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誓约胜利之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隆之战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领大军包围奥尔良城,帝国的鹰旗军团,日耳曼蛮族联军,西哥特王国骑兵等,纷纷赶来支援,匈人缺少攻城能力,阿提拉久攻不下,不得已转移战场,寻找机会一举歼灭帝国联军。  

第二阶段是上帝之鞭阿提拉得知帝国联军逼近奥尔良城后,立刻撤围北去。同时他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人部队向香槟平原集结,埃提乌斯率领大军尾随而来,两军终于在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那片广阔的卡塔隆尼大原野相遇,各自摆开了决战的阵势。  

现在这场战争还在第一阶段。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精锐主力部队在围攻奥尔良城,而其他的匈人部队则在高卢各地劫掠,匈人骑马来去如风,差不多把附近都洗劫了一遍。  

眼下正处于小规模交锋的阶段。  

想要真正跟匈人帝国的大军决战,就必须等到护国公埃提乌斯跟西哥特王国的精锐骑兵汇合,目前主要抵抗的力量是地方罗马军团,以及那些不愿意屈服于匈人帝国的蛮族部队。  

邓肯此时已经散出去了三支哨骑,打探巴黎周边的情况,甚至让一小支精锐驻扎在了他屠杀后的匪盗山寨。  

第二天,一阵马蹄声响起。  

克里冈率领五个萨尔玛提亚骑手匆匆赶来,他的背后中了一箭,但是问题不大,只是破了点皮,匈人精锐射手远距离抛射,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大的威胁。  

“还有一支匈人部队在巴黎附近劫掠!”  

克里冈匆匆下马,神色振奋道:“他们的数量不多,只有一百多人的匈人骑手,其他的都是格皮德人。”  

这是匈人联盟的一部分,他们征召了大量的仆从军。  

一百多匈人骑手?  

能打!  

邓肯看了一眼克里冈背后的箭矢,感觉有点眼熟,心中暗自道:“匈人射雕者?”  

他们使用的箭矢更精致,箭羽部分跟寻常的射手不太一样。  

一般使用雕或者鹰的羽毛。  

普通的匈人射手大部分是使用鹅羽鸟羽,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箭羽,比较容易分辨出来。  

“召集骑兵部队!”  

邓肯不打算带上步兵,也根本追不上匈人骑手,他直接率领一百二十七人的骑兵部队出发,朝着被匈人劫掠的某个靠近巴黎的小城镇逼近。  

兵贵神速。  

等到步兵赶到时,敌人说不定都已经抢完跑路了。  

邓肯要反抢他们一波!  

那些赶来的不列颠原住民不清楚情况,但是他亲自带出来的部队,绝大部分都有一定的骑术基础,只要能够俘获敌人的战马,那么很快就可以转化为骑马步兵。  

其中少部分人稍微适应一下,立刻就是合格的轻骑兵,原住民还是有些人会骑马的。  

那些征召的萨尔玛提亚人随时能变成骑兵部队。  

维度空间,上帝视角。  

在邓肯的战略大地图上,他很快在距离巴黎大概四十公里的位置看到了匈人的侦察骑手,他们是大规模行动,然后到了地方分散劫掠,遇到强敌就后撤,跟其他的劫掠部队汇合,接着利用骑兵优势,在局部战场形成围剿,直接绞杀掉那些小股的敌人。  

因此匈人骑兵洗劫高卢地区,各方势力都有点束手无策。  

打得过的追不上。  

追得上的打不过。  

稍微出现一点战局指挥的失误,部队就要被匈人精锐放风筝射死,好不容易打赢了,敌人立马就跑,没过几天就是附近洗劫的匈人集结,可以很快形成规模数千人的局部战团,然后便对日耳曼蛮族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匈人就是这么耍无赖。  

他们必要时遇到战局不利,还能留下仆从军断后,真正的匈人部队撤退,死一点仆从军完全不是事,只要匈人主力不受影响就好。  

匈人每一场战争胜利都会收获大量的仆从军,他们很多战争都是用仆从军的人命来填,自己反而没有那么大的损失。  

在邓肯来之前,他们已经把高卢地区祸害的满目疮痍了。  

这是领先时代的战术压制。  

未来遇到蒙古铁骑,欧洲这边的部队也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  

野外就是匈人的地盘。  

目前几乎没有什么部队在野战中跟他们交手大获全胜,大部分都是吃亏,极少数能歼灭小股匈人的仆从军。  

——匈人射雕者(二星银灰色)!  

——匈人精锐骑手。  

——格皮德人重装步兵(一星)。  

——格皮德人仆从骑手。  

这一次战争中,匈人的部队来去如风,就算是步兵也配备了一些驮马,可以作为骑马步兵在战场上快速移动。  

“跟我来!”  

邓肯一马当先,身后近百骑兵逼近战场。  

匈人的侦察骑兵已经发现敌人,但注意到敌人并不多后,在匈人射雕者的率领下,他们居然想要野外跑马,直接放风筝重创他们。骑射其实准确度不高,但是形成数量优势后,在局部小战场上,上百匈人精锐射手一起射箭,箭雨就能形成覆盖性的火力打击。  

更别说他们当中还有少量的重装骑兵,关键时刻可以正面冲杀击溃敌人,匈人轻骑兵的战斗力也不弱,不射箭也能砍赢大部分的敌方轻骑兵。  

匈人终归是马背上的民族。  

如果忽略邓肯,这一波匈人部队是巨大优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