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抱团取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一点,各自有点拿手的底牌。  

相互抱团取暖,无可厚非。  

随即,众人再次聚在白府,商议未来的具体防护措施。  

“我那还有几件压箱底的精品法器,危急时刻可以借与道友。”花红菱第一时间亮出底牌。  

“苟某会派出傀儡巡防,有情况第一时间通知诸位。”苟傀师此次也没有沉默,主动开口。  

“钱某准备再布置一套预警法阵,将咱们此区全部笼罩。”向来最是斤斤计较,唯一的二阶阵法师,此刻也终于大方一次。  

不过,对于其阵法技艺,李季安不太信任,毕竟其身为二阶阵法师,当年碧云宗广招阵法师时,尤婆婆都被请走了,而他却没有入碧云宗的眼。  

根本还是阵法技艺不行,虽然能够布置二阶阵法,但多是按部就班,没有多少自己的领悟。  

“李某准备多炼制一批蕴法丹,诸位道友七折拿去,以备万一斗法之需。”李季安也展示了自己的诚意。  

他们八人所修功法都算不得高明,且常年精研技艺,不论法力威力还是斗法经验都不足,蕴法丹可有效提升他们的斗法实力。  

不过,此丹倒不需要他再额外炼制,因为他自己制符所需,存货很多。  

“邹丹师,李丹师,若遇突发情况,李丹师你优先唤花道友相助,邹丹师就先去钱阵师府上。”白医师最后着重提醒道。  

此间八人,若说价值和收益,丹师无疑最盛。  

但,若论自保、杀伐手段,比之白医师和端木乐师都不及,甚至那位制衣裁缝战力都比他们两强。  

这也算是共识,并非偏见。  

“多谢诸位道友!”李季安和邹丹师谢过众人。  

当天回去,李季安依照商议时所言,闭关炼丹。  

不过,不是炼制蕴法丹,而是炼制燃血丹。  

早在三年前,碧云宗破开遗迹之事传出,李季安便有心炼制点危急时刻保命的丹药。  

最终选定了可瞬间激发爆发出比寻常多一倍法力威势的燃血丹,不过,此丹较为冷门,和平局势时,亦没有太大市场需求。  

主要在于此丹会燃烧自身气血,对本就气血不是太足的修士来说,一旦气血不够消耗,就会燃烧本命精血,那样很可能断绝未来冲击大境界的希望,还会折寿,提早衰老。  

不过,对于李季安来说,二阶体修,气血充足,不至于影响潜力,且只要不是瞬死,他都可以接受,提前数年返老还童影响不大。  

只是此种丹药的药材不好找,最近帮一位家族修士炼制专门针对其家族功法的二阶丹药,其中一味药材正好是燃血丹的最后一种辅药,李季安凭借丹艺,在满足了对方需求的同时,截留下一部分药材。  

翌日,第一枚燃血丹出炉。  

精品燃血丹,消耗自身气血更多,瞬间爆发的法力威势也更大。  

李季安仔细分析药性后,稍感惊讶,估计消耗的气血量,至少减寿十年,而瞬间爆发的法力强度,应该能够堪比寻常的筑基中期了。  

“此丹适合我!”  

他当即决定日后着重收集此丹的药材,起码炼制几枚极品的当底牌。  

“底牌还是不足啊!”  

将燃血丹妥善收起,李季安又思虑一番,危机感始终萦绕在心头。  

如今最核心底牌是二阶体修,近身可瞬破同境界修士法力护罩。  

而对上筑基中期修士,哪怕法力护罩破碎,也可凭借肉身硬憾一击保命。  

前提是,对方不知道他的体修实力,没有专门的针对之法。  

对此,李季安倒有信心,人族体修不像妖族那般肉身质变,变的坚硬厚重,而在于气血的加持。  

而他对于气血的掌控,细致入微,只要他想,可以将一身二阶体修的气血化作千丝万缕溶于一处,不叫其有一丝外泄。  

也正是因此,哪怕端木琴贴身接触为他疏导血络筋骨,也不能察觉到其皮肉的异常。  

其次便是最根本的底牌,堪比筑基后期的神识!  

不过没有神魂秘法,还没有攻伐之效,只能提前避免威胁陷阱,或是佯装筑基后期大修,威慑他人。  

接下来就是呱呱,攻伐防卫不指望,关键时刻可以躲进其口中乾坤,凭借呱呱如今的隐匿能力,假丹真人应该都察觉不了。  

再下来就是唯一的护道手段——符箓了。  

下意识自视丹田一番,  

丹田内三张本命符浮沉,受法力滋养。  

经过三年滋养,威力有稍许增长。  

那张精品烈戟符,能够对筑基中期修士造成威胁。  

精品金钟符,江云州若不使用法宝雏形应该一击破不开。  

精品风遁符,能够拥有筑基中期的全力遁速。  

不过…  

李季安越看丹田内的情况越感觉无力。  

法力本就因为功法原因不够强盛,这些年以法力蕴养三张本命符,更显稀薄。  

三年前亲眼见识了郑天翔本命法器自动护主的一幕,他很是动心,有心再温养一尊本命防御法器。  

结果,已经蕴养了三枚本命符,根本再无余力蕴养更消耗法力的本命法器,不得不作罢。  

梳理一遍底牌后,李季安心里稍安一些。  

随后他出门将承诺的蕴法丹交易给七人。  

直到最后来到端木琴府上时,他表示这次不收灵石,算是对上次舒筋软骨的回报。  

“李道友,当真品性高洁,妾身修行路上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