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月比开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打开瓷瓶,从里面倒出一颗好似糖丸般的丹药吞下。  

没过多久,张极便感觉精气神得到了明显恢复。  

龙形拳的习练,比铁布衫可难得多,尤其是提炼元炁这一个环节。  

每提炼一次元炁,都会感觉从精神到肉体的极端疲惫。  

稍作恢复后,张极将身上的格斗技能化作结晶和精粹丢到了限界空间之中,又练起了铁布衫。  

他对自己有很明确的认知。  

现在的自己还十分弱小,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有资格站稳脚步。  

“啪啪啪~~!”  

木锤敲击下,张极这次感觉和原来不一样了。  

疼痛之后,对应部位会有一丝丝酥麻和暖流淌过。  

元炁!  

张极似有所悟。  

元炁这种生物能具备的功效很多,但它通用的效果就是蕴养身体,治疗暗伤之类的。  

这本就是从身体之内提取出来的能量,再用在身体上,效果也是十分的好。  

在真我流中,[元炁派]的格斗家,未必战斗力最强,但养生手段一定最强。  

只要不是练错了功,或者提取元炁过度,绝对不存在会让身体五劳七伤的情况,反而年龄越大,元炁修为越浑厚,身体状态越好,战斗力越强。  

这一次,张极把自身敲打得浑身发红还着实费了不少劲儿。  

元炁会快速修复身体的损伤,以至于他要多敲几十分钟才能把身体敲红。  

当然,也可以更用力一点。  

但张极暂时把握不住那个度,不敢冒进。  

等他泡在药浴之中后,明显感觉到身体内传来的那些变化,这一练,稳稳的相当于三天的效果,只要等药力吸收完毕,他一定能凝结出一个精粹来。  

也就是说,在兼修龙形拳的情况下,他练功的效率不降反升?  

张极若有所思。  

他本来打算先转修铁布衫,把龙形拳搁置下来的。  

但如此算来,他若是兼修龙形拳,只需要两个月,就能提前获取到六个铁布衫格斗技能结晶。  

比预想的还要快。  

不过这样一来,他对精元丹的需求也更多了。  

张极能明显的感觉到,经过刚才这么一顿练,身体又有些虚了。  

本来一天消耗一枚精元丹就完全足够,但现在他感觉,一天恐怕要消耗两枚左右的精元丹了。  

张极看着手机之中五形门商城内的精元丹,对之后内门月比愈发上心。  

.....  

次日,张极订购的机器便送到了他的小院子里面。  

是的,他现在住在独立的小院,这是真传弟子的福利之一,只要他不死,这个小院就永远是他的。  

无人机将木箱投放在了院子之中,张极拆开后,看到了一个约有一米见方的折叠铁方块。  

“连接无线网络后,进入APP启动?”  

张极操作着手机,点击启动。  

下一刻,这个铁方块发出嗡鸣,上面一道道指示灯亮起,开始自动伸展,最后变成了一个类似木人桩的形态。  

不过这东西并不是木人桩,而是张极定制的练铁布衫的练功桩。  

它可以高频振动打击,力度也能调节多个档位,充一次电能满功率用好几天,比张极自己费劲儿的捶打轻松多了。  

随后张极就用它进行了一次练功。  

“嗡~!”  

嗡鸣声响起,铁人桩上那些包裹了拳套的小拳头开始快速震荡敲击,张极站进去,一瞬间周身各处都被敲击到了。  

他自己一个人,一次只能打一个地方,这就比他自己打方便多了。  

时间流逝,半个小时不到,张极已经浑身通红。  

这效率,比他自己强五倍不止!  

而且他还保留了体力。  

待会儿药浴完,他还可以再练一练龙形拳。  

张极回头看向那个铁桩子,感慨道:“古今结合了属于是。”  

接下来的几天,张极就一直这样练功。  

铁布衫练完就接龙形拳,然后吃一粒精元丹。  

在这个过程中,张极发现自己处于满状态时,修炼龙形拳提取元炁效果是最好的。  

也就是所有铁布衫格斗技能结晶在身体中的情况下。  

在这个状态中,他的体质更强,习练龙形拳能够提取的元炁更多,在这个状态,吞服精元丹的吸收效率也最佳。  

所以张极现在已经学会熟练切换状态。  

以普通状态习练铁布衫,以完全状态练龙形拳和吞服精元丹。  

武学与武学之间,很多时候都是相辅相成的。  

尤其是都处于一个大流派之中,就更是如此。  

就如同五形门的五种宗师拳法,它们就是互补的。  

所以龙形拳也对铁布衫有所增益。  

铁布衫和狸爪功也有互补。  

......  

时间很快到达五形门的内门月比这一天。  

在五形门的演武场中,五百个内门弟子整齐的站立,他们身上还穿着五形门的衣衫。  

五形门根据拳法方向不同,共分有五个学堂,所以衣衫也有颜色和图案划分。  

蛇为绿,鹤为白,豹为黄,虎为褐,龙为蓝。  

且不同颜色的服装上都有对应的形象图案。  

不过如今的五形门,已经没有从打基础开始就练龙形拳的了。  

所以场下并没有蓝色衣服。  

不过场上有。  

那就是张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