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儿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普通人完全不是周青峰的对手,因此迪亚斯只能问军方要了这头“怪物”,指望他能跟目标拼个两败俱伤。  

莫妮卡恶狠狠地瞪了黑皮壮汉一眼,咬着牙咽下怒火,但心里的憋屈却像火山一样翻腾。  

她靠在座椅上,脑海里浮现出格蕾老夫人死前的供述。  

最关键的是那句“他开皮卡往南走”。按照时间推算,周青峰肯定被困在了华盛顿特区。沿途的监控录像也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皮卡进入特区后,国民警卫队开始封路,道路一片混乱。  

监控画面显示,周青峰的皮卡在封锁线前猛地调头,逆行了一段,又驶下路肩,再次调头,随后消失。  

莫妮卡在公路上找到周青峰遗弃的皮卡。很显然,那小子警惕心极高,半路换了辆车。  

毕竟他有的是钱,挥舞钞票能办成很多事。想找他的难度骤然增加。  

好消息是,他肯定还在被围困在华盛顿特区;坏消息是,特区里现在挤了几十万人,街道、旅馆、甚至下水道都可能藏着他。  

天晓得他像老鼠似的缩在哪个角落?  

当别处的米国人还认为病毒是个谎言,被封控的华盛顿特区及其周边正承受巨大的恐慌。  

阿灵顿社区就静得让人不安,所有居民都待在家里,街道在大白天也显得空空荡荡。  

而此刻,突兀的敲门声打破了托马斯家的安静。  

露西拉开门,眼神冷漠而警惕。门外站着一个中年男人,敲门的手还悬在半空。  

“有事吗?”露西问道。  

男人没急着回答,而是探头朝屋内瞥了一眼。  

其视线越过露西的肩膀,瞧见坐在客厅沙发的汉默老头,以及正在播放的电视新闻。  

“我是住对面的邻居,看到这屋子有人,就过来瞧瞧。”男人顿了顿,“你们好像不是屋主吧?有入住的授权吗?”  

“没有。”露西的回答干脆得很,眼神冷冷地盯着男人,像是在评估对方到底能掀起多大风浪。  

男人随即干笑两声,指了指屋内:“这屋子…其实是个凶案现场。你知道吧?就在几天前.”  

“我们看见了。”露西打断道,她身后的客厅墙壁上还有暗红色的污渍,沙发靠背上也有深色斑点,“血迹还在那儿,没人清理。”  

“所以你们…”男人皱起眉头,似乎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我们无处可去,所以选了这间没人住的屋子落脚。”露西直视对方,“你有更好的建设性意见吗?比如让我们住你家?”  

男人连连摆手:“哦…不!不!我没什么意见!我就是…出于邻居的义务过来看看,现在完全理解了!”  

他尴尬地笑了笑,脚已经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转身就一溜烟跑回了街对面的房子。  

一进门,男人就对妻子喊道:“对面确实住进人了!一个年轻姑娘,一个老头。还有个年轻人,但我没见到。  

他们应该是被封在社区,出不去,就占了托马斯家的房子。我说他们住的是凶宅,但他们显然没得选择。”  

男人的妻子一脸忧色,对丈夫打听消息的行为直摇头,“现在病毒传播,你别外出接触别人,把病毒传到我们家来就不好了。  

你没发现社区的安保人员都没出现,更没管事吗?他们都知道现在不适合到处去敲门。”  

唉.男人长长叹了口气,点头承认妻子的观点是正确的。  

封控的铁幕在华盛顿特区上空拉下已经整整三天。  

社区的街道上冷冷清清,路边的垃圾桶旁堆满了被丢弃的空罐头和包装袋,连野猫都懒得翻找。  

封控第一天,社区里还有些许喧嚣,邻居们互相串门,交换着关于病毒的传言。  

第二天,气氛开始变得压抑,人们缩回屋里,窗户紧闭,电话铃声成了唯一的动静。  

到第三天,紧张的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因为网络通讯被切断,依赖互联网的物资配送彻底瘫痪。  

超市的货架早在封控前就被抢空,送货员听说病毒的传言后,连华盛顿特区的边界都不敢靠近。  

政府唯一能调动的只有军队,可那些穿迷彩服的士兵更擅长持枪巡逻,而不是挨家挨户送面包和牛奶。  

送补给的卡车开进社区时,平日优雅从容的中产人群像贫民窟的穷鬼一般发狂。  

箱子里的物资七零八落,有的牛奶洒了一地,有的面包被压得稀烂,场面混乱得像战乱的难民营。  

三天时间,别说华盛顿特区的七十多万人口,全米各大城市都陆续炸了锅。  

生病的人没法就医,没病的人缺衣少食,‘零元购’此起彼伏。  

按理说,这种时候官老爷们该想想办法,可电视里却传来了更离谱的消息。  

一位西装革履的国会议员在节目上大放厥词,“政府不该封控,应该完全放开!  

市民不应该责难和抱怨,政府不欠任何人。救援?那是‘东大’才会干的事。  

你们交的税决定你们能享受的服务,没钱就没电、没水、没安全。不要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而是要成为解决问题的那个人。  

封控对经济伤害太大,让自然选择决定命运吧——强者生存,弱者淘汰。”  

电视屏幕的光映在露西脸上,她的表情从震惊转为愤怒,最后气恼的关掉了电视。  

汉默老头的忧虑刻在他额头深深的皱纹里,“这种言论是在试探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