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必杀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兄弟…”田大恒满脸堆着笑。  

江林拍了拍妖兽浑噜的坚硬外壳,道:“这东西你们打算要银子还是要兵器?银子的话,得先赊着,我没带那么多现银。”  

田大恒连忙摇头:“不要银子,要兵器!”  

“那你们想要什么品级的兵器,多少件?”江林又问道。  

田大恒之前估算过,按一只妖兽的价值来算,起码值十几二十把下八品兵器。  

但如今得知江林可以打造更高品级的,那还要什么下八品?  

只是这妖兽乃众人合力,总不能给自己要一把上二品,其他人都不管了吧。  

踌躇中,江林道:“这样吧,按市面的银子来折算,你们回去商讨一下如何兑换成兵器再来和我说。”  

说罢,江林再次查看起第二只妖兽。  

田大恒也是这个意思,回去商量商量再说。  

知道江林对妖兽可能不是很了解,田大恒又介绍道:“这是一只锋狼,其背刺坚硬无比,堪比下七品兵器。速度极快,生性残忍嗜血,折了七八人才将其拿下。”  

“对了!”田大恒又从旁边角落拖出一个笼子,笼子里是一只幼小的锋狼。  

看起来刚出生,背上的刺都没长出来,只有一个个小鼓包。  

“锋狼有一定概率可以驯化,这只小东西,不知道江兄弟要不要?”田大恒问道。  

“长大了会咬主人吗?”江林问道。  

“毕竟是妖兽,再怎么驯化也还是妖兽,偶尔还是会…”  

“那就宰了吧。”江林打断了他的话,再不去看那小锋狼。  

残忍嗜血的锋狼,驯化了仍有咬人的可能,江林是没有半点兴趣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自古有之。  

田大恒也没多说什么,抽出剑来,对着小锋狼一顿捅。  

刺耳的嚎叫声中,这只小狼被活生生捅死。  

江林则掰开妖兽锋狼的獠牙看了看,又查探一番背刺,最后站起身来道:“这两只妖兽我收了,但只要獠牙,背刺,甲壳,其余的你们拿去卖。至于要什么价格,商量好再跟我说。”  

“只要这点吗?”田大恒有些失望,那可就换不了多少兵器了。  

但他知道,江林只是一个铁匠,整只妖兽有大半是用不上的,买下也确实无用。  

失望归失望,还是冲旁边一人道:“劳烦兄弟去喊其他人过来。”  

江林这才知晓,其他人都在隔壁村子休整,距离此处不远。  

之所以没都来,是怕江林嫌他们吵闹。  

不久后,一群江湖人士都过来了。  

围成圈子,商量半天,其中不乏有争吵,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  

两只妖兽,獠牙,背刺,甲壳,他们想换十九把下七品兵器。  

因为队伍中总共只剩十九人还活着。  

江林挑了挑眉头,问道:“那死掉的呢?”  

“死掉的自然什么都没有了。”田大恒道。  

“那不行。”江林摇头道:“虽然队伍不是我组建的,但既然是来找我换东西,总要有点规矩。死伤者,均应有抚恤,不管银子还是其它。若你们连这点人情都不念,以后便不必来了。”  

田大恒等人怔然,大乾尚武成风,民间斗殴比拼导致身亡多不胜数,每天都有一大堆。  

底层的人早已习惯尘归尘,土归土,从未有为死者买单的说法。  

江林的这番要求,着实出乎他们的预料。  

“若死了便没了东西,谁还愿意尽心办事?”江林皱眉道:“如此简单的道理,你们想不明白?”  

田大恒讪笑,倒不是想不明白,只是习惯使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乾军权至上,民间疾苦难以上达天听。  

底层的人自个儿都活的不好,哪还顾得上别人。  

能把其尸首和遗物送回家,就算仁至义尽了。  

江林听的沉默,无论前一世,还是如今身在铁匠营,外面的世界究竟如何,他其实不是很了解。  

但从回家这两趟,加上田大恒等人的描述来看,大乾的版图虽扩张无数倍,但民生并未跟得上。  

所谓国力强横,单指军伍战斗力。  

更准确的说,正因为没有太管底层百姓,将绝大多数资源和精力都放在了军伍上,才会在一场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从战争角度来说,这样做并无不妥。  

没有强大的军队,哪还有国家。  

可对老百姓来说,这样的日子就太苦了。  

轻轻吐出一口气,江林道:“我不管别人怎么做,但你们要从这里换东西,必须如此。说我假慈悲也好,说我乱定规矩也罢,这是我的底线。”  

江林没想做个圣人,别人生死正如那只小锋狼一样,其实无关紧要。  

但他有想法,以老家村子为中心,吸引更多江湖人士聚集,以此被动保护家人不受侵害。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保证这些江湖人士讲情义,讲道义。  

若连这都不讲,指望他们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帮忙保护家里人,岂不是扯淡?  

见他如此坚持,田大恒只好道:“既然如此,那就按江兄弟说的办。等妖兽卖了,我们便将死者那一份送去。”  

“可莫要诳我。”江林目视众人,朗声道:“尔等均可互相监督,若此事有人作假,可来和我说,赏上二品兵器一件。”  

众人听的心里一喜,上二品兵器?  

那要是故意不送,然后跑来告状,岂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