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仅此而已(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林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女子款款走来。  

她一身青衣,眉眼之间充斥着一股子英气。  

当年李青鸾藏于废墟之下,江林始终未曾看清过她的面容。  

但声音一听就能记得起来,这让他下意识想到那一晚摸到的长裙。  

眼睛本能瞥过去,李青鸾落落大方的走到跟前,毫不避讳与他的眼睛对视。  

时隔数年,李青鸾显得更成熟了几分,那股锋锐之气也收敛了许多。  

江林上下打量一番,问道:“你就是李青鸾?”  

“自然。”李青鸾看着他,直截了当的问道:“听闻公子是来退婚的?”  

所有人都称呼江林是江大人,唯有她一口一个公子。  

李正明站在旁边,也不吭声,只笑呵呵的看着。  

江林注视着这个曾与自己有过些许交集的女子,其样貌堪称绝色,无论身段,家世,都无可挑剔。  

但在她身上,江林总有种莫名的感觉。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好似在哪感受过,又记不起来。  

他没有避讳,点头道:“的确如此,李氏厚爱,无福消受。此次前来,正是为了退婚,还请小姐见谅。”  

“此事无妨,只是有些话想与公子单独说,可否随我去见老祖宗?”李青鸾问道。  

江林略微有些犹豫,但想想如此大事,李氏的老祖宗想说道两句,实属正常。  

他和严弘昌对视了一眼,总兵大人微微点头,示意你尽管去。  

倘若有问题,五万边军立刻便会攻进来!  

别看这是李氏的地盘,手握五万兵马,严弘昌也不惧谁。  

真打起来,哪怕全军覆灭又如何?  

李氏能受得住吗?  

杀五万,来的可就是五百万了!  

江林这才道:“既然如此,带路吧。”  

李青鸾也不多言,在前面引路,江林随之跟上。  

李正明则看向严弘昌,笑着道:“严总兵是在这里等,还是去喝杯茶?他们想必要谈上一会。”  

“喝茶就算了,在这等吧。”严弘昌道。  

李正明嗯了声,吩咐道:“给严总兵搬椅子来。”  

说罢,李正明又瞥了眼门外,道:“边军的兄弟一路劳顿,何须再如此警惕。我李氏好歹也立足大乾数百年,岂能不懂道理,实在无须这般谨慎。”  

严弘昌呵呵笑了声,没有搭话。  

大乾四百余年,什么事都出过,谋朝篡位的也不是没有,更别说出尔反尔的权贵氏族了。  

无论李正明如何说,他都只当没听见。  

见严弘昌如此,李正明便等人搬来椅子后,坐下不再言语。  

此时的江林,已经和李青鸾进入李氏宅院内部。  

李青鸾刻意放缓了步伐,与江林并肩后,道:“当年那些太监被杀后,应该无人再找公子麻烦了吧?”  

江林一怔,想起刚来铁匠营没多久,被一群太监找麻烦的旧事。  

那时候听说一整个宫殿的太监都被人杀光了,还觉得挺庆幸,更是好奇谁胆子那么大,敢在皇宫里杀人。  

“是你杀了他们?”江林问道。  

“公子不是说他们找茬吗,杀了省事。”李青鸾道。  

江林不知道该佩服还是该说什么,那时的李青鸾,还是玄华道余孽。  

伤势恢复后,不立刻逃走也就算了,竟然还敢跑去皇宫杀人。  

偏偏杀完之后,她还走掉了。  

江林忽然似想到了什么,道:“所以,陛下其实早就知道你是李氏的人,故意放你一马?”  

李青鸾轻笑,并未否认这一点。  

皇宫守卫森严,就算一群太监住在偏僻的宫殿,但尚虞司和禁卫可不是吃干饭的。  

李青鸾再厉害,难道还能比他们更厉害?  

她杀了人,又能平安的回到李氏,只有可能是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到。  

江林道:“无论如何,多谢你了。”  

若非李青鸾当初杀了那群太监,江林或许不会有什么大麻烦,但短期内想过的舒心都不可能了。  

而且太监背后都是宫里的贵人,一扯就是一窝。  

以江林当时的身份地位,被针对并非难事,甚至想让他悄然无息的死掉都很简单。  

所以李青鸾所做之事,的确大有助益,这也让江林对李氏的恶感减少了一些。  

当然了,更多的是对李青鸾个人。  

“公子难道不好奇,我既然是李氏的人,为何会加入道门,甚至还跟随道主攻打京都城?”李青鸾问道。  

这个问题,江林倒也想过。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权贵氏族要借此事试探京都的水有多深。  

如果能直接杀了皇帝,自然最好不过。  

杀不了,也能借机看一看真相。  

“氏族中人做事,自然不会无的放矢,想来是有诸多原因和理由。”江林道。  

李青鸾淡笑:“公子应该是想了很多种可能,只是有一种可能,应当未曾想过。”  

江林被她引起了好奇心,问道:“什么可能?”  

李青鸾转头看他,轻笑道:“若我去京都城,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见公子呢?”  

江林一怔,随后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你我素不相识,见我有何意义。”  

他只当李青鸾是在说笑,更有甚者,是在刻意博取他的好感。  

这样的手段,很低端。  

不免让江林心生疑惑,李氏的人莫非把他当傻子不成?  

李青鸾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