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群情激奋帝国沸腾(2/3)
纪相差不大吧?”
“不过。”
“她跟埃提乌斯的儿子有婚约在身,皇帝陛下似乎一直想要悔婚,但是没有什么合适的借口,不知道此事有没有操作的空间。”
昆图斯的大脑飞速转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此刻居然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一见阿妮娅。
政治投机!
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可能性,甚至未来说不定还有意外惊喜。
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是很反感埃提乌斯的,不是被压得抬不起头,需要联姻稳住位置,他绝对不会将女儿嫁给对方的儿子,要知道埃提乌斯的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
而且帝国的继承制比较乱,娶了皇帝的女儿,也算拥有一点末位的继承权。
历史上,埃提乌斯后来质问帝国皇帝为什么不履行婚约,导致了瓦伦提尼安三世情绪大爆发,直接谋杀了这位护国公。
昆图斯想要干一票大的!
但是现在他还需要政治盟友,因为这件事会狠狠地得罪埃提乌斯。
且不说瓦伦提尼安三世如何大战元老院!
在埃提乌斯大胜而归班师回朝后,关于沙隆之战的各方面消息也传了回来。
西哥特老国王战死了?
好事。
罗马人弹冠相庆。
帝国跟西哥特王国打了几十年,老国王战死,新王必定有纷争,可以给帝国高卢行省喘息的时间。
罗马人的英雄,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没有一起班师回朝?!
这是怎么回事?
在多方打听之下,一些消息根本就瞒不住,帝国军团里面就有人感到不满,很快埃提乌斯想要放走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更多的细节也流出,罗马人得知了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跟护国公埃提乌斯不合决裂。
甚至,上帝之鞭阿提拉都是他独自一人率领精锐骑兵拼死追击才斩杀的!
一下子罗马人又有点群情激奋了。
不要跟他们讲什么战略意图,他们只知道沙隆之战死伤无数,帝国付出巨大代价,集中全部精锐军团才艰难打赢了这一仗。
想要放走敌人的统帅是什么鬼?
不是应该赶尽杀绝吗?
万一匈人皇帝阿提拉逃走了,明年又集结大军入侵帝国怎么办?
无数人议论纷纷。
难怪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没有返回意大利半岛,就连回来接受嘉奖赏赐都放弃了,看样子他这是跟护国公埃提乌斯彻底决裂了。
瓦伦提尼安三世一听,瞬间就热泪盈眶,对埃提乌斯的不满越发强烈。
邓肯不来。
他就派人过去,昆图斯已经出发了。
后面还有连续不断地消息传回来,尤其是关于不列颠行省的,这个帝国放弃了二三十年的偏僻行省,一直都不怎么受到罗马人的重视,而现在因为邓肯的存在,稍微有点消息就传得沸沸扬扬。
过去的传闻也被人翻出来了,人们津津乐道邓肯以上帝与诸神之名册封不列颠女公爵的事迹。
守誓者邓肯!
没错。
只有这样的守誓者,才会在帝国危难之际,率领不列颠军团跨海远征救援帝国响应战争召唤。
至于他册封不列颠女公爵有点僭越?
没关系。
罗马人对战争英雄一向都很包容,那地方都废弃了,邓肯大人这也是为了稳住局势,安抚丁塔吉尔公爵的部下军队。要不是有这一出,他能那么快接管军队,然后率领不列颠军团跨海远征救援帝国战场吗?
罗马民众自己会脑补,为邓肯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很快。
便有接二连三的消息传来。
第一个,便是撒克逊人撕毁和平条约,在不列颠总督邓肯率军跨海救援帝国战场后,他们居然趁着这个时候,偷袭不列颠总督的后方,据说已经包围了南安普敦。
一下子,罗马民众群情激奋!
打回去!
让高卢的帝国军团打回去!
不能让帝国英雄流血又流泪,撒克逊人不讲诚信,这个时候撕毁条约偷袭后方,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海盗行为。
帝国民众不能忍!
甚至有许多公民聚集在元老院外,要求派遣帝国军团救援不列颠行省。
老罗马人也是有骄傲的!
这个时候,怎么能够弃帝国的英雄不顾?
一连串的消息,仿佛史诗般,让罗马的民众充满了参与感,甚至有人主动参军,想要像不列颠人救援帝国那样,再一次救援帝国的不列颠行省。
去他妈的撒克逊海盗!
这个时候撕毁条约搞偷袭,直接把他们全部砍死!
很快。
第二条消息也传回来了,帝国的不列颠军团已经前往救援了,在打完沙隆之战后,不列颠帝国军团直接赶往南安普敦,救援那里饱受撒克逊海盗蹂躏的帝国人民。
一下子,罗马民众的情绪安抚了不少,就等着好消息传回来。
至于另外一条消息。
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在沙隆之战结束后,直接夺取了不列颠帝国军团的兵权,并且率领这支军团离开返回不列颠岛。
那是一点波澜都没有泛起来。
护国公埃提乌斯甚至直接撕掉了那封关于不列颠帝国军团的信件,这个时候根本撼动不了邓肯,撒克逊海盗撕毁条约入侵实在是太及时了,不列颠帝国军团改换门庭都变得情有可原。
也是这个时候,帝国皇帝瓦伦
“不过。”
“她跟埃提乌斯的儿子有婚约在身,皇帝陛下似乎一直想要悔婚,但是没有什么合适的借口,不知道此事有没有操作的空间。”
昆图斯的大脑飞速转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此刻居然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一见阿妮娅。
政治投机!
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可能性,甚至未来说不定还有意外惊喜。
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是很反感埃提乌斯的,不是被压得抬不起头,需要联姻稳住位置,他绝对不会将女儿嫁给对方的儿子,要知道埃提乌斯的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
而且帝国的继承制比较乱,娶了皇帝的女儿,也算拥有一点末位的继承权。
历史上,埃提乌斯后来质问帝国皇帝为什么不履行婚约,导致了瓦伦提尼安三世情绪大爆发,直接谋杀了这位护国公。
昆图斯想要干一票大的!
但是现在他还需要政治盟友,因为这件事会狠狠地得罪埃提乌斯。
且不说瓦伦提尼安三世如何大战元老院!
在埃提乌斯大胜而归班师回朝后,关于沙隆之战的各方面消息也传了回来。
西哥特老国王战死了?
好事。
罗马人弹冠相庆。
帝国跟西哥特王国打了几十年,老国王战死,新王必定有纷争,可以给帝国高卢行省喘息的时间。
罗马人的英雄,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没有一起班师回朝?!
这是怎么回事?
在多方打听之下,一些消息根本就瞒不住,帝国军团里面就有人感到不满,很快埃提乌斯想要放走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更多的细节也流出,罗马人得知了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跟护国公埃提乌斯不合决裂。
甚至,上帝之鞭阿提拉都是他独自一人率领精锐骑兵拼死追击才斩杀的!
一下子罗马人又有点群情激奋了。
不要跟他们讲什么战略意图,他们只知道沙隆之战死伤无数,帝国付出巨大代价,集中全部精锐军团才艰难打赢了这一仗。
想要放走敌人的统帅是什么鬼?
不是应该赶尽杀绝吗?
万一匈人皇帝阿提拉逃走了,明年又集结大军入侵帝国怎么办?
无数人议论纷纷。
难怪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没有返回意大利半岛,就连回来接受嘉奖赏赐都放弃了,看样子他这是跟护国公埃提乌斯彻底决裂了。
瓦伦提尼安三世一听,瞬间就热泪盈眶,对埃提乌斯的不满越发强烈。
邓肯不来。
他就派人过去,昆图斯已经出发了。
后面还有连续不断地消息传回来,尤其是关于不列颠行省的,这个帝国放弃了二三十年的偏僻行省,一直都不怎么受到罗马人的重视,而现在因为邓肯的存在,稍微有点消息就传得沸沸扬扬。
过去的传闻也被人翻出来了,人们津津乐道邓肯以上帝与诸神之名册封不列颠女公爵的事迹。
守誓者邓肯!
没错。
只有这样的守誓者,才会在帝国危难之际,率领不列颠军团跨海远征救援帝国响应战争召唤。
至于他册封不列颠女公爵有点僭越?
没关系。
罗马人对战争英雄一向都很包容,那地方都废弃了,邓肯大人这也是为了稳住局势,安抚丁塔吉尔公爵的部下军队。要不是有这一出,他能那么快接管军队,然后率领不列颠军团跨海远征救援帝国战场吗?
罗马民众自己会脑补,为邓肯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很快。
便有接二连三的消息传来。
第一个,便是撒克逊人撕毁和平条约,在不列颠总督邓肯率军跨海救援帝国战场后,他们居然趁着这个时候,偷袭不列颠总督的后方,据说已经包围了南安普敦。
一下子,罗马民众群情激奋!
打回去!
让高卢的帝国军团打回去!
不能让帝国英雄流血又流泪,撒克逊人不讲诚信,这个时候撕毁条约偷袭后方,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海盗行为。
帝国民众不能忍!
甚至有许多公民聚集在元老院外,要求派遣帝国军团救援不列颠行省。
老罗马人也是有骄傲的!
这个时候,怎么能够弃帝国的英雄不顾?
一连串的消息,仿佛史诗般,让罗马的民众充满了参与感,甚至有人主动参军,想要像不列颠人救援帝国那样,再一次救援帝国的不列颠行省。
去他妈的撒克逊海盗!
这个时候撕毁条约搞偷袭,直接把他们全部砍死!
很快。
第二条消息也传回来了,帝国的不列颠军团已经前往救援了,在打完沙隆之战后,不列颠帝国军团直接赶往南安普敦,救援那里饱受撒克逊海盗蹂躏的帝国人民。
一下子,罗马民众的情绪安抚了不少,就等着好消息传回来。
至于另外一条消息。
不列颠行省总督邓肯在沙隆之战结束后,直接夺取了不列颠帝国军团的兵权,并且率领这支军团离开返回不列颠岛。
那是一点波澜都没有泛起来。
护国公埃提乌斯甚至直接撕掉了那封关于不列颠帝国军团的信件,这个时候根本撼动不了邓肯,撒克逊海盗撕毁条约入侵实在是太及时了,不列颠帝国军团改换门庭都变得情有可原。
也是这个时候,帝国皇帝瓦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