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弄死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闹,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长脸夫人面上闪过不自然。  

“这…”  

她有些羞愤:“我又没说错!”  

身后的妇人拉了拉:“好了,这是到底咱们理亏。”  

“你拉我做甚?”  

长脸妇人大声嚷:“她男人瘫在床上,没本事还费钱。真话还不让别人说了?”  

虞听晚冷冷道:“是,我夫君身负重伤,如今是在看病,可那又怎么样?”  

“花你家钱了?”  

“你急什么眼?”  

虞听晚:“别说我夫君曾是魏家军的,保家卫国,伤也是在边境伤的。换成别人家的身子不好,全家为此焦心煎熬本就不易,也许外人一句话就能轻松将人击垮。怎么?欠你了?轮得到你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粗鄙妇人来说嘴。”  

一听是魏家军的,周围看戏的人面色都不好了。看向那些人的眼神都充斥着斥责。  

“你这妇人说话忒难听!”  

“是啊,人家得罪你了。要被你这般说三道四?也好意思嚷,谁嗓门大谁就占理吗?”  

虞听晚也不打算放过她:“费钱是真的,可你说他没本事,我是不认的。”  

“我夫君会写字,你男人会吗?”  

长脸妇人有些心慌:“关你什么事!”  

“我男人会画画,你男人会吗?”  

姑娘继续:“他会下棋,你男人呢?”  

“对了,我夫君还会吹箫。”  

前面两个是真的,后面两个是她编的。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虞听晚:“没办法,他就什么都会。”  

除了样貌…  

“他本事大着呢。”  

“你男人连他一根头发丝儿都比不得。”  

说到这里,虞听晚还觉得不痛快,慢悠悠掏出袖箭。  

她低着头摆弄,细声细气。  

“我不想和你吵。”  

虞听晚低头:“等我研究一下怎么用。”  

语气温温柔柔:“我弄死你。”  

“你…你敢。”  

长脸妇人可是亲眼看过袖箭的威力的,不由后退几步。  

虞听晚学着她的语气:“你…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说着,她抬起袖箭。  

姑娘左眼闭上,对准。  

虞听晚笑:“活人靶子还是第一回,正好给我练练手。”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虞听晚还没尽兴,那一群人就跑了。  

看着这群人狼狈的背影,她扯了扯嘴角不屑嘀咕。  

“纸老虎也就敢嘴里逞威风。也不动动脑子,大庭广众之下我还能真动手。”  

她又不想蹲牢子。  

众人:…  

你刚刚那个架势,别说那些人怕,他们这些外人都觉着唬的慌。  

虞听晚买了布匹,又耐不住慧娘的磨,去胭脂铺要了盒胭脂,不过簪子她没买。  

这一趟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背篓满满当当不说,虞听晚手里也提着大包小包。  

“天冷,今儿做羊肉锅子。”  

慧娘:“我问过钱大夫了,他说阿郎吃着也极好,滋补得很。”  

“放些家里晒好发泡的菌子进去,加些鲜笋,鲜美的很,处理好了不会膻。”  

虞听晚还没吃过这种做法。  

不过慧娘都说好吃,一定差不了。  

她眼里闪着星光,正要说什么,却视线落在一处,不由停下脚步,久久不得回神。  

街头站着两个人。是杨惟文和一位面生的中年男人。  

她看着是后者。  

还是如记忆里的高大,却老了许多,站姿不再那么挺拔。  

当初爹娘葬身火海,就是此人怜她,为她奔波,亲手把她交给胡大柱手上。  

虞听晚还记得此人,曾蹲下身子。  

“这是你阿娘的亲哥哥,叔儿给你寻着了,晚娘以后都要好好的,你爹娘才能安心。”  

许是她的视线过于浓烈,那边中年男人有所察觉,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后,不认识,对方又收了回去。  

他问:“杨大人,那位姑娘你可识得?一直往这边看。”  

杨惟文扭头去看,认了出来。  

“那应该是找本官的。”  

杨惟文诚恳:“我说的话,你且考虑考虑。如今情况不同了,待朝廷接手,几座城池定有所整改,这些时日我都在驿站,若想通了,便来寻我。”  

那人沉吟片刻,朝杨惟文拱手:“是。”  

待他告辞后,杨惟文便走向婆媳。没有当官的架子,含笑看向慧娘。  

“婶子,你家阿郎如今身子如何了?”  

慧娘看见官老爷就慌:“已…已有好转,多谢大人关心。”  

虞听晚则看向杨惟文:“方才那人…”  

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  

“那曾是泽县的捕快。”  

虞听晚低声:“曾?”  

杨惟文未察觉她的异常。  

“早就不在衙门当值了。”  

想必是看不惯官员鱼肉百姓,也不愿同流合污。  

“这些时日我陪同上京的大人查了早些年的卷宗,又在登记时从百姓嘴里得知他是位好捕快,做的事比每任县令都要尽责。”  

虞听晚抿唇。  

时间久远,泽县的变化很大。  

至少她去西临村的这十年,已经陌生到虞听晚都不认识了。  

即便不愿承认,可记忆里的虞家,烧成灰烬后,如今重新盖了房,别人住了进去。  

好似没有留下半点她曾生活过的痕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