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寄魂蚁消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旭日东升,金辉漫天。  

李季安身化火龙,裹挟炙浪,瞬间让呱呱藏身的水池水汽蒸腾。  

“呱~”呱呱再次土遁失去踪迹。  

“呼~”李季安身形落地,却是无法再维持火龙遁。  

他的法力太稀薄。  

近些年,他特别研究了丹田法力情况,对比过不少同为练气四层修士的法力,他的法力是垫底的。  

这与他修炼的下品功法脱不开关系,除此之外,还有练气初期,特别是刚入丹铺那三年,陪着颜清婉炼丹,自以为占便宜的得到了不少其练手的下品丹药,那些下品丹药除了有丹毒外,在辅助补气和炼化法力时,多有不纯,造成他此生法力有量而无质。  

看似丹田法力达到了练气四层程度,实际法力的威力和持久都不足。  

这也是他下一世要注意的地方,能不靠外力就不靠,实在需要服用丹药,也得至少上品的服用。  

刚刚结束晨练,怀中传讯符传来震动。  

“李客卿,丹铺有人找,急。”老掌柜发来传讯。  

收起传讯符,李季安并不着急,按部就班先给呱呱喂了兽丹,再激发一枚净水符,将呱呱小池的水净化干净,最后临出门前一枚祛尘符让整个院子一尘不染。  

对于符箓的激发,很是熟练,也很喜欢。  

他其实很早就对符箓有过兴趣,甚至在没有见到陈兆虎,不清楚此界修行情况前,首选的技艺就是符箓。  

因为暴风沙漠中的那次杀劫,他亲眼见识了符箓的防护能力和攻伐威力。  

不夸张的说,修仙百艺中,符箓是能够最大程度提升保命手段,和攻伐能力的技艺,也最能作为自己的底牌。  

不过,当初到坊市,了解情况后,初级符箓几乎没有门槛,而再往上若无师门长辈指点,又很难精通。  

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火灵根稍微门槛高点的丹道。  

其后这些年精力有限,这些年精研丹药、炼体、培育呱呱,实在分不出多余精力研究符箓。  

“李大哥。”刚出门,恰好遇到同样前往丹铺的颜清婉。  

不得不说,修行界让李季安最满意的一点,如果真的愿意,是可以避免红粉骷髅这种情况发生的。  

哪怕对方还未得证长生!  

正如眼前颜清婉,比李季安也就小十来岁,但是此刻看着,皮肤嫩滑,吹弹可破,明眸皓齿,顾盼生辉,与三十年前几乎都没有什么变化,唯独多了一股时间沉淀的成熟气质,倒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  

若是按照其年龄来看,练气九层,满打满算一百五十岁寿元,如今四十多岁也该少妇模样才对,然而,外表身姿却依旧青春期女孩一般。  

无它,只是因为此修行界的女修畅销品——驻颜丹。  

一枚上品驻颜丹可青春常驻二十年。  

而在驻颜丹其上的,还有女修最爱的顶级医美丹药——定颜丹!  

此丹只需一枚,便可永驻青春,据说哪怕生机马上消散前一刻,也依旧保持着青春,当真能够——不叫人间有白头。  

不过这东西不便宜,且皆是二阶丹药,联合坊市都没得卖。  

相比于服用过驻颜丹的颜清婉,李季安如今面容已经是个中年大叔的样子了。  

加上颜清婉和李季安五官都很是精致立体,二人走在一起,颇有父女相。  

“清婉,铺子储备丹药应该够一段时间了,小华和文心也能够炼制一些初级丹药,你可以适当休息休息,再沉淀一下,心态很重要。”这么多年的接触,李季安如今对于颜清婉真是亦师亦父般,衷心的希望其能够再进一步。  

当然,这也是因为对颜清婉足够了解,认可了其品行和心性。  

另外八年前,颜清婉便开始带徒弟了。  

族内挑了两个相对聪慧,且火灵根感应最高,有希望晋升练气后期的小辈来修习丹艺。  

“嗯,李大哥我正准备跟你说,我最近可能需要回族闭关一段时日,争取把炼气期根基打扎实,闭关期间我会按你说的好好沉淀一下的。  

另外还得有劳你在丹铺看着那两家伙。”颜清婉温婉颔首,笑的很真诚。  

“哦?好事,可喜可贺,你且安心闭关。”闻言,李季安发自内心的喜悦。  

其能有如此安排,说明族内真的要支持她筑基了。  

想到自己下一世可能有一个筑基老祖庇护,安全感大增。  

“多谢李大哥!”  

一边说笑,两人不多时到了丹铺。  

“兄弟,好消息,我们昨日遇到了。”陈兆虎显得很激动,不待李季安进店,就先冲了出来。  

李季安不动声色,带着陈兆虎回到自己小院,方才正式询问。  

这些年他中途还写信问过陈兆虎几次,就怕他以为时间太久,自己不需要了。  

不曾想,今日真的带来确切消息。  

昨日其带领小队狩猎,在堕龙岭中意外发现了几只外出觅食的寄魂蚁,并且通过痕迹寻到了其巢穴位置。  

不过寄魂蚁巢穴是出了名的深邃曲折,陈兆虎他们挖了足足近五丈深,都没有挖到真正的巢穴,不得已放弃。  

看着鬓角已经出现斑白的陈兆虎将一副路线图交到自己手上,李季安重重点头。  

陈兆虎比他大十几岁,练气又没有入门,仅靠一阶后期炼体,寿元顶天一百二,如今七十多岁气血已经开始下滑。  

随后李季安直接跟丹铺告了假,带着陈兆虎去天仙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