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有悟空,有二郎,那当然有哪吒(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吟唱完成。  

开始构筑‘神话历史重现’的‘事实’。  

提丰乃是星球的造物,是从星之内海中涌现而出的神性——孙悟空亦是如此。  

姑且不提孙悟空后面经历的冒险与修行与变化,你就说这个起源是不是一样吧。  

“据说,孙悟空善使变化,有七十二变之术——七十二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时代、不断的记载中、甚至在不同人的嘴里都能有无数个不同的版本变化.”  

“但是从来没有人否认过一个事实——孙悟空擅长变化!”  

“也就是说!”  

“眼前之物——乃是‘变化为提丰的孙悟空’!”  

其实有些时候士郎也会好奇。  

这种作家系从者,现场开始口胡编排故事的‘施术现场’,作为当事人他们会怎么想的。  

“从来没有什么‘天庭’的存在!”  

奥帝努斯还在发表不知真假的爆论。  

“‘天庭’的内容与来历一直在变化,一直在随着朝代的演变而不断变化——这其中的真相,便是因为天庭并非真实存在之物!”  

“‘天庭’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延伸,故而会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变化!”  

“所谓‘天子’,既是‘代行天庭在人间职能’的存在,也是‘天庭意志’本身!”  

“换句话说!”  

“所谓统治天庭的‘玉帝’,名字身份来历性格一直在不断变化的他,便是皇帝,便是天子!”  

“故而——”  

“拥有承载‘并不存在的天庭之主的灵基’——‘玉帝’之名的灵基资格之人,便是在东方大国的历史中,对‘中央集权制社会’有着着重贡献之人。”  

“换而言之!”  

“天命圣智,率其雄杰,补其裂,纫其绝,续其歇,益其竭,东西南北,张再造之乾坤,春夏秋冬,皎重新之日月,功有如是之大者,唐太宗文皇帝者哉!  

文皇未起兮四维如毁,文皇既位兮八荒如砥,文皇之迹兮炳如丹青,文皇之功兮配于天地!”  

“再造华夏正统,结束了多年的大分裂,让被魏晋开始不断破坏的汉人观念再度深入人心的太宗皇帝——”  

“他!便是行走于人间的帝皇!便是玉皇大帝的箴名!”  

士郎已经开始听不太懂,这奥帝努斯究竟是一本正经的瞎扯淡,还是说,在型月世界的魔术师眼里,这些其实压根不是爆论,而是客观事实了。  

《西游记》的故事只是故事。  

在型月世界中,孙悟空虽然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但三藏法师的西行之路也是事实。  

真实情况可能是混合着来的,比如孙悟空的确在这旅途过程中得到过三藏法师的帮助,双方也的确有师徒关系,双方也的确有过一段一同旅行的事。  

但最终的结果,肯定不是三藏法师到了灵山,真见到了个‘佛祖’在那说经书“卖的贱了,让后代子孙无福享用”这种爆论的。  

不过士郎现在也算是经验比较丰富了,到这里就能理解李世民与奥帝努斯这番说书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所谓人理,就像是一张空白的试卷,当人理正常时,上面写满了历史内容,魔术师自然不好在上面进行创作。  

但人理烧却之后,试卷被涂白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在上面写上新的爆论——也就是施展各种超常规的大仪式魔术,难度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许多原本只是‘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做不到’的魔术仪式,在人理烧却的时候会变成‘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也能做得到’的情况。  

奥帝努斯与李世民联手再现的,是《西游记》中最为传奇与经典的‘花果山大战’剧情。  

孙悟空搅乱蟠桃会、大闹天宫,于是玉皇大帝遂派遣‘降魔大元帅’、‘高上神霄托塔天王’——天庭五宫之首李靖,率领十万天兵天将等一众神仙前去讨伐!  

那么李靖是何人?  

答:压根没这个人准确的说,西游记里的李靖已经几乎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凭空原创出来的角色了。  

但名义上,西游记的李靖,依旧是以大唐开国名将,唯一被李世民认为‘军事能力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大唐另一尊战神——李靖。  

李靖被二创的起点,是随着佛教传入大唐,为了扩张佛教影响力,佛教开始神格化被民众崇拜的大唐历史人物。  

李靖被设定为了是佛教护法神之一,武财神毗沙门天——也就是四天王里的北方多闻天王。  

但是,大概是因为民众朴素的想法里觉得‘你区区一个四天王,也配碰瓷李靖?’这样的想法,久而久之,李靖的形象从四天王之一里区分了开来,变成了统帅四天王的存在。  

但这中间又出现了一个意外。  

佛教为了宣传自己,当初除了说李靖是他们的四天王之一之外,还根据四天王的故事,凭空给李靖变出来了个叫哪吒的三儿子!  

大唐子民虽然觉得四天王不配碰瓷李靖,但哪吒的形象却意外获得了成功——甚至是过于成功了。  

因为哪吒过于受欢迎,结果反而是为了塑造哪吒,导致李靖的形象被严重污名化,为了区分‘好李靖’与‘坏李靖’,人们又在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变出来了个‘商周时期的陈塘关李靖’。  

就结果而言,托塔天王李靖、陈塘关李靖、大唐军神李靖,已经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乱账。  

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