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萌芽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数年来,权贵氏族只以生存为目的。  

不管乱世,还是盛世,好似都与他们无关。  

百姓易子而食,尸横遍野,他们连一粒米都没往外放过。  

唯一可取之处,是哪怕实力可能超过朝廷,却也没想过发动叛乱。  

“真是硬挑才能挑出那么个优点。”  

江林叹口气,这日子,可不好过啊。  

一个巨人骸骨,就足够头疼了。  

江林随即想起了幽海门,心里憋的慌,恨不得立刻前往幽海,把那些人杀个干净!  

可惜已经答应了顺帝,再等千人死去才行。  

江林眼里不禁升起一丝异样,这种明知有人要死,却只能任由发生的感觉,实在太不爽了。  

为了转移注意力,江林去了趟坐望楼。  

坐望楼最近倒也没有太多变化,无非是田大恒的修为已经达到元武境五品,又新招了几百人,买了十几家铺子之类的。  

兵器碎片,妖兽残骸,坐望楼也一直在收购,猎取。  

他们现在人多了,而且有近乎无限的丹药供应,修为成长的很快。  

犹记得刚建立的时候,一只三品妖兽都能让他们抱头鼠窜。  

可现在一堆元武境冲上去,哪怕四品妖兽也是小菜一碟。  

说起这个,倒让江林想起了把卢氏拉入人间如画世界时,见识过的恐怖妖兽。  

他便随口问起田大恒,有没有听说过林原深处的恐怖妖兽。  

田大恒回答道:“这个倒也听人提起过,据说最深处的妖兽,起码也是九品以上,甚至传闻还有超越九品的。”  

“不过那里实在过于骇人,即便神武境巅峰去了也要饮恨西北,所以消息不多。只是有传说,里面住着一个人。”  

江林听的愣了下,那鬼地方,神人去了都得哆嗦,能住人?  

难道是西夷那位十一羽老祖?  

没记错的话,那位十一羽老祖,应该就是四百年前侥幸躲过一劫的西夷十三祖。  

看样子马凝烟后来征服了西北,把西夷赶进林原后,也未能杀掉此人。  

田大恒连忙拱手道:“这只是道听途说的传闻,当不得真。若大人需要,我可派人前去探查。只是那里有西夷余孽,手底下人的修为又不是很高,可能需要些时间。”  

江林直接摆手,道:“我只是随便问问,无需派人去送死,那地方…还是不去的好。”  

田大恒心里松了口气,不去是好事。  

别说妖兽,能不能过得了西夷那一关都很难说。  

西北一战,刚刚冒头的西夷氏族便被打回林原,死伤惨重,现在肯定对乾人恨之入骨。  

真要派人去了,怕是去多少死多少。  

江林又随意聊了些别的,待心里憋的那口气稍微淡化了一些才离开。  

回到大乾铁匠后,齐铁匠等人自然又围过来,询问此次进宫所为何事。  

“江大人是不是又要升官了?这次升几品?二品侍郎吗?”  

“以江大人之才,就算一品尚书也不为过!”  

“可不是嘛,我看行!”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一个个喜气洋洋,好似江林升官发财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时间,江林有些哭笑不得。  

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升官已经变得这么不值得稀奇了吗?  

不过这些人也是真敢说,二品侍郎也就罢了,一品尚书?  

江林可没忘记,即便自己作为铁匠祖师爷存在的时候,马凝烟杀了那么多文官,也没有真把这些人杀绝。  

文官的脑子很轴,但若没有他们竭尽全力,征战四百余年的大乾,怕是早就垮了。  

而能做到二品,乃至一品大员的文官,又岂是这么容易下来的。  

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何况江林也没有要争权夺利的打算,做不做官,对现在的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从当初的小学徒,到大师傅,再到八品官,乃至如今的从二品。  

最开始的时候,江林还会欣喜于官位提升带来的便捷。  

然而如今他已经可以和皇帝直接对话,二品还是不入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用猜了,陛下只是找我商量些兵器打造的事情,并非升官。”江林道。  

“不升官啊?”许多人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他们自然希望江林的官做的越大越好,最好能像当年的铁匠祖师爷一样,让铁匠的地位成为天下第一。  

眼下虽说铁匠营的地位也不差,但终归还是没回到颠峰时期。  

但话说回来,江大人也不是铁匠祖师爷啊,铁匠营回不到巅峰不是正常?  

这样一想,许多人心里也就放松下来了。  

他们却是不知,江林所说的兵器打造,那是比升官发财,更令人惊悚的事情。  

待众人散去后,江林来到铁匠小铺。  

虽说别人眼里,他只是出去几天。  

但江林自己,却实实在在度过了十数年时光。  

再次见到熟悉的东西,他不由上前,摸摸铁砧,摸摸摧星锤,再摸摸恒宇炉。  

恒宇炉内的灵性,迅速传递来了欢快的情绪。  

江林笑着道:“我找到可以快速把你喂饱的法子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  

恒宇炉的情绪更加振奋,连那颗茧都跳动了几下。  

江林又探头看了眼,其中被火焰包裹的太古紫金木种子,并无太大变化,仍然和走之前差不多。  

紫金色的小苗,在火焰中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