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武道方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不疑中的毒与顾初冬也差不多,顾陌也是三下五除二的就给清除了,唯独麻烦的就是唐天豪。  

唐天豪功力高深,所以中得毒也就非常深,又与飞龙几人缠斗许久,导致毒性几乎已经蔓延至全身。  

顾陌虽然九阳神功生生不息,但也并不是无穷无尽,只是恢复得比较快而已,他可不敢毫无保留的全部为唐天豪驱毒,只能是暂时帮助稳定心脉。  

“唐家主,你中毒太深,恐怕短时间是没办法完全驱毒了。”顾陌说道。  

有顾陌帮忙稳定心脉,唐天豪勉强能够行动了,向着顾陌拱手道:“多谢顾少侠,顾少侠前有救我儿性命,如今又救了我一家,此番恩情,永世不忘!”  

“客气了。”  

顾陌摆了摆手,就在这时候,正在摸尸割头的顾初冬突然喊道:“哥,你快来,他们几个也有那个拜月令诶?嗯,飞龙这个不太一样!”  

此刻,顾初冬手里正握着三块令牌,都是呈鬼脸形状,刻有拜月二字,与之前杀枯心师太得到的那块令牌一样。  

顾初冬知道顾陌看不见,便说道:“飞龙这一块不一样,模样是一样的,但是,上面的字却不同,其他两块是‘拜月’,而飞龙这块是‘黑月’。”  

沈白走过来说道:“拜月教有两种教众,一种普通弟子,这种很容易加入,但是晋升之路很难,而且很难得到重用,所以,一般的邪道高手加入拜月教,都选择第二条路,去当拜月使者。  

这拜月使者,是拜月教内部比较特殊的一种群体,类似于特别供奉,可以享受到拜月教很多资源福利,却不用待在教派之中受教内规矩限制,只需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在教内地位也很高,拥有便宜行事之权可以调动各处分舵的弟子。  

只是,拜月使者入门考核非常难,通常的邪道高手,手握拜月令,意思是拥有考核机会成为拜月使。  

而成为拜月使后,分为几种等级,白月使者、黑月使者、红月使者以及最高等级的圣使,这飞龙既然拥有黑月令,那就说明他已经是拜月教的黑月使者了。”  

顾初冬问道:“那,我们现在杀了飞龙,会有麻烦吗?”  

沈白点头,道:“有,但问题不大,只要你们不主动跑去拜月教的势力范围,拜月教也不敢大张旗鼓来对付你们,嗯,这样吧,顾兄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沈白该当回报。”  

说罢,沈白从怀里取出一块金色令牌,一面刻着“沧澜”二字,一面刻着“叶”字。  

沈白说道:“此令,乃是我师父的宗师令,若是拜月教真来找麻烦,顾兄应付不来,就可手持此令去任何一处沧澜剑宗的分院寻求帮助,若问题严峻,也可直接到沧澜山来,就算是拜月教教主亲自出手也不可能上沧澜山。”  

顾陌没有客气,他自然知道宗师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宗师的一个承诺和脸面,放在江湖上,那是比大多数天材地宝、绝世神兵都还要珍贵的东西。  

“还未请教顾兄来自何门何派?”沈白问道。  

“江湖散人,现在是捉刀人,挂靠在临江城不二山庄追风楼。”顾陌说道。  

沈白明显不信,但也没有追问顾陌的师承,只是感慨道:“今日得见顾兄,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跟随师父修炼,一直以为当今江湖的年轻一辈中,我当属第一流,今日才知道我竟然是坐井观天了,顾兄内外双修,竟都已经修炼至化境,枉我只修剑道,如今也只练出半步剑意,竟狂妄自大,所幸今日得见顾兄这座高山,方令我当头棒喝,此次回山,必潜心修炼,待剑意大成,修出武道真意之日,定来请顾兄指点。”  

顾陌有些疑惑,道:“敢问,何为武道真意?”  

沈白满是疑惑,道:“顾兄的武功非同凡响,出身必定是武道渊博之家,怎么会不懂剑意?”  

顾陌轻笑道:“不满沈兄,在下是偶得高人传功,之后就一直自己瞎琢磨,多年来一直困顿,直到前段时间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方才大彻大悟,武道有所精进,至于您所说的武道真意,我的确未曾耳闻。”  

沈白惊叹道:“顾兄当真是天纵奇才,无人指点,竟能走到如此境界。  

所谓武道真意,就是武道一种修行方向,修行的是意志。  

天下武功,千奇百怪,流派众多,但归咎起来主要就是三种大道方向,其一,是最为常见的,以内功、招式为修行方向的,这种被称为就比如顾兄你内功外功兼修,就是属于这第一种,修行内功、招式。  

第二种,就是我刚刚说的武道真意,修炼的意志,我修的剑道便是主修意志,虽然我也修炼内功和招式,但更多的是在领悟剑道意志,招式和内功是辅助,心境才是最主要的。  

第三种,修炼的是天人感应,这种武者是世间最为少见的,他们所修炼的方向已经是在修命了,玄而又玄,难以捉摸,最为诡谲,他们追求的是超脱,你也可以理解为练气士。”  

沈白不适合合格的老师,所阐述的武道真意的意思并不是很清楚,若是一般人听了可能还会云里雾里,但是,顾陌毕竟是武道高手,他能够明白。  

武道真意,是一种方向。  

不过,虽然按照沈白所说,修炼殊途同归,只有三种修炼方向,反过来,也意味着,有无数种修行方式,如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道理。  

便是同一种武功,不同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