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更换道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辞别赵姝瑶,李季安回返内外城交界处的住宅区。  

甫一踏入那条巷道,便有邻居接二连三上前恭敬问候。  

待走到自己院门口时,整条巷子的邻居几乎都跟了过来。  

李季安在此住了快十三年,人情世故、利益交换都有理有度,除了尤婆婆这个能够聊天解乏的知己外,人际关系始终保持在友人未满,又比陌生人多一份信任的程度。  

既避免了没有边界感的打扰,又能维持合理的交易。  

“看赏!”李季安神情自若,却又非常合理的多了一丝生人勿近的隔离感。  

抛出去二十多枚灵石后,李季安挥了挥手:“愿尔等勤勉修行,本道在前方等尔等。”  

对于赵姝瑶等人,不必有筑基前辈的架子和姿态,但是,对于其它人,李季安还是需要遵守本地的民俗风情,毕竟如今的他还不具备万事随心、游戏人间的实力和底气。  

驱散众人,李季安开启法阵进入院子。  

小乔、呱呱还有小火早已经翘首以待。  

“李叔!”  

“呱”  

“呼呼”  

李季安收起生人勿近的表情,看着她们展颜一笑:“我已经成功筑基,日后会越来越好的。”  

当天李季安亲自掌厨,又传授了小乔几道拿手好菜。  

算是一家人小小庆祝了一下。  

饭后本想和呱呱过过手,除了试试筑基后的法力之威外,也是想要敲打一下呱呱,奈何,院子太小,施展不开。  

随后尝试修行,明显感觉此处一阶上品的灵脉程度根本无法满足筑基期的灵气吸纳和炼化,相比于二阶上品的洞府,效率只有三成左右。  

更换道场是肯定的。  

而且早在筑基前,他便已经心中有数。  

苍云州什么最缺?必定是灵脉道场。  

散修为什么艰难,就是因为没有免费的修行道场。  

但凡有一个无主灵脉地,必定无数人疯狂争抢。  

不过李季安如今的选择相对较多。  

白嫖的话,进五大家族当供奉丹师,只要他展露六成真实丹道实力,必定皆扫榻相迎。  

不过,此举几乎断了道途,不可能积攒到结丹资源。  

另一个白嫖选择,则是进碧云宗当专职丹师,需要牺牲自由,全身心投入丹道,甚至影响修行进度,好处是有希望接触到苍云州难得一见、有灵石也不可能买到的结丹资源,不过要攒到那般贡献度,也不容易。  

主要是如今碧云宗全力以赴在搞大事,成败难料,现在进去不是好时机。  

除此之外,便是租住道场,除了金煌仙城外,苍云州内还有另外两个拥有二阶灵脉地的大型坊市,是由五大家族掌控的。  

不过,金煌仙城不论安全性还是灵脉充盈程度,亦或是二阶物资的丰富程度都是首选。  

齐家管事也已经抛过橄榄枝,只要李季安留在仙城,内城二阶道场还有折扣。  

翌日一早,李季安将此院所有东西收拾妥当,将呱呱收入灵宠袋,将火灵收入丹田,带着小乔来到仙城管理处。  

齐管事大喜过望,亲自带李季安来到内城核心住宅区,此区域是齐家接手后新改造而成,特意划分出一片区域,作为仙城特殊人才预留住宅区。  

此区域非仙城认可的高阶人才,不得租住。  

而租金亦是有很大优惠。  

不过身为丹师的李季安,却没有太多挑选余地,因为此区域住宅是按照技艺修建和装潢,如今区域内只有两座二阶丹师的府邸,其内皆是按照二阶丹师所需建造,一应布置也都是以丹道为主。  

一座府邸,早已经有主,邹丹师是第一批被邀请入驻此区域的技艺大师,府邸也较为靠前,是东边第二座。  

而为了将同类技艺大师的府邸分开,避免恶性竞争,齐管事带李季安看的这一座府邸位于最西边。  

皆是二阶中品灵脉道场,占地面积近十亩,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且周围府邸相距十丈以上,又因为处于最末端,离得最近的府邸只有对面一座刻着“苟”字的府邸以及东边一座刻着“花”字的府邸,更远一点就是斜对面那座刻着“白”字的府邸。  

齐管事介绍,对面苟府是一位二阶傀儡师,此人李季安早有耳闻,十年前仙城技师评选时,苟傀师就几乎人尽皆知。  

谁能想到其当年一个练气后期修士,居然还能打造出二阶傀儡?  

基本都怀疑其获得过某种大机缘。  

若其出了仙城,恐怕很快就会失踪。  

花府是一位二阶炼器师,齐管事特意交待,脾气不太好,尽量少打交道。  

至于那白府,李季安颇有兴趣,是一位二阶医师。  

此府邸李季安很满意,相对独立,也僻静,且客户不缺。  

值得一说的是,李季安晋升二阶丹师后,则丹鼎阁的客卿身份也就没有了意义,除非他还炼制一阶丹药。  

因为商会丹铺面对的多是大众消费修士,以一阶为主,可以走量。  

而二阶丹药的话,一是市场本就不大,且大多会寻信得过的丹师购买。  

二是二阶丹药成丹不易,一月就那么几枚,论个数卖,不适合走量。  

所以金煌仙城内的商会与二阶丹师几乎无法达成合作。  

如今李季安的客户就变成了上门客。  

住在此处,有仙城宣称,不需他费心,就有客户主动找上门。  

当然,最主要一点是,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