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车轮平放伪帝必须死(4/6)
团,类似于长城的驻军,有点像军屯制度,建设兵团。通常情况下,小股的蛮族部落入侵,帝国卫戍军团都可以抵挡,但是遇到厉害的敌人,他们的战斗力就有点不足了。
毕竟卫戍军团是民兵整编出来的。
那个时候,就轮到有高机动性的野战军登场了,帝国野战军拥有大量的马匹和交通工具,依靠四方大道的交通便利,直接把敌人放进来围歼,历史上还是有不少战果的,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帝国精锐。
野战军最大的弊端就是维护费很高。
邓肯缓缓点头道:“不单单是野战军,我还打算组件一支机动性强的骑兵部队,由萨尔玛提亚人组成。”
“沿途布置烽火台。”
“万一蛮族大举南下,随时可以反应过来,避免他们劫掠地方。”
蛮族入侵的时代洪流,最恶心的不是争夺地盘,而是他们抢完了就跑回去,帝国的疆域比较富饶,他们就跟后世的游牧民族那样,时不时就来打秋风。
要是没有军队布防,他们能抢到阿尔卑斯山附近,然后再大摇大摆地撤回去。
正面交战,不列颠军团一点都不怕。
但蛮族入侵的目的不是打仗,抢钱抢粮抢娘们,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防守方永远处于被动。
可是目前远征穷乡僻壤的大日耳曼尼亚不现实,只能驻军被动防御,如果有一支高机动性的野战军,遇到蛮族南下劫掠,就能飞速反应围歼他们了。
只要成功围歼几次,杀了几千上万人立威,南下的蛮族就会投鼠忌器。
必要时刻,可以在边境筑造万人京观。
帝王的责任与担当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邓肯要重铸帝国,边境一直被蛮族袭扰就成了笑话。
没办法打过去,那就杀!
一直杀。
杀到蛮族都害怕了为止。
塞维鲁缓缓道:“可行。”
“第三军团、第六军团、第七军团都可以转化为野战军。”
“他们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定的骑术。”
野战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是骑马步兵,而且一定得是精锐,因为数量不能太多,得能打,放进来的敌人直接被碾死。
帝国当年养一支野战军的支出,能养三支正规军团。
邓肯算了算,虽然他花费少一点,但也得两倍的军费支出,目前最多维持四五千人的规模。
就在这时。
一阵马蹄声响起,随后是信使急匆匆赶来,禀报道:“总督大人!”
“米兰城已经投降了。”
“这是罗马送来的情报,汪达尔人的军队似乎有所动作。”
还真敢来啊!
邓肯接过情报,表情似笑非笑,缓缓道:“知道了。退下吧。”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蛮族首领,都是一等一的野心家。
公元442年,罗马最终承认了汪达尔王国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随后汪达尔人建立了汪达尔王国,继续在北非扩张领土,并征服西西里岛西部、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巴利阿里群岛等西地中海岛屿。
他们当年没打赢西哥特人,倒是在北非地区找回了自信。
菜鸡互啄。
打不过匈人,打不过法兰人,打不过西哥特人,还能打不过帝国的地方驻军和北非土著?
马克西穆斯真的已经有点狗急跳墙了,他们连汪达尔人都敢引来,真不怕这些蛮族游牧民洗劫意大利吗?
如今的局面,都有点像是唐末时期,因为那时候也是引来游牧民族助战,并且许诺洗劫长安,后来改为洗劫洛阳,最终他们在洛阳烧杀劫掠,大火熊熊燃烧数十天而不灭,整个洛阳城都化为废墟。
帝国一直有用蛮族军队打仗,并且许诺洗劫地方的传统,只不过马克西穆斯做得更绝。
事实上,邓肯的猜测并没有错。
因为汪达尔人的军队在进入意大利半岛后,第一时间就劫掠了附近的城镇,这是游牧民族的老传统了,就地获取军费物资。
战争还没正式打起来。
罗马民众反倒是先被抢劫了一波,汪达尔人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当年从萨尔玛提亚附近往西部迁移,一路烧杀劫掠,走到哪抢到哪,要不是当时没打赢西哥特人,他们就在后世的西班牙定居了。
至于夺取北非迦太基,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有点运气在身。
当时迦太基城中正在举行盛大的赛马活动,全城居民一齐聚集在赛马场观看比赛,整座城市都处于一个不设防的状态,甚至连守卫都没有多少。
而就在城中居民全无防备的时刻,城外突然杀声大作,盖萨里克率领着汪达尔大军突然出现,结局几乎毫无悬念,汪达尔人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就攻破了迦太基。
西帝国灭亡不是没有道理的,迦太基这样的军事重地,以如此可笑的方式被攻陷,直接使得汪达尔人飞速崛起。
邓肯打了这么多仗,发现那些崛起的蛮族,真的就好像是有老天爷眷顾一样。
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帝国内部已经烂透了。
几乎就在汪达尔人的军队进入意大利时,不列颠军团已经朝着拉文纳逼近,准备一举攻陷现今帝国的首都。
这一战伪帝不足为虑,就是汪达尔人稍微有点麻烦。
意大利半岛,卡普亚。
这里是曾经斯巴达克发动起义的地方,而现在汪达尔人的军队
毕竟卫戍军团是民兵整编出来的。
那个时候,就轮到有高机动性的野战军登场了,帝国野战军拥有大量的马匹和交通工具,依靠四方大道的交通便利,直接把敌人放进来围歼,历史上还是有不少战果的,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帝国精锐。
野战军最大的弊端就是维护费很高。
邓肯缓缓点头道:“不单单是野战军,我还打算组件一支机动性强的骑兵部队,由萨尔玛提亚人组成。”
“沿途布置烽火台。”
“万一蛮族大举南下,随时可以反应过来,避免他们劫掠地方。”
蛮族入侵的时代洪流,最恶心的不是争夺地盘,而是他们抢完了就跑回去,帝国的疆域比较富饶,他们就跟后世的游牧民族那样,时不时就来打秋风。
要是没有军队布防,他们能抢到阿尔卑斯山附近,然后再大摇大摆地撤回去。
正面交战,不列颠军团一点都不怕。
但蛮族入侵的目的不是打仗,抢钱抢粮抢娘们,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防守方永远处于被动。
可是目前远征穷乡僻壤的大日耳曼尼亚不现实,只能驻军被动防御,如果有一支高机动性的野战军,遇到蛮族南下劫掠,就能飞速反应围歼他们了。
只要成功围歼几次,杀了几千上万人立威,南下的蛮族就会投鼠忌器。
必要时刻,可以在边境筑造万人京观。
帝王的责任与担当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邓肯要重铸帝国,边境一直被蛮族袭扰就成了笑话。
没办法打过去,那就杀!
一直杀。
杀到蛮族都害怕了为止。
塞维鲁缓缓道:“可行。”
“第三军团、第六军团、第七军团都可以转化为野战军。”
“他们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定的骑术。”
野战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是骑马步兵,而且一定得是精锐,因为数量不能太多,得能打,放进来的敌人直接被碾死。
帝国当年养一支野战军的支出,能养三支正规军团。
邓肯算了算,虽然他花费少一点,但也得两倍的军费支出,目前最多维持四五千人的规模。
就在这时。
一阵马蹄声响起,随后是信使急匆匆赶来,禀报道:“总督大人!”
“米兰城已经投降了。”
“这是罗马送来的情报,汪达尔人的军队似乎有所动作。”
还真敢来啊!
邓肯接过情报,表情似笑非笑,缓缓道:“知道了。退下吧。”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蛮族首领,都是一等一的野心家。
公元442年,罗马最终承认了汪达尔王国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随后汪达尔人建立了汪达尔王国,继续在北非扩张领土,并征服西西里岛西部、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巴利阿里群岛等西地中海岛屿。
他们当年没打赢西哥特人,倒是在北非地区找回了自信。
菜鸡互啄。
打不过匈人,打不过法兰人,打不过西哥特人,还能打不过帝国的地方驻军和北非土著?
马克西穆斯真的已经有点狗急跳墙了,他们连汪达尔人都敢引来,真不怕这些蛮族游牧民洗劫意大利吗?
如今的局面,都有点像是唐末时期,因为那时候也是引来游牧民族助战,并且许诺洗劫长安,后来改为洗劫洛阳,最终他们在洛阳烧杀劫掠,大火熊熊燃烧数十天而不灭,整个洛阳城都化为废墟。
帝国一直有用蛮族军队打仗,并且许诺洗劫地方的传统,只不过马克西穆斯做得更绝。
事实上,邓肯的猜测并没有错。
因为汪达尔人的军队在进入意大利半岛后,第一时间就劫掠了附近的城镇,这是游牧民族的老传统了,就地获取军费物资。
战争还没正式打起来。
罗马民众反倒是先被抢劫了一波,汪达尔人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当年从萨尔玛提亚附近往西部迁移,一路烧杀劫掠,走到哪抢到哪,要不是当时没打赢西哥特人,他们就在后世的西班牙定居了。
至于夺取北非迦太基,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有点运气在身。
当时迦太基城中正在举行盛大的赛马活动,全城居民一齐聚集在赛马场观看比赛,整座城市都处于一个不设防的状态,甚至连守卫都没有多少。
而就在城中居民全无防备的时刻,城外突然杀声大作,盖萨里克率领着汪达尔大军突然出现,结局几乎毫无悬念,汪达尔人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就攻破了迦太基。
西帝国灭亡不是没有道理的,迦太基这样的军事重地,以如此可笑的方式被攻陷,直接使得汪达尔人飞速崛起。
邓肯打了这么多仗,发现那些崛起的蛮族,真的就好像是有老天爷眷顾一样。
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帝国内部已经烂透了。
几乎就在汪达尔人的军队进入意大利时,不列颠军团已经朝着拉文纳逼近,准备一举攻陷现今帝国的首都。
这一战伪帝不足为虑,就是汪达尔人稍微有点麻烦。
意大利半岛,卡普亚。
这里是曾经斯巴达克发动起义的地方,而现在汪达尔人的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