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发飙(1/3)
第54章发飙深夜的办公室里,桌前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
萧金浪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的蓝光在他疲惫的脸上投下阴影。
桌上的浓茶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一线同志发来的最新情报。
祸精——这是他给那个年轻人起的绰号。点开档案,一张朝气蓬勃的面孔跃入眼帘。
十九岁的年轻人,眉目清秀,笑容阳光,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个普通的学生。
首先自然是查身份背景——没啥好说的,起点孤儿院出来的,主打一个无牵无挂,似乎人畜无害。
从半公开的资料看,他中了十几亿美元的大奖,且跟米国那边不少势力都有瓜葛。
他身边的人很复杂,简直像收容所似的,啥背景都有。
前任小镇警长一家丶迈阿密投行董事长一家丶前CIA和前特勤局雇员,这还只是表面上的。
暗地里有啥,还真不知道。
至于克里斯家族的案子,以及加勒比游轮的恐怖袭击,无论政府官网还是媒体报导,都是连篇累牍。
目前最让萧金浪头疼的,就是天启生物——为了保守秘密,收到资料的高校团队不得不暂停自己的项目。
只在团队挂名的院士大佬骂骂咧咧的亲自上阵,全团队加班加点的读周青峰发回来的几十TB资料。
幸好这些资料大部分是实验过程的视频——过去做实验是动笔做记录,现在都是摄像头录音录像。
看了几天资料后,院士亲自写了初步报告,报告复印件就在萧金浪桌面上。
「.根据现有数据分析,X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其传播速度中等,对老人和体弱者的致死率极高.建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这代表米军搞的X项目是真的,从实验数据看,他们离成功不远,甚至可能已经成功。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但院士团队只有数据资料,没有X病毒的原体,没办法复现实验。实验团队已经决定着手从头验证,但进度肯定追不上米军。
除非能拿到病原体。
一线同志以安保身份潜伏在祸精身边,每天都能近距离观察这个神秘的年轻人。
令人费解的是,那小子随手抛出的那份足以震动高层的情报,接下来就全力经营他的电力飞行。
萧金浪对电力飞行也做了深入调查。
这是家市级重点初创企业,买过媒体稿件,自夸是明日之星。但经营两三年后,压根没迎来低空经济的爆发。
就在上个月,公司帐户上的资金已经难以支付员工工资,供应商的款项也拖欠好几个月,创始团队急得满嘴燎泡。
这不是企业技术不行,而是市场的问题。然而,转机来得猝不及防祸精控股的圣光以外资身份突然注资收购,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银行经理们乐得合不拢嘴。供应商们更是喜出望外,原本要成为坏帐的欠款一夜之间全部结清,所有人都大松一口气。
短短半个月,电力飞行的员工规模翻了一番,研发团队日夜不停地运转。
但萧金浪敏锐地注意到,这家企业的技术实力并不出众。
所谓的独到之处,在业内专家眼中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的创新。
真正令人玩味的是圣光接手后的运营模式——在人力成本上毫不吝啬,却在研发和制造环节精打细算到近乎苛刻的地步。
最让萧金浪哭笑不得的是那架经过祸精亲自指导研发的新机型。
当他第一次看到设计图时,差点以为自己在看什麽科幻电影里的道具。
那架飞机代号疣猪,其外形真就像只长了翅膀的猪,棱角分明的机身配上短粗的机翼,丑得别具一格。
别家机型追求流线型外观,它是反其道而行之——丑出一定水平后,有点蠢萌的感觉。
祸精没有盯着国内市场,也没把赌注压在欧美市场上。他让研发简化设计之后,目光转向亚非拉不发达地区的需求。
根据一线同志的汇报,位于迈阿密远郊的测试农场里来了不少南美客户。
由于客户看着就不是正经来历,农场特意加强了安保,但没拒绝他们的参观。
农场的劳工也被聘用为地勤和飞行员,加入验证机的测试,算是培养后备力量。
此外,祸精还接触了南美华侨——海外华侨有商会组织,其实大部分很抱团,认识一个就能认识一群。
电力飞行在迈阿密的飞行展示很成功,当地舆论却并不看好其发展前景。
部分友商在暗中鼓动,宣传电力飞行威胁了米国的国家安全,要求对其进行强制收购。
祸精的目光开始转向,其第二批五十人的测试队伍完成招聘,乘机前往迈阿密。
前一批人员在接受安保训练后,分出两个小组分别前往墨西哥和巴西。
五架验证机也跟两个小组离开,准备在当地进行飞行测试。
同时,电力飞行的国内供应商接到五百架配件的生产订单,要求一个月内完成供货,并空运到迈阿密,或者某个南美国家。
按祸精自己的表述——亚非拉市场确实危险,但有那麽多华人华侨在当地经营且赚到钱,说明这些市场还是可以去的。
欧美市场利润好,但有贸易壁垒,甚至还有制裁。不去开发亚非拉市场,公司就没活路。
「这小子头脑倒是清晰,发展的
萧金浪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的蓝光在他疲惫的脸上投下阴影。
桌上的浓茶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一线同志发来的最新情报。
祸精——这是他给那个年轻人起的绰号。点开档案,一张朝气蓬勃的面孔跃入眼帘。
十九岁的年轻人,眉目清秀,笑容阳光,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个普通的学生。
首先自然是查身份背景——没啥好说的,起点孤儿院出来的,主打一个无牵无挂,似乎人畜无害。
从半公开的资料看,他中了十几亿美元的大奖,且跟米国那边不少势力都有瓜葛。
他身边的人很复杂,简直像收容所似的,啥背景都有。
前任小镇警长一家丶迈阿密投行董事长一家丶前CIA和前特勤局雇员,这还只是表面上的。
暗地里有啥,还真不知道。
至于克里斯家族的案子,以及加勒比游轮的恐怖袭击,无论政府官网还是媒体报导,都是连篇累牍。
目前最让萧金浪头疼的,就是天启生物——为了保守秘密,收到资料的高校团队不得不暂停自己的项目。
只在团队挂名的院士大佬骂骂咧咧的亲自上阵,全团队加班加点的读周青峰发回来的几十TB资料。
幸好这些资料大部分是实验过程的视频——过去做实验是动笔做记录,现在都是摄像头录音录像。
看了几天资料后,院士亲自写了初步报告,报告复印件就在萧金浪桌面上。
「.根据现有数据分析,X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其传播速度中等,对老人和体弱者的致死率极高.建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这代表米军搞的X项目是真的,从实验数据看,他们离成功不远,甚至可能已经成功。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但院士团队只有数据资料,没有X病毒的原体,没办法复现实验。实验团队已经决定着手从头验证,但进度肯定追不上米军。
除非能拿到病原体。
一线同志以安保身份潜伏在祸精身边,每天都能近距离观察这个神秘的年轻人。
令人费解的是,那小子随手抛出的那份足以震动高层的情报,接下来就全力经营他的电力飞行。
萧金浪对电力飞行也做了深入调查。
这是家市级重点初创企业,买过媒体稿件,自夸是明日之星。但经营两三年后,压根没迎来低空经济的爆发。
就在上个月,公司帐户上的资金已经难以支付员工工资,供应商的款项也拖欠好几个月,创始团队急得满嘴燎泡。
这不是企业技术不行,而是市场的问题。然而,转机来得猝不及防祸精控股的圣光以外资身份突然注资收购,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银行经理们乐得合不拢嘴。供应商们更是喜出望外,原本要成为坏帐的欠款一夜之间全部结清,所有人都大松一口气。
短短半个月,电力飞行的员工规模翻了一番,研发团队日夜不停地运转。
但萧金浪敏锐地注意到,这家企业的技术实力并不出众。
所谓的独到之处,在业内专家眼中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的创新。
真正令人玩味的是圣光接手后的运营模式——在人力成本上毫不吝啬,却在研发和制造环节精打细算到近乎苛刻的地步。
最让萧金浪哭笑不得的是那架经过祸精亲自指导研发的新机型。
当他第一次看到设计图时,差点以为自己在看什麽科幻电影里的道具。
那架飞机代号疣猪,其外形真就像只长了翅膀的猪,棱角分明的机身配上短粗的机翼,丑得别具一格。
别家机型追求流线型外观,它是反其道而行之——丑出一定水平后,有点蠢萌的感觉。
祸精没有盯着国内市场,也没把赌注压在欧美市场上。他让研发简化设计之后,目光转向亚非拉不发达地区的需求。
根据一线同志的汇报,位于迈阿密远郊的测试农场里来了不少南美客户。
由于客户看着就不是正经来历,农场特意加强了安保,但没拒绝他们的参观。
农场的劳工也被聘用为地勤和飞行员,加入验证机的测试,算是培养后备力量。
此外,祸精还接触了南美华侨——海外华侨有商会组织,其实大部分很抱团,认识一个就能认识一群。
电力飞行在迈阿密的飞行展示很成功,当地舆论却并不看好其发展前景。
部分友商在暗中鼓动,宣传电力飞行威胁了米国的国家安全,要求对其进行强制收购。
祸精的目光开始转向,其第二批五十人的测试队伍完成招聘,乘机前往迈阿密。
前一批人员在接受安保训练后,分出两个小组分别前往墨西哥和巴西。
五架验证机也跟两个小组离开,准备在当地进行飞行测试。
同时,电力飞行的国内供应商接到五百架配件的生产订单,要求一个月内完成供货,并空运到迈阿密,或者某个南美国家。
按祸精自己的表述——亚非拉市场确实危险,但有那麽多华人华侨在当地经营且赚到钱,说明这些市场还是可以去的。
欧美市场利润好,但有贸易壁垒,甚至还有制裁。不去开发亚非拉市场,公司就没活路。
「这小子头脑倒是清晰,发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