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前往京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九月三十日,张极和李龙,还有严瑞丰等人坐上了前往东极国京都的飞机。  

同行的还有一些五形门的核心弟子和内门弟子。  

另外真传弟子中的沈翰和顾双双也都来了。  

每三年一届的武术界盛会,当今还存在的有正式传承的宗门,几乎都会来参与。  

半天时间不到,他们便抵达了京都永安的武术协会总部。  

这里占地十分广阔,且修建豪华无比。  

当今的武术协会总会长是北道宗的领头人,名字叫马睿,道号少思。  

平时别人都叫他少思道长。  

严瑞丰抵达后,也是马睿亲自来迎接的。  

在马睿的身上,穿着代表道宗地位最高的紫色道袍,右手拿着拂尘,微白的长发被盘成发髻,戴了个青玉莲花冠,虽然他已经八十九岁,但整个人看上去却并不显得苍老,反而感觉顶天了五十岁出头的样子。  

可见道宗的养生功有多强横。  

严瑞丰和他见面后,互相行了一礼。  

马睿用的是他们道宗的礼节,而严瑞丰则捏了个龙形放在额头。  

这是五形门内最高的礼节。  

如今武术界中,值得严瑞丰这样用礼的人,恐怕不超过三指之数。  

“少思道长,可有一段时日未曾相见了,不曾想你还是如此精神焕发,怕不是要化作陆地神仙了。”严瑞丰客气道。  

“哈哈哈,严兄说笑了,我这把老骨头,能活过百岁便实属幸事了,哪儿还敢不自量力谋求突破,倒是严兄教出了个好徒弟,李小友这精气神三宝隐有交汇,他日三花聚顶,成就陆地神仙也并非不可能啊!”马睿笑着回答道。  

李龙微微拱手,算是做了回应。  

虽同为宗师境界,但他毕竟是小辈,该低调还得低调。  

寒暄两句后,众人被请进协会内部,安置到了住处。  

正式的比试要在十月一日。  

不过各门派参赛的弟子都已经抵达。  

有资格此来参赛的宗门,大都是直接由武术协会报销车马住宿费的。  

更可以直接住在协会之中。  

算是相当人性化了。  

房间之中,张极完成了一次铁布衫的习练。  

然后涂抹上了修复身体的药膏。  

刚涂到一半,房门便被敲响了。  

张极确定来人后,直接打开了门。  

沈翰出现在了门口。  

“怎么一股子药味儿?你在练功?”沈翰惊讶的道。  

“有时间,就顺带着练练功。”张极点头道。  

然后他就自顾自的继续上药了。  

“你们金刚门的横练武学?是金刚不坏体神功吗?”沈翰问道:“我听说那是一门可以修成陆地神仙的武学!”  

“不是。”张极摇头道。  

“也对,金刚门都断了传承了,不过说起来,我们五形门也有能修成陆地神仙的武学,以你的资质,搞不好有机会掌握。”沈翰说道。  

“五形门也有?”张极一愣道。  

陆地神仙,算是东极国古代对B级格斗家的一种称呼。  

以B级格斗家的实力,在古代那种环境下,叫一声陆地神仙并不为过。  

现代社会中,那都是能够挑战普通军队的绝对强人,放古代那就是一人敌国了。  

而能够抵达这个等级的技能,也就是蓝色(优秀)品级的技能了。  

但张极并没有在李龙口中听说过相关的东西。  

“大师兄没给你说?可能是怕你好高骛远。”沈翰解释道:“不过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五形门的五种宗师拳法,如果全部练到大成,然后再领悟五形合一,将五种拳法全部融会贯通化作一种,就能踏入陆地神仙的境界。”  

“还能这样?”张极诧异道。  

他还真没想到五形门上限这么高,居然能靠这种方式抵达B级。  

“不过我们已经有上百年没有出过陆地神仙境的人物了。”沈翰感慨道:“也不知道大师兄行不行。”  

“老师他五门拳法都大成了吗?”张极问道。  

“怎么可能?大师兄也就将龙形拳练到了大成,不过五形门的武学相辅相成,一门成就宗师,其余的练起来也会很快,大师兄又天资不凡,肯定能很快全部大成。”沈翰说道。  

张极闻言,微微点头。  

如果李龙这个年纪将五门拳法都大成的话,那也是真的逆天。  

那就不仅仅是天资的问题了,还必须要有额外的奇遇加持才可以。  

“出去走走吧,今天来了很多人,好些都在热身打擂台呢!”看到张极上完了药,沈翰提议道。  

张极应允,随后二人便出门前往了协会比武的场地。  

这里很广阔,完全能够容纳数万人,最上面还有四面大型的显示屏。  

平时武术协会也会举办很多比赛,业余和专业的都有,甚至开展了直播业务。  

这次的武术大会到时候也会被直播,到时候光是卖门票就够挣钱的了。  

否则真以为武术协会自掏腰包搞比赛就是为了促进武术交流?  

深究下来,背后那都是一门门的生意。  

比赛场地中,有很多穿着各派服饰的弟子。  

有些个年轻人交流两句,互相一抱拳,然后就会上擂台打一架。  

不过都是点到为止,不会打过头。  

明日才是正式会武,今天就动真格暴露底细,那是真的蠢。  

一边走,沈翰也给张极介绍了一下那些个参与比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