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避难所(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外,我们对其他族群中拥有医疗专业知识的人员也持开放态度。已经有几名附近小城镇的医生和护士带着药品和医疗器械赶来入住。”  

萧金浪想起当初在‘电力飞行’的测试农场第一次见到周青峰时,那里就在进行各种“备战备荒”的工作,仿佛要应对什么天灾一般。  

而现在,所有‘电力飞行’在米国的员工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的年轻总裁会如此重视枪械使用和末日生存技能的培训。  

在老萧此刻看来,周青峰所有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清晰而令人震惊的目的。  

那小子早已预见到了这场病毒的爆发,并且清楚地知道其危害将是多么的惨烈。  

尽管华盛顿特区的网络仍然处于瘫痪状态,但米国其他地区的信息流通并未完全中断。  

短短几天之内,全米国乃至全球的舆论场可谓是风起云涌,各种观点和信息如同汹涌的潮水般相互冲击。  

‘东大’反应迅速,在察觉到事态不妙的第一时间就采取了严厉的封锁措施,已经下定决心大不了‘关起门来’,自我发展。  

反正国家地大物博,产业齐全,自给自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病毒再厉害,只要传播不起来,迟早会停下。  

但放眼全球,各国的反应却不尽相同。  

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不愿轻易采取封锁措施,担心经济遭受重创;  

自身生产力不足,严重依赖金融和消费的国家则是不敢封锁,害怕引发系统性风险;  

而更多的国家则是想封锁却无力执行,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躺平”。  

更有不少官僚体系为了自身的利益,还在顽固地宣称病毒只是一种小感冒,吃点退烧药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随着感染人数的急剧增加,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呼吁采取强力封锁措施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某个临界点到来,舆论的风向必然会发生压倒性的逆转。  

只是,舆论的逆转或许相对容易,但疫情的控制却绝非易事。  

游览车缓缓行驶在破败的游乐园中,夕阳的余晖洒在那些废弃的设施上,投下长长的阴影,也为这个临时的避难所增添了末世的寂寥。  

萧金浪心头真的很忧虑,前次全球疫情持续三年,不知道这次要持续多久?  

之前在国内,被封禁后已经感受到生活的种种不便。现在到了米国,一旦病毒真的全面爆发,那绝对是不可抵挡。  

春夏秋还好,一旦到了冬天.印第安人在这块土地上折腾几千年都发展不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也不知周青峰那小子有没有更深的预见,一旦全球末世爆发,要怎么办才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