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问题上交(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个其实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米国高层的施政逻辑和决策信心,也就是直接看穿敌人的底牌,搞清其总统副总统以及内阁成员的真实想法。  

这是战略级别的情报。  

“小周,你这个事,我不能做任何决定。  

你现在啥也别干。白宫幕僚长给你放假,你就随便找个地方窝着,保证自己安全就好。  

我马上回国,亲自去上报。”  

老萧叹了声,自觉责任重大,再看周青峰,发现这小子满不在乎。他不禁叹了声,“唉我真是劳碌命。”  

萧金浪把避难所那边的事交代一二,都没敢通知使领馆,自己掏钱买了飞机票,连夜回国。  

得亏‘电力飞行’也算知名企业,曾经吸引过现场考察,老萧才得以在隔离期间就把信息传到‘高层’。  

他开头第一句话就很令人震惊——领导,不好啦!前次搞出‘航母运快递’的那小子,这次又整出大活了。  

‘高层’还以为又来什么‘快递’了,心想:“再怎么快递,总不能把航母送我吧?  

敌人的航母虽然好,但我如今也能自产。前次弄的‘超级种马’也不错,顶多当个仿制参考。  

至于用于AI的高档芯片,那东西尚且不能自产,好是好,却能有什么稀奇?顶多拖几年就能有的。”  

领导们得知萧金浪非要亲自汇报,不肯让外人转诉,心里倒是有些预期——知道肯定发生了大事,但理智的脑袋想不出疯狂的事。  

萧金浪做汇报时是一本正经,将周青峰当前状况逐条讲的清清楚楚,但简单概括就一句话“因为米国疫情引发的混乱,那小子他当官了。官当得不错,才半个月就升官。如今人家已经是‘位极人臣’,成为政府效率部的头。”  

高层所有人集体无语,没谁敢轻易相信有人能如此轻松进入米国高层,问了好几遍后就引发一个问题,怎么知道萧金浪汇报的真实性?!  

午后阳光略显刺眼,代号‘迪亚斯’的斯蒂夫·诺姆走出戒备森严的国土安全部大楼,习惯性地环顾四周。  

内布拉斯加大道往日车水马龙,此刻却显得很是空旷,只有零星几辆汽车驶过,这座城市尚未从沉寂中恢复。  

疫情爆发后的半个月,对于这位身居要职的高级情报员而言,简直是一场漫长的囚禁。  

他被困在冰冷的办公室内,寸步难离。那些错综复杂的情报网络如同被病毒侵蚀的神经般彻底瘫痪。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被送往医院,生死未卜,这让那些负责调查和执行的特工们心生恐惧,谁也不想不明不白地病死。  

即便“白房子”已经对外宣布疫情结束,许多国土安全部的职员仍然心有余悸,不愿立刻返回工作岗位。  

这群掌握着大量国家机密的精英,深谙造谣抹黑的宣传手段,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官方宣传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巨大鸿沟。  

疫情封锁期间,他们如同瓮中之鳖,无处可逃;如今禁令解除,他们便如同脱缰的野马,溜得比谁都快。  

‘迪亚斯’也想走,但职位决定了他无法逃避。相反,他必须留下来,面对疫情过后的种种烂摊子,处理那些棘手的善后事宜。  

一辆深色轿车无声地停靠在路边,驾驶座上的司机隔着车窗朝‘迪亚斯’招了招手。  

两人之间有着某种默契,他毫不犹豫地拉开副驾驶的门坐了进去,语气平静地问道:“找我什么事?”  

司机是财政部一位上了年纪的资深官僚,临近中午下班时打来的电话,语气含糊地表示想私下与‘迪亚斯’谈一谈。  

这种“谈一谈”往往是权力场上心照不宣的暗语。  

意味着一场不为人知的“密谋”、一次利益的“分赃”、一项私下的“决定”或者某些核心“内幕”的分享。  

真正的权力运作,如同深埋地下的暗流,从不形诸于纸面文件,而是以这种看似随意的姿态进行。  

资深官僚没有多余的寒暄,开门见山地问道:“斯蒂夫,你对奥利弗·哈登这个人有多少了解?”  

“不了解。”‘迪亚斯’摇了摇头,简单补充道,“但如果有必要,我可以把他所有底细查得清清楚楚。”  

资深官僚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正是他想要的答案。  

“那就查一查这个人吧,最好能制造一些见不得光的丑闻,把他彻底绊倒,或者…让他永远消失。”  

‘迪亚斯’自然明白‘哈登’为何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他反问道:“看来,你们很不喜欢他?”  

“谁能忍受一个疯子?”资深官僚连‘哈登’的名字都深感厌恶,语气中充满怨恨,“但现在的问题不是哈登,而是我们那位…总统。”  

“总统?”‘迪亚斯’的神经立刻绷紧,急切问道:“总统怎么了?”  

疫情初期,那位以“房地产”总统就因身体抱恙而无法处理政务,不得不将权力暂时移交给副总统。  

经历了这半个月的疫情煎熬,不少高官重返岗位,但那位喜欢在镜头前夸夸其谈的‘黄毛’却没回来。  

资深官僚压低声音回答道:“有传言,我们的总统…脑死亡了。  

副总统正在积极为自己的上位做准备,而提拔哈登,就是他的手段之一。”  

‘迪亚斯’闻言悚然一惊。“这是哪里来的信源?我是国土安全部的,为什么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资深官僚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