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一击必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陈境内,一座城池门户被攻破,数万大乾边军涌入其中,可谓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手持大枪的徐开进浑身浴血,数处深可见骨的伤痕,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动作。  

一枪刺穿数名敌人,将之甩飞出去,狠狠撞在城墙上。  

徐开进大喝出声:“凡手中持物者,皆杀!”  

不管你拿的是刀,还是木棍,哪怕只是一根稻草,都是一样。  

边军向来杀伐果断,从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老弱妇孺在他们眼中与成年壮汉无异。  

但凡看出你有敌意,必杀之。  

此非冷血,实为四百年征战,以无数边军死去作为代价,留下的惨痛经验。  

灭国之战中,哪怕妇孺儿童,往往也会不怕死,敢于拿起刀子与你拼命。  

“徐开进,就属你嗓门大,莫非以为先进了城便是头功?老子砍的脑袋,可比你多不少!”  

廖明许骑着马冲过来,手中宝刀浸满了鲜血,已经黏到流不下去。  

他身上的伤并不比徐开进少多少,此刻战意昂扬,恨不得直接冲入大陈国度,斩杀王朝君主。  

徐开进瞥他一眼,哼声道:“姓廖的,莫仗着你那把刀便猖狂,若非老子的枪弱了些…”  

“嘴皮子功夫你倒是擅长,可惜啊,我那位江兄弟,终究是我们南岭大营的人。”廖明许哈哈大笑,率人冲入城中,四处追杀大陈士兵。  

南岭大营人人最低中四品的兵器,从边疆冲杀那一刻,便无比耀眼,把其它大营的人,羡慕到口水都要流下来。  

徐开进在后面直骂娘,更加懊悔当初为何没有跟廖明许拼命,把江林争到自己的大营里来。  

否则的话,哪轮到廖明许在这嚣张。  

他双腿猛地一夹,催动马匹跟上前去。  

廖明许带着手下人四处追杀,这都是功劳,回去是能换银子的。  

“兄弟们都给老子使出劲来,咱们南岭大营兵器最好,可不能丢了脸面!”廖明许大喝出声。  

麾下一群武官纷纷应声,就在这时,率先进城开路的千户韩石川,突然从附近一个巷子里窜出来。  

这位气力惊人的千户面色阴沉,未到跟前便冲廖明许喊道:“大人,城内有古怪!民舍空无一人!”  

廖明许并未在意,这里已入大陈境内,只要统帅不是傻子,自然会竖壁清野。  

然而下一刻,忽见城墙上亮起了璀璨的光芒。  

嗡嗡的巨声中,那光芒冲上云霄,显得无比壮丽。  

大乾军士纷纷抬头望天,不知发生了什么。  

负责此处的总兵戚宏武,于十数里外停下,脸色难看的望着城中冲起的光芒。  

“阵法?道门!”  

旁边一名从二品副将,沉声道:“听闻玄华道不少人逃入大陈与大梁,必是他们所为!”  

戚宏武望着那升到极高处,而后如陨石般快速落下的光阵,咬牙道:“速去驰援!”  

话音未落,却听到上空传来声音。  

“戚总兵,多日不见还是如此天真。区区数万边军,哪里比得上你这位总兵的性命。”  

戚宏武猛然抬头,只见上方一名白发老者漂浮于半空,周身为青光笼罩。  

他顿时脸色一变:“玄华道清月山主!”  

昔日玄华道有七十二位山主,个个道法通天,乃玄华道的中坚力量。  

边疆叛乱后,其中一半联合起来夜袭京都,却被皇帝陛下与一位大帅,配合大阵斩杀。  

另一半后来被凌帅,以及灭道营攻打,又损失大半。  

还剩下十几位,逃出了大乾。  

这些山主的本事,皆在神武境之上,且最少也有个六品左右。  

单打独斗,除了大帅能与他们相抗衡,其他人根本不是对手。  

只有依靠军阵才能一战!  

但清月山主既然敢现身,绝非一人。  

不等戚宏武多想,只见四周已经亮起与城中相同的光芒,且更加明亮,威势更盛!  

高悬半空的清月山主,神情冷漠:“顺帝无道,欲灭我玄华道统,今日先斩一名总兵祭拜我无辜惨死的门人。”  

“列阵!”副将大吼出声。  

麾下近数万军士立刻就要摆开阵形,可惜的是,阵法的速度更快。  

那光芒从天而降,如同九天之上的陨石撞击,落下后轰然炸开,化作无数道锋利无比的剑气,瞬间切割开空气,将大地割裂得千疮百孔。  

刹那间,便有上千军士死状凄惨。  

这些剑气不仅威力惊人,还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仿佛能冻结人的灵魂。  

戚宏武脸色大变,他深知这清月山主的实力非同小可,但没想到其出手竟是如此凌厉决绝。  

当即大声喝道:“莫要乱了阵脚!”  

军士训练有素,即便面对如此恐怖的攻势,也并未慌乱,而是迅速按照平日的演练,调整着阵型,将各自的气劲汇聚一处,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壁垒。  

然而,清月山主并未就此收手。  

她双手轻轻一挥,那些悬浮于空中的剑气竟开始围绕着她旋转起来,速度越来越快,最终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剑轮,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宛如一轮满月自天际陨落,直逼军阵而来。  

“御!”戚宏武眼神冷静,随着他一声大喝,军阵中的士兵们齐声呐喊,体内劲气涌动,一股股强大的力量自他们体内爆发而出,最终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元气护盾,将整个军阵牢牢保护在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