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三阶传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端木琴到了如今还敢如此靠近自己,李季安对其心生敬佩。  

同样也明白其在表达善意和信任。  

“仙子言重了,李某一介散修,孤苦无依,一切都是为了自保。”李季安淡然一笑。  

“李郎不必解释,奴家都懂,今日若无李郎这些自保的手段,我们这五个无依无靠的散修可就命丧于此了。”端木琴浅笑嫣然,故意将老阵法师师徒三人也包含进来。  

这话果然让三人精神一震,活命希望更大,也更加卖力的破解禁制。  

不过,师徒三人皆是暗自腹诽,这两口子还真是绝配,一个比一个隐藏的深。  

不多时,阵法师师徒将端木琴指定的六间石屋禁制法阵薄弱点找出标记好。  

此处禁制法阵受岁月侵蚀,威力大减,若是使用二阶破禁符,可以破开,但是消耗不少,端木琴此前和李季安商议,需要二十张二阶破禁符。  

但是此刻,阵法师将禁制法阵的薄弱点标识出,最多两张二阶破禁符便可破开。  

至于剩余两间石屋,属于留给他们师徒三人的机缘。  

待到李季安和端木琴拿到机缘离开后,他们再破解,也算是让他们更踏实一点。  

“多谢道友,此间便不需要再劳烦三位了,你们可以先去研究一下你们的那两间石屋。”李季安道谢。  

师徒三人立马心领神会:“明白,明白,此六间石屋的机缘我们绝不探听,我们到一旁调息。二位道友请便。”  

三人急忙朝着角落走去,途中刻意绕过一个石屋遥遥看了眼在最里面角落的付寒星。  

往日高高在上的烈阳宗第一真传,号称除了万法宫的真传,同阶无敌。  

此刻却狼狈龟缩在角落中,一边试图逼出毒性,一边又要应付不定时从地下激射而来的妖兽长舌。  

而且此刻其面目已经乌黑一片,七窍溢出黑血,气息紊乱,法力淡薄。  

“轰!”李季安一道破禁符轰击在第一间石屋禁制法阵薄弱处。  

“咔嚓!”法阵瞬间出现龟裂纹。  

“轰!”再一张后,禁制法阵崩碎。  

此石屋便是此前那位阵法师的徒弟发现的丹房。  

听见法阵崩碎的声音,老阵法师眉头一跳,确定二人使用的是二阶破禁符。  

破禁符因为专为法阵而生,绘制此符难度较寻常天地五行符箓高不少,起码需要符师还要精研阵法,对于阵法原理了然于胸。  

而寻常修士,寿元有限,除了那种高阶修士,修为无法再进,可以用余生来研究几门修行技艺外,其他低阶修士很难再有精力研究第二门技艺。  

所以破禁符一直相对稀少。  

甚至在一些多遗迹和上古墓葬的地域,高阶破禁符一符难求。  

“此二人恐怕为了此处机缘准备了多年。”  

丹房禁制破开,李季安没有妄动。  

端木琴也没有第一时间进去。  

不过,两人想法不同。  

端木琴在于不想让李季安误会她抢夺机缘。  

李季安则是担心其内有危险。  

“那奴家先进去探一探?”端木琴想到李季安平日的安全第一理念后,恍然大悟,试探的问道。  

李季安点点头。  

端木琴放出法力护罩,缓缓走入,不过仅仅是在石屋内扫视一遭,没有其他可能让李季安误会的举动。  

待到确认没有危险后,李季安方才进入。  

步入石屋,其内布置与寻常丹房相差不大,中间有一处放置丹炉的聚火阵地基,左边一排药架,后边还有一张木桌。  

药架上几乎空置,只有三个玉盘,其内药材早已经枯萎朽化,看不出是何物。  

“李郎。”端木琴在后面桌子上发现一个玉瓶和一枚玉简。  

李季安点点头,示意其可以打开。  

“这是…凝晶丹?”打开玉瓶,一股清香飘荡而出,端木琴美眸闪过一丝惊喜。  

李季安接过玉瓶,将里面丹药倒出,很可惜丹药被岁月侵蚀,基本报废,唯有一丝微弱药效留存。  

不过从其药性,李季安并未判断出是什么丹药,有何作用。  

他对于丹道的了解,皆是基于莫丹师的丹道和颜清婉的那门二阶丹道传承,这些年的研究参悟,也都是将市面上有的一些丹道资料往里面添加。  

“仙子可否告知此间隐秘?”他都不认识,端木琴这个外行怎么认识?  

端木琴意识到失言,随即展颜一笑,目光扫了眼屋外,传音道:“李郎只要愿意听,奴家什么都可以说。”  

李季安笑着摇摇头:“这倒不必,只需要知晓与此间有关的就行。”  

端木琴更加欣赏的看了李季安一眼,随即传音:“奴家祖上是在隔壁遗迹的枯骨中得到了一枚传信玉简和此玉佩,玉简中乃是嘱咐其后辈,言之此间为其留了结丹机缘,并交代了一些后事,其中提到了其参考结丹灵物研制出的一种凝晶丹,效果与结丹灵物相仿,有助凝结法丹。”  

李季安心中一喜。  

能够参考结丹灵物研制出有利于结丹的丹药,足可说明此人至少是三阶丹师。  

而以上古时期的环境,能够把丹道研究到三阶,其对于丹道方面的认知和悟性必定超绝。  

他立马有些期待的看向那枚玉简。  

“果然是丹道传承!”  

神识探入,看到玉简里面的记录,李季安大喜过望。  

其内不仅有三阶丹道传承,更是有从初研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