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这便是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在二人都已经是换血高人,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拉不睡很轻松。  

不过,就这般待着什么也不能干,着实有点煎熬。3  

直到第九日午时,仙殿正中出现人影。  

除了宁雨檀八位早就确定的仙苗外,还有另两位后补的仙苗。  

两人中一人是首次参加仙典,十八岁换血小成,比本来换血圆满的标准稍逊一筹。  

另一人是二考,二十七岁,伐髓大成。2  

除此之外,整个仙赐皇朝食物链最顶端的皇帝陛下也出现了。  

其身着素衣,卸去所有装饰,头发亦简单的披着,若非身边有人称呼宫主,李季安没看出任何一点所谓的王者之气,更没有丝毫什么久居高位的威严,更别提什么九五之尊,受命于天的气质,反而苍老的脸上多有期待和忐忑,俨然寻常老农尔。  

也难怪他如此期待和忐忑,毕竟按照十年前那一届仙典仙师的口谕,若此届依旧像之前那般尽心尽力为仙界选拔仙苗,则会赐予他延寿仙丹。  

结果却因为两位符合高标准的仙苗被袭杀,导致他不得不挑选两个后备仙苗顶上。  

这质量自然是差了一截,不仅担心延寿仙丹泡汤,更担心仙师震怒。  

有了戏看,时间也就不那么难熬,李季安仔细的观察打量殿内每一个人,尽可能的提取各种信息。  

从宁雨檀那虽然庄重很多,但仍旧有些调皮的小动作看,仙苗没有被施与什么强制手段或者控制。  

从皇帝对他们的态度上来看,颇有些恭敬和示好,看起来皇帝似乎觉的这些仙苗日后有成为仙师回来的可能。  

另外宁雨檀的凶兆此刻还未显,就让李季安有些疑虑了。1  

“嗡~”又一日后,随着高空一声仿若音爆响起,下方殿内仙苗和皇帝瞬间一个激灵,皆按照事先培训的趴伏下去,额头触地,恭敬等待着。  

此时整个寻仙宫除了此核心仙殿开启外,其余所有门窗全都被贴上了封条,所有人不得窥视仙迹。  

唯独侧楼隔间的李季安和宁素锦正瞪大眼睛,颇为惊奇的盯着高空中那形似小船的不明飞行物。  

“飞舟?”李季安脑海第一时间想起穿越前看的仙侠小说中的飞行法器。  

然而还不待细想,高空之中景象再变。  

只见飞舟突兀消失不见,一个衣袂飘飘的人影临空悬浮。3  

他急忙按照和宁素锦事先约定,运转气血化开含在舌下的假死丹,全身骤然一软,两人身体瘫在一处,唯有眼珠子勉强能够转动。  

随即,高空人影脚下流光一闪,载着人影俯冲而下,直奔仙殿上空专门留下的仙人临尘圆口。3  

“飞剑!”这一次,李季安看的十分真切,那正是一柄飞剑。1  

同样,对方容颜亦是映入眼帘。  

没有之前预想的那般仙风道骨,亦没有明显的邪性魔性,普通中年人,乍一看与凡俗界寻常武者无甚区别,唯独其环视下方仙苗和皇帝的眼神透着些许的漠视和冷傲。  

降落到仙殿中后,仙师脚下飞剑骤然变小,随即钻入其袖中不见,仙师飘然落地。  

“起身回话。”落地后,仙师出声,语气平静淡然。  

“小人赵洪生带领十位仙苗拜见仙师,仙师寿与天齐,洪福齐天!”皇帝当即带头三拜九叩。  

“这便是此届仙苗?”仙师面无表情,直接扫视宁雨檀十人。  

“回禀仙师,此十人正是。”  

“嗯?换血还未圆满?你再找不到更好的仙苗了?”突然,仙师眼神凌厉的盯着那位后补仙苗。  

皇帝闻言瞬间变色,额头情不自禁沁出汗渍。  

“仙师息怒,仙师息怒,此届确实有意外发生,都怪那该死贼人,他们截杀仙苗,实在罪该万死…”  

“哼!凡俗之事与本尊无关,尔若无能,换个人便是,本尊不在乎谁替本尊办事,谁得赏赐,本尊只看结果。”  

“仙师恕罪,仙师恕罪,请再给小人一次机会,小人一定不会再出纰漏。”皇帝面无血色,当即疯狂磕头。1  

“下届若质量再有下滑,你就没有见本尊的资格了。”仙师冷哼一声。  

“拜谢仙师,拜谢仙师,小人必定竭尽全力,不会再让仙师失望…”皇帝长出一口气,同时一阵失望,十年前答应的延寿仙丹自然是无望了。  

仙师却是不再看他,抬眸看向十位仙苗,态度和气不少:“尔等身具仙姿,当不负上天恩德,即刻跟随本尊前往仙界,日后修行有成,当不忘今日情分。”2  

“谨遵仙师仙旨!”宁雨檀十人齐声回应。  

“莫要抵抗!”仙师点点头,大手一挥,十位仙苗随其皆凌空而起,缓缓升上高空。  

等到穿过大殿上方圆口,之前那辆飞舟被仙师放出,迎风而涨,随即将众人接入其中。  

没有丝毫停滞,化作一道流光,直冲北方天际…  

-------  

翌日凌晨,  

前几日防备森严的仙殿随着仙师离去,又恢复往日的空荡,除了几个太监宫女值守外,再无任何甲卫。  

“这便是仙!”李季安和宁素锦药效开始缓慢消散,面部已经可以活动,能够交流。  

不过此刻二人都思绪纷杂,没有说话。  

“严格来讲,应该是修仙者!”李季安心中对于此界的仙有了概念。  

这个结果让他很满意。  

诡道不用多讲,相比神道、洪荒之类的仙界,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