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心悦诚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竭国,此刻百万国民皆浑浑噩噩。  

他们的灵魂已被摄入半空,有不少甚至早已落入到到了天空中那巨大的五蕴魔的口中。  

虎鹿羊三怪自知被妖魔利用,悔不当初,决心拼死,正打算以身殉道。  

然而,突然间,三怪忽然感受到了一种极为熟悉的气息。  

与此同时,他们脸色一变,浮现出无比的惊喜,看向瀚海的方向。  

在那里。  

一片莲叶破空而来!  

莲叶看似平常,但是却带着无穷无尽的紫气道韵,仿佛海啸一般声势浩荡。  

那五蕴魔引发的漫天魔煞,在接触到紫气的一瞬,便如若破冰一般轰然破碎。  

莲叶更是如同一把宝剑,迅速越过高空,只朝五蕴魔而去!  

五蕴魔脸色大变。一瞬,他便意识到了这莲叶的恐怖。  

他想要躲避,但此时已经晚了。  

那莲叶看起来并不迅速,可仅仅一瞬,就已经到了他的跟前!  

“圣人,吾乃波旬之…”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辩解什么。  

因为在五蕴魔看来,这紫气明显便是道家的上德之性。而波旬其实并没有要树敌道门的想法,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个意思。  

可是下一刻。  

轰!!  

天空之中唯有一道轰鸣爆发。  

随即,玉宇澄清!  

五蕴魔没有来得及辩解,便被这一片莲叶正中眉心!!  

咔咔…  

碎裂的声音响起。  

那天空中巨大的怪脸双眼带着忌惮和惊怖,但此刻却已无法波动。  

与此同时,在莲叶的力量下,怪脸开始从眉心处开始,轰然破碎!  

邪气散灭,天空的阴霾,被紫气一扫而尽。  

阳光渐渐洒下,带着和煦与温暖,笼罩住了整个那竭国。  

怪脸破灭之后,从天空中,无数道彩色的流光缓慢地坠落下来。  

在那曦光之下,在那紫气之下,显得绝美。  

那是方才被吞噬的那竭国的魂灵。  

而如今,五蕴魔已被及时灭掉,魂灵也重新飘落了下来,在半空中映照出了如梦如幻的场景。  

最终,彩色的流光在紫气的引导下,接连回到了每一个国民的眉心命宫穴处。  

那竭国的国民们渐渐地都恢复了意识,他们一时本心中仍带有惶恐,想要逃窜,但是随着上德之性的蔓延,最终也渐渐地平静了下去。  

国王看着如此变化,不由得心神震撼。  

这场劫难,就这样被化解了?  

“老师!”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突然,听到了一声大叫。  

紧接着,祭坛上的虎鹿羊三怪,仿佛梦中觉醒一般,运作法术,迅速的向韩海之畔赶去。  

国王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是上师出手了!  

上师并没有放弃那竭国,就在那竭国面临邪魔灭国之灾难时,他出手了。  

他仅仅用了一片莲叶,竟然便灭掉了那不可一世,吞天灭地的妖魔!  

国王忙令众国人安静下来,随即令人挟护,亦向那竭国赶去,朝拜上师。  

另一旁。  

等到虎鹿羊三怪赶到瀚海之畔,苏寻方才所在的地方时,却没有看到“老师”的身影。  

唯有那满地的紫色莲叶,尚还昭著着之前这里曾发生的事情。  

那满地的莲叶,与当年老师最后一次讲道之时是何其相似。  

昔人已去,唯存追忆。  

“老师,我三怪惭愧…”  

虎力看到满地莲叶,联想到当年老师讲道之时曾说的话,不由得跪倒在地上。  

当初,老师明明说希望他们都可以成为那求道之中的“上者”,甚至是“上上之者”。  

却没想到,三人自甘堕落,甚至没有成为“中者”,而是单纯的以魔罗之路,沦落到了“下者”的层次,不,甚至即使是“下者”,也绝没有如此沉沦。  

他们反而被利用,早已成为了所谓的“下下之者”。  

可是即使如此,在自己三怪面临身死劫难之时,老师仍旧还是出手了。  

此等情分,何以为报?  

鹿力和羊力也顿时意识到了虎力的所作所为,皆与之拜倒在地大哭。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的观念,师徒情谊大于天。虎鹿羊三怪又皆有志心朝礼的感性,因此才会如此的惭愧。  

半晌后,那竭国的诸多国民也已赶到。  

虽然劫难刚过,不可能百万国民一起前来,但来朝拜者仍然众多,浩浩荡荡,人山人海,直将那一路所在全部填满。  

此情此景,恰似当年苏寻悟太极图之时,那竭国众国民前来朝拜。  

不过那国王也并没有看到“上师”,而是看到虎鹿羊三怪跪倒在地痛哭的场景。  

“三位国师,为何做此颜色?”国王大惊,连忙过去询问。  

虽然此刻三怪已经显露本体,不复之前的道童模样,但是国王却仍没有将三怪视作是妖怪。  

毕竟,之前的场景他也看到了,而且他也是追随过苏寻的人。  

那虎鹿羊三怪便将事情一一告诉给了国王。言罢,虎力说道:“陛下,请恕我三怪欺君之罪。今日我三怪便决心要继续追老师而去,望求有朝一日,老师能够原谅我三怪。”  

国王闻言,沉默半晌,随即说道:“三位国师勿出此言。上师或许并没有怪罪三位国师。如今我那竭国如今虽然魔乱已除,但后续尚有很多事端,需要三位国师相助才能平息。三位国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