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伊莉雅夺回战(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家族签订契约,共同组建了圣杯战争仪式的魔术师‘马奇里·佐尔根’,在做足准备的情况下,战斗力在英灵从者中也有中位的水平。  

甚至与一些上位的从者一战也不是毫无机会。  

远坂凛不认为间桐脏砚这一代还有间桐家先祖的水平.以防万一,将敌人高看一些总好过小瞧敌人。  

顺着这样想法的远坂凛——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猜想。  

而士郎则是通过看到旁白记录的能力,第一时间告诉远坂凛:“凛,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告诉我你想到了什么?”  

远坂凛倒吸一口凉气。  

她需要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圣杯战争!  

七个从者,七个御主,每个御主都是三道令咒——这些表面上的规则,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但只有御三家知道,圣杯战争其实还有暗地里的另一套运转规矩。  

圣杯战争系统中,圣杯并不只一个,而是有两个。  

分别是‘小圣杯’与‘大圣杯’  

小圣杯是用来忽悠除了御三家之外的普通参赛者的。  

小圣杯是圣杯战争胜者的奖品,是用来忽悠人参赛的所谓‘万能的许愿机’。  

就结果而言,小圣杯的确具备许愿机的功能,但却完全算不上‘万能’,所能实现的愿望也极其有限。  

只有知道大圣杯秘密的御三家,才有办法结合小圣杯与大圣杯系统,发挥出其真正的效果。  

这个设计确保了,就算有除了御三家之外的参赛者赢了圣杯战争,他们实际上能获得的也就是安慰奖程度的东西罢了,无法获得圣杯战争系统真正的精华。  

真正的核心一直是‘大圣杯’——是爱因兹贝伦家族的‘冬之圣女’羽斯缇萨·里姿莱希·冯·爱因兹贝伦,用自己血肉所化的大圣杯系统本身。  

圣杯战争幕后真正的运转逻辑是:  

大圣杯系统持续吸收冬木市灵脉的魔力六十年,而后便能储够巨型圣杯战争所需要的魔力,圣杯战争仪式开始。  

这六十年份的魔力,会被用来搭建仪式框架,并且为七名御主召唤从者使用。  

在御三家设想的最理想的情况下:  

七个从者会在仪式过程中全部死亡,从者们本身虽然会回归英灵座,但其灵魂的残渣会连同能量一起被大圣杯吸收。  

最终,小圣杯会诞生。  

但只有御三家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如果让别人赢了的话,那不过是让胜者得到了一次使用效果有限的许愿术的机会,御三家只要再度等下一轮就行。  

然而,前三次的圣杯战争,各自出现了各自的意外,导致一直没有圣杯战争能真正走到最后一步。  

有许多过去的能量残渣,一直在大圣杯系统里被慢慢积累。  

到了第四次圣杯战争的时候,原本应该吸收七个从者才会显现的小圣杯,居然只到吸收了五个从者就出现了!  

再然后,因为卫宫切嗣发现了大圣杯被污染了的真相,于是,第四次圣杯战争中,显现的小圣杯被卫宫切嗣命令其从者亚瑟王阿尔托莉雅破坏。  

大圣杯积攒的能量,在几乎没被使用多少的情况下,第四次圣杯战争就匆匆结束!  

这一后果是,第五次圣杯战争的举办根本不需要等上六十年的时间积累能量,十年后就会再度开启。  

但对于凛与士郎来说——关键是现在,而不是十年后的未来!  

此时此刻的大圣杯内,还储存着第四次圣杯战争中,落败了的五名从者的能量与灵魂残渣。  

以间桐家的能力,如果不是追求许愿机或者魔法的奇迹的话,在暴力冲突中,或许可以将落败的五名从者,再度‘制作’出来,成为他的使魔来操纵!  

虽然远远比不上真正的从者,但这种混入了黑泥诅咒的‘影从者’,其力量亦不可小觑!  

除了‘弓兵’的吉尔加美什与‘剑兵’的亚瑟王阿尔托莉雅枪兵、骑兵、魔术师、暗杀者、狂战士在远坂凛所能想象到的最糟糕情况下,被选中的孩子们所要面对的,恐怕会是足足五名影从者的威胁!  

这还没算间桐脏砚本人的战斗力呢!  

远坂凛严重怀疑,这个间桐脏砚,会不会已经觉醒了自己体内血脉中蕴藏的‘魔神因子’,成为了‘魔神族’?  

前后加起来的话,或许士郎与远坂凛这一趟除虫行动,要面对的会是至少六名从者级的敌人!  

原本远坂凛还只是担忧,但来自士郎的肯定,则是更让她头皮发麻。  

远坂凛现在有变身羽蛇神魁扎尔的能力。  

哪怕不可能完全复刻羽蛇神本尊的战斗力,但在这个状态下,远坂凛应该会获得在单对单面对影从者的战斗中,近乎压倒性的力量才对。  

但敌人实在是太多了,而远坂凛又只能维持三分钟的变身时间——更何况,谁知道那些传说中的英雄手里,有着怎样效果离奇的宝具?  

远坂凛决定想办法召集援军!  

家里现在的这些小孩子里,除了士郎与凛自己,恐怕也就两仪织在面对影从者的时候,能发挥出一定的战斗力。  

吉尔加美什?  

这家伙就是个乐子人,哪怕出手帮忙,也不能指望她能全身心的作为己方战斗力投入!  

三个人实在是太少了。  

“卫宫切嗣。”士郎开口道:“让绮礼顺便去找找卫宫切嗣,如果能将他找回来的话,或许能帮助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