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双骄恩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璃灯盏中的火莲发出恐惧嘶嚎,竟然被小火灵一点点蚕食。  

几乎瞬间,李季安明显感应到卡在一阶巅峰多时的小火灵居然有了突破之兆,火莲所携带的火系灵机成了它的大补之物。  

“吞噬法力凝练的灵焰,还能促进它的成长。”李季安大喜不已。  

若火灵能够晋升二阶灵焰,他丹道将更上一层楼,且二阶火灵的灵焰之威,出其不意之下,恐怕筑基后期修士也会着了道。  

很快,火莲被吞噬殆尽。  

小火灵意犹未尽的舔舐琉璃灯盏,再不留一丝痕迹。  

同时,李季安意外的发现,本来留存在琉璃灯盏上的那道超越他神识的烙印也被火灵焚烧殆尽。  

“火灵居然还有焚灭神魂之效!”  

“是了!火灵本就是天地圣灵,不仅是物理层次,更是灵魂层次,真丹神识在它面前算不得什么。”  

随着小火灵回到枯枝上栖息,琉璃灯盏瞬间变成了无主之物,不管是刚刚寄居在内的火莲,还是此前付寒星炼化时的本命精血,亦或者付寒星师门长辈打上的神魂烙印,全都消失无踪。  

李季安大喜,当即打入自己的精血,很快将其炼化。  

这给他省下至少一个月的苦功。  

不过一个时辰后,琉璃灯盏成了李季安的第一件法宝雏形。  

若是他丹田法力再强盛厚重一些,此刻便可开始温养,说不定温养个几世,就真的蜕变成一件完好法宝了!  

稍稍渡入法力,琉璃灯盏有呼应,但却不足以催动。  

一点点加法力,直到全部法力渡入,琉璃灯盏还是没能激发。  

“罢了罢了,筑基中期再说吧。”只能无奈将其还是存放在呱呱口中乾坤里。  

随后李季安又想到一事,急忙将怀中拨浪鼓也拿了出来。  

此鼓是来到此修行界听过不少传说,但实际见到的第一件疑似道器。  

二话不说,唤小火灵也来了一次清洗。  

毕竟这东西虽然没什么威能,但是太过特殊,若是宗门知晓付寒星有此物,肯定也会打上烙印之类。  

不过,小火灵清洗一遍,李季安感应并未有变化,恐怕宗门都未必知道付寒星有此物。  

将付寒星师兄弟物品清理完后,柳香山这种无依无靠的散修的物品就没那么有隐患了。  

照例让小火灵清洗了一遍。  

除了灵石外,柳香山储物袋中阵法材料颇多,而且还有数个成品罗盘法阵,可惜其此前已经将杀手锏杀阵用过,此时剩下的全是自保和困敌的临时法阵。  

其内还有一枚阵法传承玉符,多为心得感悟,其中一阶的阵法传承和尤婆婆当年给李季安的一致,二阶中有不少杀阵幻阵的注解,让李季安比较感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一卷铁书。  

通体黝黑,其上刻印金字,看起来颇为古朴。  

“地书?”看着表面二字,李季安摸不着头脑。  

大概扫视其中内容,让李季安更是一头雾水。  

“地灵师一脉…为何要将此交给尤婆婆?难道…”突然,李季安灵光一闪。  

“莫非小乔那种感应大地灵机的特异,就是这里所言的地灵师?”  

根据铁书描述,地灵师乃天生得大地之灵眷顾的地之娇子,天生与大地之灵共鸣,可堪舆地脉,接引地灵,甚至化身大地使者,与大地共存!  

良久后,李季安合上铁书,心中震撼。  

除了为小乔高兴外,更是感叹这片天地的神异!  

同时感叹上古时期数百万年间人族的通天智慧!  

“体修、魂修、法修、地灵师…可想而知,荒古时期本体孱弱的人族为了种族延续所做出的多方尝试和努力。”  

“亦或者,这种积极进取的品质,学习思考创新的能力,本就是人族最大的种族天赋神通!”  

“可惜数百万年的底蕴积累都埋葬在了上古遗迹中!否则如今后世,人族只会更加强盛。”  

将铁书揣入怀中,李季安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惊喜送给小乔。  

七日过后,呱呱已经离开大泽山脉。  

这日,李季安正准备离开呱呱的口中乾坤,毕竟如今其口中乾坤类似某种空间领悟,暂时无法久待。  

“柳静春!今日你必须给老夫一个交代。”  

“贺年,今生是老朽欠你,来世当牛做马,一定偿还,但…莫要咄咄相逼了。”  

呱呱身处地下十丈之地,上方秦贺年拦住柳静春一行,讨要说法。  

“哼!你还有脸说老夫咄咄相逼?死来!”秦贺年一身假丹威势,直冲柳家一行人。  

“结阵!”柳静春未语,其身旁几人皆甩出罗盘法阵。  

刹那间,数道光幕冲天而起,原地激活二阶法阵。  

单一二阶法阵对于假丹真人没有威胁,但是柳家一行精研阵法,以八个罗盘法阵组成一套复阵。  

其内五行俱全,更有风火雷电相辅相成,刹那间,杀机隐隐。  

强如秦贺年,一时间被困其中,竟也无法脱身。  

“秦前辈,我们柳家无意与你为敌,此举实乃迫不得已,还望海涵,告辞!”柳静春身旁一人大声告罪,随即便要带族人离开。  

“哼!你们柳家什么时候轮到你这种小辈说话了?柳静春,你现在只敢躲在族内后辈身后当缩头乌龟了吗?”秦贺年大怒。  

柳静春默默一叹,跟随族人远走。  

“留下!”秦贺年怒吼一声,一尊四方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