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社会边缘人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做了海报。  

就冲这个镜头,至少也得有几百人去看电影。  

“要是行的话,减三十斤吧,我希望你能够呈现出一个又瘦又高的形象。”  

韩杰是真的一点都不客气。  

“就是那种虽然看着很高,但是佝偻着身形,在任何人面前都直不起来腰,抬不起来头,跟任何人都不敢对视的形象,对吧?”  

戚昊也觉得自己太壮了。  

“对对对,就是这样,你也是导演,对于角色把握完全没有问题,我之前想用段毅宏的,他演技也非常好,演过中泰合拍片《细伟》,但是他没办法真正理解角色。”  

韩杰的备选名单里,排第一的是段毅宏。  

现在听了戚昊的话,他觉得段毅宏没有戚昊合适了。  

戚昊描述的非常有画面感,一个身高很突出的人,但是他却充满了无力感和自卑,你看了电影之后会觉得身边好像经常有树先生这样的人存在,又好像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存在一样。  

“老段啊,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他也挺适合的,其实,王保强更适合。”  

戚昊也不担心韩杰转头去找王保强。  

真要是那样,找王保强就找王保强吧,反正都是自家兄弟。  

“王保强…”韩杰很认真的想了想,说道:“树先生他不傻…”  

“保强不傻!”  

戚昊无奈,这人一旦被角色给定型了,不止是要突破自己,更要突破别人对你的偏见。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我觉得你就挺合适,就先这样吧,我要是想起来什么要求,再跟你打电话。”  

韩杰对老板也没有太多的奉承。  

办完事就径直离开了。  

戚昊让张楠把《hello!树先生》的剧本给他拿过来,又翻看了一遍。  

他能过目不忘,早就记住了剧本。  

但是之前看剧本是判定剧本好坏,而这一看剧本,则是以一个演员和导演的身份,想着怎么去塑造树先生这个角色。  

儿时的树先生因为目睹父亲失手勒死哥哥后,精神就有些异于常人。  

因此,他成了村里人逗弄的对象。  

人们对他,每句称赞都暗含讽刺,每次靠近都为了调侃和侮辱。  

由于工伤,他被无良老板开除;  

好友婚礼,他被逼当众下跪;  

村霸开矿,他被强拆老家;  

新婚之夜,他被弟弟暴打;  

这一桩一件一点点,将树先生推向“疯癫”…  

电影的名字叫他树先生。  

他就像是鲁迅先生的《祝福》中记录的“祥林嫂”一样。  

大家称呼她一声“嫂”也像是一种嘲讽。  

这“树先生”听起来好像是非常有文化,文艺,有地位的存在。  

实际上,剧本从头到尾,都没提树先生到底姓什么。  

只是知道大家就叫他一个单字“树”,或者是称呼为“树哥”。  

其实,“树哥”也像是一种嘲讽。  

就像是在村子里,大家有意无意的嘲讽一个没什么出息的人为“xx总”,“xx干部”一样。  

戚昊还通过其他电影进行学习。  

这样的电影戚昊也知道一些,基本上都是文艺片。  

比如大卫·林奇的《象人》,贾彰科的《小武》,宁浩的《香火》,娄烨的《苏州河》等等,  

还有一些不太相似,但是却有着共同的聚焦。  

比如丹尼·博伊尔的《猜火车》,米洛斯·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等等。  

这个聚焦点,叫做社会边缘人物。  

戚昊全都找来看了一遍。  

当然,他烟也抽上了。  

有些戏疯子,甚至可能会为了角色去细读。  

戚昊是绝对不会的。  

想想咱们的缉毒警,任何细读和泛读的行为,都沾满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  

而且,细读是戒不掉的。  

别被好莱坞的励志故事给骗了。  

烟不一样。  

那是国企,赚的钱都用来造快递造飞机,那叫为国做贡献。  

当然,戚昊对于抽烟没什么兴趣。  

他现在是为了拍戏抽,回头拍完了就戒掉,这东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戒掉的大有人在。  

这都不是什么难事。  

戚昊只需要注意一下,别被人给拍到抽烟就行。  

现在的粉丝各种模仿偶像,戚昊如果抽烟,真的有可能带动不少人成为烟民。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