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虚空密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头绪。”  

“秘符上可能着手?”  

“不行,秘符一经人手,传出缥缈谣言后就化作飞灰,无从查起。”  

“此等手法的秘符源头呢?”  

“效用只是寻常一阶传讯符类,但,其中手段…孙儿召集众多一阶符师皆无法做到,甚至专门请教了上宗的周长老,以他二阶符师的技艺,也言难以复制,应该是某种未曾曝光于世的手法。”秦松元如实汇报。  

“那你来说说,此人到底是何居心?故意给老夫抹黑,还是对柳家怀恨?”秦贺年脸色阴晴不定。  

“撒布此等谣言,不外乎三个目的,其一,与柳家有仇怨,恰好老祖前些年的行事让其少了顾虑,甚至…灵感便是源于老祖手段。  

其二,故意挑拨秦家和柳家争斗,有坐山观虎斗之嫌,此举不得不防,大概率是想要替代五家主脉的叵测者。  

其三,对我秦家有怨,栽赃嫁祸,想借柳家刀者。”秦松元早有腹稿。  

紧接着又说出自己分析:“不过,我秦家坐镇西南,鲜与人结怨,又向来信奉厚德广恩,却是想不到仇怨者,第三点基本可以排除。  

至于其二,以苍云州如今局势,孙儿暂未看出哪一方势力有能够取代五家的气象,而外州势力估计也不屑于,所以,孙儿认为,此也可排除。”  

秦贺年满意点头,越是年纪大了,就越是不愿意动脑筋,有这般爱动脑筋的孙儿,他自然是轻松很多。  

面对秦松元有理有据的分析,秦贺年瞪大双眼,其间闪烁光华:“所以说,此人也与柳家有仇怨!”  

“哈哈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老夫倒是想要见一见这位道友了。”  

秦松元闻言,稍稍一滞,最终只能默默叹口气,没敢再多言。  

秦贺年针对柳家,对于秦家来说,实乃不智之举,不过,秦松元明白老祖和柳静春的情意,劝也劝不住。  

“你去想办法联系这位道友。”  

秦松元一脸无奈:“老祖,此人如此隐秘手段散发谣言,就是不愿、不敢暴露己身,恐怕不可能联系的上啊。”  

秦贺年摩挲了一下手掌,灵光一闪:“既然私下联系不上,那便广而告之的联系,把我们所知的信息共享。”  

“这…”秦松元愣住,联系对方不是为了密谋吗?  

不过想了想自家老祖的行事风格,也就释然了。  

而且,此举若是对方接招,也能稍稍减轻秦家的造谣嫌疑。  

于是乎,当天其又安排族人暗中放出讯息,除了继续爆料柳家的腌臜事外还隔空喊话李季安,谋求合作。  

在外界都在唾弃最新谣言的无稽之时,柳家祖地内却是风声鹤唳,冷汗直流。  

以柳长庚为首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知情族内高层围坐一团,皆是脸色阴沉。  

“到底是谁?为何对我们行事了解的如此精准?”  

“甚至时间节点都一分不差?”  

“知道此事者,不外乎我们几人。”  

柳长庚一双阴鸷三角眼在几人身上一一扫过。  

“家主,你是知道我的,自从五年前收拢开始,老夫便闭关静修再未离开过祖地,更没有与外界联系过。”  

“老夫向来守口如瓶,睡觉都不会泄露分毫。”  

“爹,你该不会怀疑我吧?”  

几人纷纷自证清白。  

柳长庚最终冷哼一声,目光看向软禁柳静春的竹林。  

其余几人急忙甩锅。  

“莫不是那老顽固暗中给秦贺年通风报信?”  

“哼!其口口声声为了家族,此举何异于将我柳家置于砧板?”  

“既然不愿遵照老祖宗吩咐办事,还留他何用?杀了算了。”  

柳长庚缓缓摇头:“以老夫手段,若无老夫亲自开启禁制,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去,他如何联络外界?”  

“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其沉声命令道。  

好在,此番传言也并未被碧云宗听信。  

直到密会结束时,柳长庚咬牙道:“不管是不是那老顽固,此番其对我们已无用,留着反而是个隐患,准备送其下去见列祖列宗。”  

其余几人纷纷赞同。  

柳长庚最终环视了几人一眼,眼中泛起一丝狠辣。  

与此同时,呱呱正在其脚下十丈之地。  

而李季安通过呱呱听闻其言语,心中一顿。  

但很快轻笑一声。  

料定其最后所言,应该是为了排查奸细。  

呱呱是三年前才在柳长庚再一次去命令柳静春勾连地脉时趁机遁出那片双重禁制的竹林。  

其后便一直跟着柳长庚。  

对于柳家的想法李季安很清楚,没有寻到可以提升祖地灵脉的替代之法或者人之前,不会让柳静春身死。  

毕竟在其计划中,老祖神功大成只是第一步。  

有了直面碧云宗的实力却还无法保证柳家诞生真丹修士,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拥有真正的三阶灵脉,而且结丹一关,灵脉等级越高,成功率相对也高一些。  

正准备断掉和呱呱的灵契感应,突然感应到呱呱的哀求。  

“呼再忍忍,五年内就可以解脱了,届时一定好好弥补。”  

其苟居在柳家祖地下已经六年,其间小心翼翼生怕被感应到,最初李季安为其准备的兽丹也早消耗一空,如今只能以地下虫豸为食。  

得到主人安抚,呱呱方才稍稍振作起来。  

翌日,李季安看到秦家发布的那则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