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洞天福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在清楚了秘境的一些事情之后,秦鱼终是问出了萦绕心头已久的问题,“殿使大人,那古阵,要如何才算是领悟?”  

能被冠以洞天福地之名,其中必定蕴藏着丰富的传承与诸多奇珍异宝,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秘境已经被发现如此之久,即便是真有惊世之宝,也轮不到他去发现。  

但话说回来,作为首个发现这处秘境的青渺殿,必然在其中获得了不少的机缘吧?  

会不会有他需要的功法呢?!  

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秦鱼心中亦是没底,这个世界是因为断代后才变成这样,还是…本就如此。  

但,总归还得试试。  

若不然,靠他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想要突破到莲台,只怕是遥遥无期。  

“那座古阵,由一百零八座古石碑构筑而成,每一座古碑之上,都刻有阵纹。”  

言及此处,骆骊珠不禁轻声叹息:“那古碑上的阵纹,晦涩难懂,深奥莫测,唯有在精神力方面有极高的悟性的人,方可参悟!”  

“悠悠数万载,却无一人能将一百零八古碑完全参透。”  

“昔日,仙国也派遣过阵法大师前来,然,也不过是参悟半数而已!”  

“殿主大人,也才参悟了二十九座而已,但,即便是如此,殿主大人在阵法一途的造诣,却也是四殿之中最高的。”  

言及此处,骆骊珠言语间流露的自豪之情已然难以遮掩,足见青缈殿主在她心中那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一百零八座古碑,这古阵的规模,得有多大?”  

听完后,秦鱼心中不免震惊。  

迄今为止,他见过的阵法当中,最强的就是青渺殿那座五方星宿阵。  

但那也才五座阵基而已,便就可困杀莲台大修士。  

相比之下,这秘境中的古阵,竟拥有一百零八座阵基,两者之间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一目了然。  

倘若能将其完全参透…  

秦鱼有些意动。  

若是在青山门布下此阵,那还怕什么外敌?!  

不过,秦鱼也只是想想,不敢好高骛远,如果到时候连一座古碑都参悟不了,那可就太丢人了。  

“殿使大人,若是参悟不了,是不是就可以出来了?”  

收敛起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秦鱼此时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不管能不能参悟古阵,活着出来才最重要。  

骆骊珠看了他一眼。  

眼神中似乎藏着千言万语,却只化作一句简短的话语:“秘境中的种种,殿主大人自有安排,无需过多揣测。”  

秦鱼心念电转,捕捉到骆骊珠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似乎这秘境之行,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到了。”  

骆骊珠的声音传来,秦鱼也顺着其他人的目光往下看去,却是看到,下方的地面上,赫然裂开了一道惊人的鸿沟。  

这道裂缝,横亘在地表之上,宽度竟达上百丈之广。  

大地,仿佛是被一柄巨斧劈成两半,巨大的深渊,如同是一块无法愈合的伤疤,深不见底。  

不仅如此,裂缝周遭还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坑洞,即便是过去这么多年,居然都无法长出任何植被,寸草不生,裸露的土壤显得苍凉而荒芜,宛如一片绝地,死寂沉沉,了无生机。  

“那一年,秘境初现于世,引得无数大修蜂拥而至,为争夺其中潜藏的传承、珍宝,互相厮杀…”  

“直至仙国介入,才平息了这场纷争,后便交由四殿共同监管。”  

骆骊珠随口解释一句,旋即目光定格在正前方:“真正的秘境,在那。”  

秦鱼闻言,顺着她的指引望去,一时间,眼瞳不禁微微收缩。刚才,他注意力被那条裂缝吸引,这时才发现,不远处竟有一处宽阔的盆地,而盆地中间,则是有一面巨大的‘镜子’,悬在那里。  

“那就是秘境入口?!”  

这秘境入口,尽管未泄露出一丝半缕的气息,但却有着五颜六色的光线交织缠绕在其中。  

仔细看去,那些光线仿佛是被什么扭曲了一般,形成一个旋涡,在缓缓旋转着,凝视久了,甚至有种要被吞噬进去的错觉。  

“嗯。”  

骆骊珠微微颔首,并未急着带人进入秘境,似乎在等待什么。  

两个时辰后,其他三殿的人也到来了。  

恰在此时,一道恐怖的威压出现在高空之上,犹如万丈巨峰凌空压下,令在场众人皆心弦震颤,身躯不自觉的弯曲。  

秦鱼凭借神体的强大,倒是勉强抵御住了这股令人窒息的压力。  

微微抬头,只见一位身披青衫、须发霜白的老者,正以悠然之姿缓缓自虚空踏步而下,直至悬浮于众人头顶之上,那恐怖的威压才如潮水般褪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拜见端木殿主!”  

不管是青缈殿,还是其他三殿的修士,皆在这一刻整齐划一地弯下了腰,高声大喊。  

这是对强者的尊重,也是在表达心中敬意。  

秦鱼迅速收回目光,低头不敢直视。  

眼前这位端木殿主,周身环绕的气息浩瀚如海,深邃难测。  

面对他,秦鱼感觉自己在面对一座巍峨的大山,心中不由自主的会生出一种被束缚,压制的错觉。  

那是领悟了道韵的莲台修士独有的威势。  

尚未触及道韵的修士,在他面前就如同小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