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云州大江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跟白家对峙。  

广阳侯府虽然强大,但是,前几年新皇登基之后,对白朝仙颇为不喜,所以,这几年里,广阳侯府很是低调,做事情也开始束手束脚起来了。  

追风楼是我的人脉渠道里最快能够积累名气的方法,只要能够让不二山庄名气发展到够大,广阳侯府就算想对我出手,也会投鼠忌器,不敢太光明正大的对付我,若真要拼死,我也能够有底气咬下一块肉!”  

说到这里,燕三娘望向顾陌,笑吟吟的说道:“说起来,这一次会是白景琦亲自来给我下通牒,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咱们顾大侠,让他们有压力了,这一次青阳郡猫妖案告破,顾大侠定然名动江湖,比银狐案的影响力还要更大,我不二山庄跟着沾了光,影响力也会提升一个档次,让白家有些着急了,他们担心在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恐怕都不敢动我了!”  

阿七也附和道:“这次的猫妖案,谁也不会料想到竟然会把四方剑派和凌云山庄都牵扯进来,凌云山庄如今已经覆灭了,当然,最主要还是四方剑派废了,整个云州江湖都要轰动了。”  

凌云山庄在云州江湖名气不小,但是,主要影响力还是在临江郡,但是,四方剑派就不一样了,这可是真正的顶级势力,整个云州都是属于最顶尖的一批。  

云州有六郡,各种江湖势力很多,能够称得上一流势力的不少,但是基本都局限在各郡以内,能够在整个云州都产生不菲影响力的只有七个,分别是一宗一盟四方派,两帮一家一剑场。  

本来是十个,但是,四方剑派的影响力在于四派同气连枝,通常都被江湖上认为是一方势力。  

一宗,指的是超然物外的沧澜剑宗,这沧澜剑宗的江湖地位,比另外六方势力加起来的影响力都还要大,因为它已经不局限在云州了,而是整个乾国都是超一流最顶级的大势力。  

一盟,指的是东平郡的信义盟,是整个云州六郡里,唯一一个真正做到统一江湖的武林盟,其盟主杨神通,乃是云州十大宗师之一,凭借其强大的武力和急公好义的名声,创建了信义盟,被东平郡江湖推举为东平郡武林盟主。  

四方派就是青阳郡的四方剑派,四大掌门虽然不是宗师,但是四方剑派同气连枝,四大掌门联手堪称一方宗师,而四方剑派在青阳郡的地位,与武林盟没什么太大区别。  

两帮分别是临江郡的三江帮和云郡的飞鱼帮,这临江郡的三江帮倒不是有什么顶级高手,其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地理位置,因为临江郡地处三江汇合之地,三江帮垄断了漕运生意,号称帮众上万,影响力非常大。  

云郡的飞鱼帮,则是因为云郡乃是云州城所在之地,是整个云州的中心,而飞鱼帮则是云州城内最大的帮会,其影响力可想而知,甚至有传闻飞鱼帮是六扇门的黑手套。  

一家,指的是吴郡吴家,也是云州第一武道世家,传承数百年,不仅在江湖上有很大影响力,在朝廷之上也颇有影响力,放眼整个乾国,都是属于第一流世家,只不过,若非是沧澜剑宗也在云州的话,吴家绝对是云州第一势力。  

不过,严格来说,沧澜剑宗是比不上吴家的,因为吴家的影响力不仅仅只在江湖,他们的重心是在朝廷和官场,但即便如此,吴家在江湖影响力也不差,云州十大宗师之一的剑痴吴六指就是吴家的人。  

江湖人都戏称,吴郡的吴就是吴家的吴。  

七大势力最后一个是金兰府丘山剑场,这丘山剑场与传统的武林势力不一样,这是一个剑修的圣地,由十大宗师之一的剑首李秋雨所创造。  

剑首李秋雨与吴家剑痴吴六指被称并为云州双剑,这两人代表着云州剑道的巅峰,吴六指痴于剑,画地为牢数十年不出门,而李秋雨则正好相反,创建丘山剑场,广邀天下剑修问道剑道巅峰,追求无上剑道,汇聚了许许多多的剑客。  

四方剑派便是七大势力之一,  

而这一次的猫妖案,直接导致四方剑派多年名声一败涂地,四大掌门都全部入狱,四方剑派几乎是名存实亡。  

虽然导致这件事情的元凶不是顾陌,但是,让四大剑派名声扫地,斩杀“猫妖”左越父子的人是顾陌。  

所以,  

这件事情一传出去,  

顾陌的名头将会在云州闹出多大热闹可想而知。  

而顾陌所在的不二山庄将是顾陌之外的最大收益者,也会跟着扬名。  

“顾陌,”  

大厅里,燕三娘为顾陌倒了一杯茶,说道:“银狐事件、猫妖事件,连续两个江湖大事件,让你的名声在短时间内炙手可热,我个人觉得可以趁热打铁,若是在这个时候你再杀了两个名声不小的通缉犯,那你的名气将会稳住。  

当然,我肯定是有私心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如今,我的不二山庄主要就是靠你撑着,我要想不二山庄扬名,就需要依托于你。”  

顾陌微微颔首,道:“可以。”  

“多谢了!”燕三娘又问道:“对了,你今日一掌击退孟晴空,且未尽全力,这件事情,要不要宣扬一下?”  

“算了,”顾陌摆了摆手,道:“孟晴空也未尽全力,而且,他还是仓促出手。”  

“那就算了,”燕三娘笑吟吟的说道:“不过,你能够一掌击退孟晴空,的确是让人震惊!”  

临江城街道上,一辆马车缓缓向城外驶去。  

马车里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