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妖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玄奘虽然见识阅历不多,但是看到那魔气,却自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感觉。  

那就是,自己很可能十世轮回中,也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大的妖魔!  

如果说,得到了紫金钵盂和锦斓袈裟以后,他自觉法力提升,或许能与那猪妖相差不远。但和这魔气相比,却仍然有着天壤之差、云泥之别。  

一时间,玄奘不知该如何是好。但却见到那魔气沿途之中,无数天地间流转的灵韵皆为其所吸取,很显然并非是善类。  

突然,玄奘心中一震。  

只因为,那魔气所行的道路,正是那修道的少女所去的方向。  

他不禁担心了起来。  

想了想,玄奘没有在犹豫,无论是于公于私,他也不可能放任那妖魔为非作歹。  

哪怕明知道,自己恐怕绝不是那妖魔的对手,但是,也当想法子降服之。  

何况,这一次玄奘在那寺庙之中,受到了菩萨的指点。他也意识到了冥冥之中自己的使命所在。  

在那菩萨的口中,自己既然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那么想必金蝉子,应该不在那妖魔之下。如果自己真的能向那菩萨所说的一般,度劫明心,定然能够降服妖魔,为民除害。  

想到这里,玄奘便更加没有迟疑的理由了。  

他当即动用出佛门六通中的神足通,向那魔气所在之处追赶了过去。  

那魔气,滔天席卷,直向东北方向而去,其速度虽然不快,但也让玄奘跟的极为艰难。  

尤其是每每靠近之时,那魔气总会凌驾在玄奘的佛光之上,往往轻易将佛光打散,使得玄奘法力不断地被消耗着。  

幸好的是,随着时间,玄奘不但没有放弃,反而对神足通和佛法的运用反而越发得心应手了,渐渐地,也跟上了那魔气。  

就在这时,忽然,一声呼喊声响了起来。  

那呼喊声的声音极其熟悉,玄奘听闻,便赫然听出了那应当正是那少女的声音,他连忙赶去,正好看到那少女也被一道黑气卷起,即将被摄走的模样。  

虽然少女身上所穿的霓裳衣散发出道道神光,抵御住了那黑气,可是却仍旧不是那妖魔的对手。  

眼看着少女就要被摄走,玄奘大喝一声,手中的九环锡杖高高举起,猛地砸在了魔气之上。  

顿时“嗡”地一声,那魔气被九环锡杖所打散。少女也坠落了下去,被玄奘稳稳接住,抱在怀里。  

“法师,是你?”  

少女看到玄奘,脸上流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她正是蝎子精。  

不过,在玄奘的眼中,却还未能看出少女是妖精。  

虽然玄奘如今的法力,也已迥异于之前,可谓是当“刮目相待”。不过,一则蝎子精法力亦不弱,二则,她有菩提祖师赐予的霓裳衣,此衣非同小可,能遮蔽修为道行。  

因此,玄奘自然无法发觉。  

看到少女的模样,玄奘心中也生出了些许怜惜之情。但紧接着,心中的那一尊佛再一次隐约浮现,其模样虽看不真切,但对佛法的向往炙诚却丝毫不减。  

那尊佛应当正是那“金蝉子”,这一瞬,玄奘再一次感受到了何谓向佛之心。  

瞬间,他心中的儿女情长短暂逝去。  

那蝎子精本来看到玄奘眼中的柔情,心中也甚是激动,但旋即玄奘那柔情,便被一抹“慈悲”所取代。这让她顿时心中一冷。  

蝎子精也知道,这是因为佛法的向佛之心。  

佛门有三无漏学,越是高僧,越以此成就佛心。往往当五戒欲犯时,都会浮现,遮蔽感情。  

蝎子精在三星洞中对佛法也有所涉猎,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才不喜佛门。而如今见到玄奘如此,一时,更是对这所谓三无漏学厌烦不已。  

但她也并未表现出来,故作慌忙道:“法师,快走,此地不宜久留!”  

玄奘也知道这少女所说的乃是何事。  

那魔气被玄奘打散,此刻,也重新汇聚了起来。  

很显然,那妖魔也注意到了玄奘二人。黑雾之中,一个浑浊的声音响了起来:“哪里来的和尚,竟然敢坏俺的好事?”  

随着声音,黑雾凝聚出了一个巨大的猿猴模样。虽然看不真切,也不知道那妖魔到底本尊是如何的,但是当那猿猴出现的一瞬间,仿佛风暴一样的气势顿时呼啸而至。  

轰然一声,大地震裂,周遭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无数事物仿佛都遭受飓风一般,朝天空席卷而起。  

原本应该是晌午时分,但在这魔气之下,天空也变得一片阴暗浑浊,云朵被搅的如若污水一般,使得天空浮现出一副近乎末日的惨烈景象。  

“快走!”  

蝎子精拉起玄奘,那霓裳衣浮现出无尽神光,腾空而起,向远处迅速逃离。  

岂知道,那妖魔却并未留手,只喝了一声:  

“哪里逃?”  

旋即,一道黑影在半空中凝聚出了巨柱,猛地砸将下来。  

“小心!”  

那巨柱漆黑如墨,煞气环绕在周遭,猛地砸落,眼看就要砸中两人时,那蝎子精便用衣袖陡地将玄奘卷起,紧接着一个纵身,逃过了巨柱的范围。  

轰!!  

巨柱砸落在大地上,当即,大地浮现出了无数道沟壑,密密麻麻地分裂开来,紧接着便是轰隆隆不断作响的声音。  

那大地,竟似也别这巨柱砸碎了一般,万丈沟壑在地面纵横分裂,怒洪从沟壑之中咆哮而出,四处席卷。  

蝎子精一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