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无涯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商定了这件事,江林又去找了爹娘,江秀,以及姐夫王华,告知要带他们搬去别的地方。  

江庆光有些舍不得,指着那些刚建好的房舍问道:“那这些呢?”  

“不要了,去了盖新的。”江林毫不犹豫的道。  

反正都是那些江湖人士盖的,没费他们什么功夫。  

江庆光满脸惋惜,却也明白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只是,要搬去哪?  

“南岭大营,边军所在。”  

“边军?”王华有些忐忑道:“小弟,在那附近住的话,怕是会惹得人家不高兴吧。”  

“无妨,我与那里的武官很熟,不碍事。”江林道。  

王华苦笑:“你认识的武官能说了算吗?”  

“当然呢,正三品的参将,南岭大营没有比他品阶更高的了。”江林道。  

再往上就是从二品的副将,正二品的总兵了。  

他们一般待在兵部,并不会直接插手军营内的事情,所以正三品的参将,有时候要比从二品的副将权力更大。  

起码一个掌握了实权,另一个只是名义上的上司。  

王华几人听的脑袋都快冒烟了,有点转不过来弯。  

江秀更是抓着江林的胳膊:“小弟,你说的几品?”  

“正三品。”  

“什么将?”  

“参将。”  

江秀有点懵圈,很怀疑自己听错了,可几个问题问下来,又不像。  

虽说没见过什么大官,但大乾九品十八阶的官员品级,他们还是知道的。  

莫说正三品,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只是尚未入品的小吏。  

即便如此,见了也得尊称一声官老爷。  

至于正三品,那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大人物。  

何德何能啊,竟然能听到如此人物!  

而且小弟还说跟人家很熟…  

江秀把脑袋想破,都想不明白江林怎么做到的。  

你一个小铁匠,怎么会认识这种大人物?  

倒是王华想到了一点,问道:“小弟,你帮南岭大营打造兵器?”  

“打过。”  

王华哦了一声,满脸恍然大悟,想着那位正三品的参将大人,应该也是看中了江林的打铁天赋。  

军伍中人和江湖人士一样,对兵器都有很深的执念,因此看重不足为奇。  

至此,一家人不再推脱,当即收拾了东西搬走。  

说起来,也没什么好收拾的,都是一些日常衣物之类的。  

本来按江林的意思,全都扔了拉倒,到时候带他们去京都城买新的。  

好材料自己买不起多少,可衣物什么的不值钱,几万两足够花一辈子的。  

但江庆光他们哪里舍得,穷日子苦日子过惯了,多扔一双筷子都心疼。  

儿子能不能赚钱是一码事,自己舍不舍得是另一码事。  

只有那些实在难以搬动的家具之类的,才忍痛不要。  

一家人搬走的同时,田大恒和宋厚勇也离开了。  

两人来到一处乡镇酒馆,给掌柜交了二十二两二钱银子要买酒。  

掌柜的看了他们一眼,收下银子后,拿出毛笔和纸张。  

田大恒还好识得几个字,当即写下几行,再把一万两银子提到桌子上。  

掌柜的把纸拿过来看了眼,顿时满脸古怪。  

纸上清楚写着,斩杀雷鹰堡七品,八品高手,均可去京都城郊南岭大营领取上一品兵器。  

若斩杀了九品高手,除兵器外,白银三万两,加上一品盔甲一副。  

若斩杀了武道巅峰,除了白银加到五万两,还可用兵器换取宝兵一件。  

对江林来说,几万两白银不是个事,了不得打个十件八件兵器就有了。  

但对江湖人士来说,这却是一笔天文数字。  

多少人一辈子打生打死,冒险行事,为的也不过存个几千两而已。  

掌柜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即便事关军营,若事后付不出酬劳,无涯山也一定会找到两位讨个说法。”  

无涯山是江湖中放情报,发赏金的地方,势力不仅在大乾,其它王朝也有。  

仅论势力范围,远超雷鹰堡。  

田大恒目光沉稳,道:“若事后付不出酬劳,无需无涯山动手,我二人也活不下去。区区七品,还不值我二人性命。”  

掌柜的看着他和宋厚勇,大致能感受到这两人武道修为并不高,应该只是类似马前卒一样的小角色。  

但他们手里的兵器,却是正儿八经的上一品。  

背后若没厉害人物,如此修为哪能拥有这么高品质的兵器。  

将作为保证金的一万两白银拿下后,掌柜的把纸张卷起,塞进身后柜子里,道:“三日内,消息遍及大乾。”  

田大恒和宋厚勇互视一眼,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出了这平平无奇的酒馆,两人都不由长出一口气。  

平日里都是从无涯山接赏金任务,没想到自己也有来这发任务的一天。  

想到纸上写的东西,田大恒不由嘿嘿笑道:“忽然觉得,这事办的爽!能算计雷鹰堡这样的势力,哪怕死,也不枉此生了!”  

“谁说不是呢。”宋厚勇哈哈大笑:“如今只希望江兄弟能多打几件好兵器,多杀雷鹰堡几个高手,就算值了!”  

酒馆内,那张纸随着管道流入下方,被人接住后,看一眼内容,随即抄录成数百份。  

一日后,江湖上开始流传起了消息。  

神秘势力出手,以上一品兵器要雷鹰堡七品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