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反攻(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中古纪元的时代,龙就是神话的分水岭。  

尤其是北欧神系开始活跃后,巨龙的存在就越发容易出现在神话传说中,教会也有许多关于巨龙的传说,甚至撒旦还有头戴王冠七头大红龙的形象。神话时代结束后,诸多的怪物传说里面,毫无疑问跟龙有关的是第一梯队,传播的范围明显更大。  

阿妮娅的魔力更低,就好像是半瓶水晃荡,毕竟是二星白板,不像鸦后特莉丝那样拥有极为庞大的魔力池。  

阿妮娅施法,那是只有这么多的魔力,只能施展出这种强度的法术。  

而鸦后特莉丝不同,她是只能输出这么多的魔力,只能施展这么低阶的法术,一旦超出界限就有可能遭到魔力反噬。  

也是因为如此,阿妮娅的感觉更明显一点。  

就好像是半瓶水,你倒了一杯水进去,一眼就感觉不同,可是你倒一杯水进湖泊里,那是完全看不出来的,就一点点小水花泛起。  

鸦后特莉丝眸光中有一丝惊喜,神色凝重道:“你的魔力增长了?”  

阿妮娅肯定点头道:“一点点。”  

“不多。”  

“但是感觉越来越清晰。”  

“之前我还不太确定,但是昨夜之后,我越发确定就是在邓肯的身边,才会有一丝丝的魔力增长。”  

“有时候。”  

“靠近他,我就好像触碰到了一个很微弱的魔力漩涡。”  

还有这种事?  

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到?  

鸦后特莉丝沉吟片刻,缓缓道:“还有其他人有这种感觉吗?”  

阿妮娅摇头道:“目前就我一人。”  

“他身边亲近的人极少,塞维鲁虽然跟他相处较多,但他跟我们不一样,他依靠的是阿瓦隆的力量施法。”  

德鲁伊可以借神灵信仰的力量施法,偏向于牧师的神术体系。  

阿妮娅曾经也可以借。  

但是很可惜,她信仰的阿芙洛狄忒密教已经彻底凉凉了,密教也就只剩下一点取悦男人的花活。  

目前整个古罗马古希腊多神教,估计也就鸦后特莉丝可以依靠大祭司长的身份借用一点力量,但是也很少,流亡的神灵派系已经没有信仰祭祀了,再加上神话大退潮的现实法则压制,她施展一次强大的法术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鸦后特莉丝略微激动,声音微颤道:“不要跟任何人说,也暂时不要跟任何人提起。”  

这个秘密很重要。  

鸦后特莉丝觉得甚至会改变这个时代。  

说完,她看了一眼阿妮娅道:“我会安排另一位女巫集会的成员接近他。”  

“你没有意见吧?”  

很难得,此时鸦后特莉丝居然在征求阿妮娅的意见,阿妮娅这也是真的站起来了。  

地位直线上升!  

阿妮娅优雅一笑,魅惑天成,平静道:“你当我是什么人?”  

“是对自己的魅力不自信呢?还是小肚鸡肠的乡野愚妇?”  

“他都还没有子嗣。”  

“你以为我为什么要跟伊格赖因走得那么近?”  

帝国风气跟东方国度大有不同。  

屋大维就娶了一个生了孩子的女人,还让妻子曾经的丈夫和离升官,不过这算是政治联姻。在那些重视子嗣的帝国家族里面,尤其是偏向政治联姻的结合,有时候生育过孩子反而是加分项。至于处子身份的话,帝国权贵反而不是那么在意,因为他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这个时代的统治阶层权力是非常可怕的。  

毕竟欧洲可是诞生过初夜权这种东西的,事实上后面初夜权都是用来变相换钱征税的。  

相当于是彩礼给了贵族老爷,赎回新娘的第一次所有权。  

这个时代还有很多牲畜都比不了的奴隶阶层,帝国的奴隶市场里,最便宜的处子女奴只需要十几第纳尔,不过大部分年纪都很小,因为需要养几年有点浪费粮食,许多人都不太乐意购买,他们喜欢买男孩,因为可以干活。  

历史不需要美化,历史就是血淋淋的,里面全是吃人的时代。  

不列颠岛也是邓肯上位后,依靠惊人的战功,威震四方,才慢慢解放了大部分的奴隶,将他们转化为了半自耕农。要不然南安普敦被敌人围困,伊格赖因什么身份,能轻易征召两千多人的不列颠民兵军团?  

开玩笑。  

他们全都是为了邓肯为了自由为了土地而战的,公爵夫人伊格赖因只不过是一个领头人罢了。  

邓肯这是还没有子嗣,他要是有子嗣,后代坐得就是不列颠岛的铁王座。  

谁都撼动不了分毫!  

鸦后特莉丝沉吟片刻道:“伊格赖因不太合适,你不要胡来。”  

她知道的更多。  

伊格赖因是传奇巫师梅林的重点关注对象,而且梅林已经有点预言魔怔人了,又是预言红龙和白龙,又是预言亚瑟王的诞生,弄得阿瓦隆的守护仙女们都觉得这老家伙神经兮兮的。  

预言要真那么有用,大家还在现实打生打死做什么?  

全部都去找预言之子算了。  

迷雾中的阿瓦隆没办法才会下注梅林的预言,现在的话,什么亚瑟王,不列颠岛就只有一个王,那就是未来会登上王位的邓肯!  

尤瑟王那老东西都得靠边站。  

邓肯斩杀了上帝之鞭阿提拉后,迷雾中的阿瓦隆已经赢麻了,未来上千年都不用担心神话消亡。只要邓肯的不朽战功还在人类历史中,那么迷雾中的阿瓦隆就肯定会被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