是灵药灵植。  

不过,此刻围在摊位前的众人皆被其中的三株泛着熠熠星辉的天心草所吸引。  

天心草乃除过结丹灵珍外,为数不多的对结丹有助益的灵植,筑基后期修士在冲击结丹时,将其生吞炼化,有助于固液成丹。  

效果虽然微弱,却也是天苍域除过圣宫和宗门求而不得之灵物。  

并且寻常时期,天心草基本都是宗门把控,一旦现世,基本也轮不到寻常修士交易。  

此刻三株天心草摆在面前,让摊位前的众人眼中泛起期待。  

不过,也都有些迟疑。  

因为天心草的药龄本就难以判断,除了将其根茎切开外只有用神识仔细感应其蕴含五行灵机的平衡,此地又有神识削弱作用,更加无法准确判断。  

一旦药龄判断不对,非但无用反而有害。  

“道友,可否打个商量,这一株切开,若是五百年药龄,鄙人出一万灵石,如何?”一人端详良久,最终还是没把握,试探道。  

天心草虽然同为三阶灵药,若是作为寻常丹药的药材,价值一般,但就因为其有助结丹的这一点,不仅一药难求,价格更是倍于寻常三阶灵药,市场价八千灵石左右。  

“道友还是免开尊口的好!”摊主声音冷淡。  

天心草一旦切开根茎,五行灵机就会流失,最多一月便再无用处。  

而摊位上三株,皆是根须齐全,还带着培土,若是年限不足五百年的,倒是可以再养养。  

“哎,早知道此次有天心草,老夫就该请吴丹师来掌掌眼。”  

“吴丹师虽然丹艺不凡,但也仅是二阶资深丹师,天心草未必有把握。”  

“可惜三阶丹师不是我们能够请得动的。”  

一群人看了半响,依旧毫无头绪,不由得有些气馁了。  

正常来说,三阶丹师必定涉及天地灵机,凭其对三阶灵药和天地灵机的把控,能够相对准确的判断天心草的年份。  

亦或者能够炼制出精品甚至极品二阶丹药的精品丹师也能有一定把握。  

然而,那般人物基本都是圣宫宗门的长老级别人物,又已经看不上非天地灵珍级别的结丹灵物了。  

“小李,如何?能否判断出来?”秦贺年看向李季安。  

李季安练气期时就已经借助小火灵的灵机接引,炼制出极品丹药,后又精研符箓以及阵法,这二者更是对天地灵机感应要求颇高,如今他已经炼制出三阶符箓,足可说明他对于天地灵机的感悟非寻常人能比。  

“晚辈试试。”李季安回应道。  

秦贺年含笑点头,没给李季安压力,鼓励道:“大胆看,错了也无所谓,也不必精确,只要确保没有超过五百年就可。”  

此番之所以请李季安同来,其实也没想着靠李季安真正判断出精准药龄。  

他只求不足五百年即可,事后带回苍云州,再请碧云宗的玉丹真人亲自判断。  

随后秦贺年散发假丹之威,帮李季安开了一条路,来到摊位最前排。  

周围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李季安身上。  

不过感应到其筑基中期的法力气息后,大多数并不看好。  

然而,李季安仔细感应了三株天心草后,心中欣然。  

其中一株药龄近千年,作为结丹灵药的话,五行相性太强,恐有爆丹的风险,不过,若是作为凝晶丹主药之一,却是上乘之选。  

因为凝晶丹所需天心草的药性,年限越高效用越好。  

另外一株堪堪过五百载,百年内使用皆可。  

最后一株药龄仅两百多年。  

“这一株灵机太强,必然超年限。  

这一株年限太短。  

唯有这一株晚辈觉得相差不大。”李季安如实告知秦贺年,也没有使用传音。  

“好!老夫就买这一株。”秦贺年没有丝毫迟疑,当即取出灵石支付。  

这一幕让周围人看的一阵好奇。  

“此人莫不是精品丹师?”  

“这位假丹真人如此信任他,恐怕丹艺不俗。”  

“跟鄙人判断相仿,看来剩下两株确实不足啊。”  

眼见秦贺年和摊主交易完毕,将那株天心草收入囊中,围观之人皆感到遗憾。  

同样对于剩下两株天心草也都没有了兴趣。  

秦贺年此行本就是为了天心草而来,此刻得偿所愿,也不再有其他兴趣,准备回秦川摊位看着点。  

李季安则顺势与他告别,继续逛摊位。  

待到目送秦贺年消失在视野里,李季安转身而走,同时气血改易骨相,易容术变幻皮囊,百步之后身形容貌皆变,衣衫也大变样。  

浮台上大多数都没有以真容示人,有的人除了易容外,甚至还施展了术法将自己笼罩在光幕中,李季安这种的更是常态,偶尔就能看见有人走着走着变幻容貌的。  

不多时,凝晶丹的另外两味三阶灵药被李季安收入囊中。  

至此,凝晶丹的药材中,只剩三株,其中一株便是近在眼前的天心草,另外两种则是玉箫真人承诺要帮他寻找的。  

他不再犹豫,回返天心草摊位。  

因为刚刚他在摊位笃定的判断,加之秦贺年那般信赖的付款,剩余两株天心草几乎无人再问津。  

换了身份再次佯装仔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