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重大收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夜狂欢后,南铁匠营稍微恢复了些许平静。  

哪怕有些人新加入,也需要时间回去把东西拿来,加上其中一部分是大师傅,事项也需要进行交接。  

而新扩充的精英铁匠队伍,包括预备队,都需要几天时间规整一下。  

闫天荣一大早便留下话,要去找郎中杨骏驰商讨,如何将四大铁匠营整合为一个,也算提前给江林通了气。  

毕竟杨骏驰的说法并不重要,就连侍郎大人的说法可能都不重要,只有江林才是最主要的人物。  

好在南铁匠营现在光大师傅就有二三十人,赵岩魁,袁高蒿等副司匠也留下帮忙,倒也不需要江林去亲自做什么。  

早众人铁匠师傅的问候声中,江林一一客气还礼,然后步入铁匠小铺。  

这里存放了数百种不同的材料,这几天太忙,一直没有时间利用。  

今天总算能清闲一点,可以开始归类了。  

说是铁匠小铺,实际上不断在扩建中,目前占地已经比得上大铺四分之一了。.  

一个人占据了这么大的地方,却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江林的技艺,那可是祖师爷都望尘莫及的地步。  

将近四百种材料,经过分类后,其中有八十三种是用过的,还有三百一十四种从未见过。  

江林看的很是高兴,这么多种不同的材料,混沌重箭晋升下品元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先前自己煅烧太古紫金木的时候,恒宇炉便已经靠着偷吃天地元气又涨了不少进度,如今已经达到接近五成。  

江林拿起不同的材料,又拎起摧星锤,开始给恒宇炉进行融合锻造。  

一种又一种材料融入其中,第八根灵妙宝树树枝,以极快的速度被点亮。  

当第七十六种材料融入恒宇炉后,整个炉体瞬间剧烈震动,而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大。  

从直径九米涨到了十米,高度也已经接近十三米之高,真正的庞然大物!  

望着灵妙宝树上微微亮起的第九根树枝,江林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动作。  

上品玄兵而以,还得继续!  

剩下二百三十多种材料尽数融入后,第九根灵妙宝树树枝,点亮了最少六成半。  

至此,第一批材料已经消耗殆尽,想继续升级,只能等蔡兴昌送来更多材料了。  

江林并不着急,看了眼灵妙宝树第九根树枝的进度后,又看向恒宇炉。  

炉体现在大的惊人,站在其面前,如同在望一座小山。  

通体黝黑,凑近了看,那隐晦的五彩斑斓似乎又清晰了一些。  

品质较好的火炉,可提升材料品质百分之一百三,属性3,可融炼万物提升己身品级信息方面的变化也在预料之中,材料品质从百分之一百,提升到了百分之一百三。  

各项属性加点,也从2点提到了3点。  

“看样子同品阶内的升级,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变化,只有等晋升元兵才行了。”江林暗道。  

他并没有失望,能有如此提升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只是消耗了一些材料罢了。  

而后,他又拿起摧星锤,开始新一轮的融合锻造。  

摧星锤也是中品玄兵,只因为符合特性的材料并不多。  

不过在这一批材料中,倒是找到了九十八种。  

一番融合锻造后,摧星锤顺理成章晋升为上品玄兵。  

品质较好的锤子,坚硬度108,自我修复43,附带千锤百炼效果(每锤提升万分之九品质)  

坚硬度足足加了108点,这个硬度堪称恐怖。  

江林试着往铁砧上敲了下,直接敲出一个深深的凹痕出来。  

这还是铁砧也达到了相同品质,且硬度不低的情况下。  

换做寻常玄兵,一锤子下去那就是兵器碎片。  

至于自我修复的能力,那也是无与伦比。  

哪怕切掉一小块,都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复原。  

所引动的天地元气,在江林的感知中明显增加了许多,说明摧星锤对天地元气的引动效果,大部分是根据自我修复能力来的。  

好锤子!  

江林甚是满意,毕竟摧星锤的作用简单,这样的特性已经完全够用,就算现在有人拿一把上品元兵的锤子来换,江林也是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的。  

之后是铁砧,小锤,火钳,铁剪等物。  

尤其是铁砧,考虑到和摧星锤配合的最多,江林也是优先选择增加坚硬度和自我修复能力。  

品质较好的铁砧,坚硬度103,自我修复41  

两样铁器的属性几乎相差无几,只是铁砧并没有出现如摧星锤那般的特性,让江林有些捉摸不透。  

包括其它铁器也是一样,只有一个摧星锤特立独行。  

有古怪!  

江林琢磨了片刻,也没琢磨出个规律来,只能暂时作罢。  

最后,他的视线放在了混沌重箭和那把长刀上。  

混沌重箭已经是上品玄兵,长刀则是中品玄兵。  

而眼下的材料经过大量消耗后,有一些已经剩余不多。  

考虑一番后,江林还是优先融合了长刀,使之达到上品玄兵品级。  

品质较好的长刀,坚硬度37,锋锐度28,柔韧度21,撬动天地元气8,附带火毒,附带寒毒,附带阴邪之力,附带…  

各项属性,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说是上品玄兵,在江林的感知中,绝对要比宇帅用的那把元兵长刀还要强悍的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