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倒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雨如期而至。  

天黑压压的,雷声震耳欲聋,好似要摧毁着天地万物。  

狂风跟着嚣张肆虐,老屋冷如冰窖。  

枯枝被点燃,虞听晚又加了几根柴,火光跳动间热气驱走了身上的寒。  

锅里煮着卫家那边拿来的萝卜,切成块,里头还撒了山里摘的野山葱。  

味道不算好,可热汤下肚,姑娘苍白的脸色也好转了不少。  

小腹坠痛,是快来月事了。  

虞听晚的月事向来不准,可每次来都能要她半条命。  

她去榻上躺着,又用被子将自己盖好,睁着眼去听外头的寒风呼啸。  

前世小许氏就是这几日临的盆。还没到日子,可雨天路滑,她没站稳给摔了。胎位本就不稳,又受了惊吓,有难产的迹象。  

身下全是血。  

王氏闻声追出来,给吓坏了,厉声命虞听晚去寻村里的接生婆。  

外头雪厚,一脚踩下小腿都能陷进去。虞听晚提着的煤油灯也很快被吹灭。  

那时候的她,如何能知晓王氏早和董家谈好了价钱,就等着挑个良辰吉时将送她走。  

她感念胡家恩情,一路跌跌撞撞顾不得刺骨的寒,抹黑前行。  

等把接生婆请回胡家,她浑身湿透,小腹疼得站不直身子。  

可耳边伴随着小许氏的痛呼和哀嚎,还有的是王氏的数落。  

“别叫了!哭什么?走个路都能摔着,可把你能耐的,我乖孙要有个闪失,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许氏疼得气儿都难喘,额间都是汗,手死死捏着被褥,青筋暴起。  

“可娘,我疼。”  

“哪个妇人不生孩子?就你会吆喝!”  

王氏见她脸色惨白,拧了拧眉直接对接生婆道:“要是出了事,一定保小。”  

念着董家许诺的银子,王氏便喜上眉梢,丝毫不顾及还在生产的小许氏,格外得意道。  

“回头我再给大郎重新聘个婆娘。”  

这是什么话?  

还读书郎的母亲。  

接生婆嫌她碍事,直接把王氏赶了出去。  

“添什么乱,还生不生了?你要是没事,就去厨房烧水。”  

王氏也嫌屋里晦气,不情不愿地走出来。视线扫了眼咬着唇靠在墙角站不稳的虞听晚。  

“没听见么?杵这里做甚?还不去烧水。”  

虞听晚说话很轻,险些被屋内小许氏的痛吟盖过:“舅母,我身子不适,可能…”  

王氏却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就这么疼?怎么没把你疼死?别是装的吧,就想着偷懒,让你去你就去!我还请不动你了?”  

虞听晚不想去回忆。  

可这些画面却不顾她意愿,一寸一寸往记忆里钻。  

她翻了个身,嘴角溢出一丝冷笑。  

她倒要看看,这回她不在,胡家得乱成什么样。  

毕竟…,小许氏生得是女儿。  

虞听晚突然又想起更重要的事。十几日后就是除夕了,她竟还没把自己嫁出去。  

她的年夜饭别也是青菜萝卜吧。  

虞听晚躺不下去了,她格外惆怅。  

雨势不曾转小,好似能在屋顶砸出个洞来。  

隔壁的魏昭也没睡,耷拉着眼皮。  

他不在意阵亡的消息传入上京,朝野上下乱成一团。  

魏家军是大晋最拿得出手的一支精兵,这是靠着真本事打出来的。蛮敌谁不忌惮三分?  

可魏昭一出事,谁能接手魏家军?那些将士可只服从他。  

魏昭也不在意别国趁乱进犯。  

大晋可不随他姓,与他何干?  

这天下,他凭什么给大晋皇帝护?  

他眼里闪过冷戾,嘴角浮起一抹讥讽。  

慧娘这时候端着药过来。  

“家里豆子多,外头这雨瞧着都吓人,想着山路泥泞,索性明儿我和你爹不出门了,在家给你做豆腐吃。”  

说到这儿,她又道。  

“顺道给晚娘送些去,还得再拿些菜。”  

“乡下不缺这些,她当初搬出来,那个舅母可什么都没给。今儿她拿的那些哪里用的了四文,可不能让她一个姑娘家吃亏。”  

说着,她把药端到床前。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卫守忠的声音。  

“慧娘,灶屋进水了。”  

灶屋里可都堆着柴火,慧娘哪里还顾忌得了和魏昭说话,转头就要出去。  

可走出房门时,还不忘出声:“药放在床头了,晾凉过后可别忘记吃。”  

魏昭神色寡淡去看床头的药碗。  

药味刺鼻闻着就苦。  

魏昭端起来,慢吞吞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妖风刮进来,豆大的雨滴砸到他身上。  

上次下那么大的雨,他还在上京。  

是两年前。  

那时顺国公府上下肃穆,奴仆呼吸都不敢大声,皆小心行事。  

魏昭侍奉在感染风寒的顺国公夫人榻前,态度恭敬。  

“归之,娘又梦到你父亲了。”  

归之,他的字。  

顺国公夫人低声:“他走了三年了,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你说说你,非要去边塞打打杀杀,留在上京不好吗?你可是国公府的独苗,要是有个好歹,你让娘如何同你爹交代?”  

“娘进宫去求圣上,求他把你召回京…”  

这些话,魏昭历历在目。可也不知从何时起,顺国公夫人那张脸变得模糊陌生。  

魏昭死气沉沉。  

耳边却多了慧娘的声音,将他从回忆拉会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