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首登纽约畅销书排行榜(3/4)
的书评,我都圈起来了。”
朱伟脸上顿起波澜,这么猛的吗!
“不愧是你啊魏作家,征服了英国人,现在又开始攻略美国人了!”
魏明笑笑:“这些足够朱记者写一篇稿子了吧。”
“一篇哪够,我得多写几篇!”朱伟道,“不过翻译得找人帮忙,可能不会那么快,魏作家,你提供的这些报纸可太重要了!”
他紧紧握着,眼里都是光。
这不仅是魏明一个人的胜利,往大了说,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的胜利!
“都是我应该做的,那您忙着,我先闪了。”
朱伟忙道:“魏作家,要不我请你吃个饭。”
魏明笑道:“从来都只有我请别人吃饭,哪能让你破费啊,不过今天有事,改天吧,改天我做东。”
“那好。”
朱伟看着魏明骑车离开的背影,感慨魏作家不愧是中国青年的典范,这事不仅要在《中青报》上登,还要在《中国青年》杂志上推一推。
从中青报离开后,魏明又去了东方新天地,魏红也在。
今天的另一件喜事就是梅文化和许云云的婚事。
四川老家的证明已经寄过来了,所以云云和梅文化将正式领证。
魏明和魏红打算陪他们走了一趟,以后可能用得着,魏明想提前熟悉一下流程。
领了证但是婚礼不着急,等魏解放、赵德彪回了京城,再把四川老家的亲戚们请过来操办一场即可,现在领证就是图个安心,就怕婚姻政策变了。
今天是周日,店里太忙,拿了证的小梅喜滋滋表示:“我们得赶紧回去,明天再安排请大家吃个饭吧。”
魏明:“明天不一定有空,枫哥要搬家了。”
“他的房子弄好了?”
“嗯。”
梅文化也想到了自己的新房,暂时还没弄好,当初送给他的计生用品还没机会派上用场呢,而刚刚他又领了三个。
第二天中午,不仅魏明来帮枫哥搬家,就连梅文化都来了,两人用学校的三轮一趟就能搞定,毕竟乔枫家原本也没什么东西。
乔枫是这栋新的教职工楼第一个搬过来的,就是想着孩子一出生就能住上新房,有一个好的寓意。
虽然房子只有套内40来平米,但也能隔出两个卧室,比之前宽敞太多了,枫哥也能回家住了,自从魏明他们三个都从宿舍搬出去后,他就觉得住着没意思了。
乔枫的丈母娘看着新房笑嘻嘻道:“你们等着,我这就给你们安排吃的。”
梅文化玩笑道:“大娘,乔迁之喜这么大的喜事,咱们不下馆子啊。”
“花那冤枉钱。”老太太急了,其实她现在也算是东方新天地的编外成员,非常有钱。
为了缓解乔枫这个老大哥的经济压力,东方新天地那些残次品衣服在退货之前先让老太太挑拣了还不错的,成本价给她,让她在海店周边的集市上卖掉,每个月的收入比乔枫都多呢,但节俭的本性难改。
结果老太太刚走,穆蓉突然叫了一声:“不好!”
乔枫:“咋了?”
穆蓉:“破了,羊水破了。”
结果这顿乔迁宴自然是没吃上,本来是想送到北大附属医院,不过穆蓉大姐来的太迅猛,叫的嗷嗷响。
于是在校园里同学们的注视下直接就用三轮车推到了校医院,穆蓉说他们的苏院长会接生。
本来小梅吃完饭就要回去的,不过现在也想知道生出个啥,就留下了。
魏明道:“那你去食堂给我们打点饭吧,生孩子有时候半天都生不出来。”
“好嘞。”小梅抖了抖自己的帅气夹克。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今天回来也是想让以前的同事们看看他小梅现在的光景。
后来小梅吃完饭和大娘一起带着饭盒过来了,魏明笑道:“大娘,恭喜了,你当姥姥了!”
梅文化:“这么快啊,我就吃个饭的功夫。”
当然,还发了一圈烟,装了一圈逼,听取哥声一片。
穆大娘忙问:“生的啥啊?男娃女娃啊?”
“是个小姑娘。”魏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不过无论是大娘,还是刚生完孩子的穆蓉,母女俩都难掩失望之色。
这两位都是想要儿子的,乔枫也想要,但执念没那么重。
可偏偏是个闺女。
魏明拉了拉梅文化,两人悄悄离开了。
梅文化还在嘀咕:“闺女多好啊,闺女是爸妈的小棉袄,我爸妈当年都想要个闺女。”
魏明摇摇头:“那是他们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但现在一个孙子都没有,你再问问他们是想要孙子还是孙女。”
大舅哥一句话把梅文化问愣住了,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哎呀,不说那个了,生孩子对我还早着呢,”他是想尽情享受二人世界的,“晚上小聚一下呗,带上小红,想吃老莫了。”
魏明:“行吧,正好有个礼物送你们。”
等梅文化一走,魏明又给《燕京晚报》的沙平打了个电话,叫他来取歌,顺便多拿几张音乐会的票。
这次的新星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举办,每场一万多张票,比北展剧场座位多多了,自己出了歌也不要钱,多要几张票理直气壮。
不过他这次学聪明了,不是两场吗,第一场多要点,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第二场就要两张,他和霖姐单独去看。
晚上的老莫就一对新人和大
朱伟脸上顿起波澜,这么猛的吗!
“不愧是你啊魏作家,征服了英国人,现在又开始攻略美国人了!”
魏明笑笑:“这些足够朱记者写一篇稿子了吧。”
“一篇哪够,我得多写几篇!”朱伟道,“不过翻译得找人帮忙,可能不会那么快,魏作家,你提供的这些报纸可太重要了!”
他紧紧握着,眼里都是光。
这不仅是魏明一个人的胜利,往大了说,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的胜利!
“都是我应该做的,那您忙着,我先闪了。”
朱伟忙道:“魏作家,要不我请你吃个饭。”
魏明笑道:“从来都只有我请别人吃饭,哪能让你破费啊,不过今天有事,改天吧,改天我做东。”
“那好。”
朱伟看着魏明骑车离开的背影,感慨魏作家不愧是中国青年的典范,这事不仅要在《中青报》上登,还要在《中国青年》杂志上推一推。
从中青报离开后,魏明又去了东方新天地,魏红也在。
今天的另一件喜事就是梅文化和许云云的婚事。
四川老家的证明已经寄过来了,所以云云和梅文化将正式领证。
魏明和魏红打算陪他们走了一趟,以后可能用得着,魏明想提前熟悉一下流程。
领了证但是婚礼不着急,等魏解放、赵德彪回了京城,再把四川老家的亲戚们请过来操办一场即可,现在领证就是图个安心,就怕婚姻政策变了。
今天是周日,店里太忙,拿了证的小梅喜滋滋表示:“我们得赶紧回去,明天再安排请大家吃个饭吧。”
魏明:“明天不一定有空,枫哥要搬家了。”
“他的房子弄好了?”
“嗯。”
梅文化也想到了自己的新房,暂时还没弄好,当初送给他的计生用品还没机会派上用场呢,而刚刚他又领了三个。
第二天中午,不仅魏明来帮枫哥搬家,就连梅文化都来了,两人用学校的三轮一趟就能搞定,毕竟乔枫家原本也没什么东西。
乔枫是这栋新的教职工楼第一个搬过来的,就是想着孩子一出生就能住上新房,有一个好的寓意。
虽然房子只有套内40来平米,但也能隔出两个卧室,比之前宽敞太多了,枫哥也能回家住了,自从魏明他们三个都从宿舍搬出去后,他就觉得住着没意思了。
乔枫的丈母娘看着新房笑嘻嘻道:“你们等着,我这就给你们安排吃的。”
梅文化玩笑道:“大娘,乔迁之喜这么大的喜事,咱们不下馆子啊。”
“花那冤枉钱。”老太太急了,其实她现在也算是东方新天地的编外成员,非常有钱。
为了缓解乔枫这个老大哥的经济压力,东方新天地那些残次品衣服在退货之前先让老太太挑拣了还不错的,成本价给她,让她在海店周边的集市上卖掉,每个月的收入比乔枫都多呢,但节俭的本性难改。
结果老太太刚走,穆蓉突然叫了一声:“不好!”
乔枫:“咋了?”
穆蓉:“破了,羊水破了。”
结果这顿乔迁宴自然是没吃上,本来是想送到北大附属医院,不过穆蓉大姐来的太迅猛,叫的嗷嗷响。
于是在校园里同学们的注视下直接就用三轮车推到了校医院,穆蓉说他们的苏院长会接生。
本来小梅吃完饭就要回去的,不过现在也想知道生出个啥,就留下了。
魏明道:“那你去食堂给我们打点饭吧,生孩子有时候半天都生不出来。”
“好嘞。”小梅抖了抖自己的帅气夹克。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今天回来也是想让以前的同事们看看他小梅现在的光景。
后来小梅吃完饭和大娘一起带着饭盒过来了,魏明笑道:“大娘,恭喜了,你当姥姥了!”
梅文化:“这么快啊,我就吃个饭的功夫。”
当然,还发了一圈烟,装了一圈逼,听取哥声一片。
穆大娘忙问:“生的啥啊?男娃女娃啊?”
“是个小姑娘。”魏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不过无论是大娘,还是刚生完孩子的穆蓉,母女俩都难掩失望之色。
这两位都是想要儿子的,乔枫也想要,但执念没那么重。
可偏偏是个闺女。
魏明拉了拉梅文化,两人悄悄离开了。
梅文化还在嘀咕:“闺女多好啊,闺女是爸妈的小棉袄,我爸妈当年都想要个闺女。”
魏明摇摇头:“那是他们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但现在一个孙子都没有,你再问问他们是想要孙子还是孙女。”
大舅哥一句话把梅文化问愣住了,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哎呀,不说那个了,生孩子对我还早着呢,”他是想尽情享受二人世界的,“晚上小聚一下呗,带上小红,想吃老莫了。”
魏明:“行吧,正好有个礼物送你们。”
等梅文化一走,魏明又给《燕京晚报》的沙平打了个电话,叫他来取歌,顺便多拿几张音乐会的票。
这次的新星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举办,每场一万多张票,比北展剧场座位多多了,自己出了歌也不要钱,多要几张票理直气壮。
不过他这次学聪明了,不是两场吗,第一场多要点,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第二场就要两张,他和霖姐单独去看。
晚上的老莫就一对新人和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