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圣贤的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导致聂小倩、宁采臣、诸位圣贤的转生变得更为顺遂了。  

而他们上一世的灵魄极强,这也导致他们可能在是胎儿时,就不知不觉开始了对胎儿的根骨改造。  

这也是他们生而天骄的根由所在。  

当然。  

看他们目前的样子。  

也不似觉醒了前世的宿慧。  

想来,轮回圈的残破,多少有些副作用,他们即便没有喝孟婆汤,但应该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想要恢复前世记忆。  

怕是少说也要修炼到筑基期、或者金丹期才行。  

若是前世宿慧彻底觉醒。  

可以预见。  

他们的修炼速度必定会更快。  

至于他们是如何被燕赤霞、李寻欢等人寻觅到得?  

自然是因为丁凌在诸位圣贤、聂小倩等人转世时,在他们的身上留了点气运金龙的影子。  

是以。  

他们一经转世重生。  

就会有气运金龙为引,浑身绽放出金龙之相,会有金龙绕体、金光大放等异象!  

李寻欢、风清扬、燕赤霞等人修为极高,又因丁凌授权之故,跟气运金龙也是有着极大的因果瓜葛,是以他们只要不瞎,都能找到这些转世‘神童!’  

如今寻到。  

又收徒成功。  

可谓得偿所愿。  

皆大欢喜。  

是以十大门徒、傅清风、虞姬、幽若等人都是满脸欢悦之色。  

而听了丁凌所言的老百姓们。  

也是满脸激动、欢喜、七嘴八舌的说道:  

“多谢陛下成全!”  

“我们相信陛下!”  

“陛下说我儿将来会成才,那一定会成才!”  

“我绝对放心把我的儿子交给国家!只是希望孩子还小时,我能在孩子身边陪伴着他。”  

老百姓淳朴。  

说什么的都有。  

丁凌见他们所求极为合理,自然是同意他们跟着黄药师他们一起走,跟自家孩子吃住在一起。  

老百姓大喜,忙跪地叩谢皇恩。  

在老百姓的眼里、心里。  

丁凌就是圣明、贤德、绝伦的伟人!  

是生而神圣,下凡来拯救他们这些深陷水火之中的圣人!  

是颖悟绝人、雄才大略、文德武功都堪称无双的大帝!  

对于丁凌。  

老百姓发自心底的崇拜、佩服、仰望!  

能亲眼得见丁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更别说自家儿女被丁凌看重培养。  

这更是让他们受宠若惊、欣喜若狂。  

虽然李寻欢等人说他们的儿女是什么圣贤转世?是天骄种子。  

他们对此也不是很懂。  

但既然丁凌说他们的儿女会成为大才!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谁都有可能会害他们。  

但丁凌这位大帝绝对不会!  

此刻的丁凌,在老百姓的心中,就是有着无与伦比、举足轻重、无人可以替代的作用!  

李寻欢等人带着宁采臣、西施等人的转世身走了。  

与他们一起走的还有这些转世身的父母。  

可以预见。  

不久的将来。  

必定会出现一批绝世天骄。  

丁凌也很是期待,心想:  

“等这些天骄成长起来,飞升上界,我必定会多出一批帮手。”  

宁采臣、西施、孔子、孟子等人觉醒后,不管是为了前世的恩德,还是因为这世的恩惠,他们大概率都会投入丁凌的九州神门之下。  

而只要入了九州神门。  

就表示他们会以丁凌的命令马首是瞻。  

这份投资,明显很划得来。对于未来在其他世界完成第一任务,还是很有便利性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  

丁凌也没有闲着。  

开始从九州神门中挑选出一批核心、真传弟子、以及一部分长老、太上长老。  

他准备让这些人,在他飞升后,也第一时间跟着他飞升。  

这样一来。  

就算是三分之一的概率。  

也最起码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门徒会随着他飞升到其中一个世界中去。  

只要基数够大。  

就不怕没有帮手。  

是以。  

丁凌一口气选了一千人。  

然后又让这一千人各自选了100个帮手或徒弟。  

是以。  

这一次。  

将会有十万人,会随同他一起飞升。  

1000人中最弱的都是破碎级、最强者是渡劫期的诸葛亮、项羽等人。  

剩下的九万多人,最弱的都是大宗师。  

也因为飞升人数太多。  

是以三界的一些工作需要交割清楚才能走。  

丁凌的皇位给了诸葛卧龙。  

他本就是丞相,这些年做的很多工作,都几乎包揽了各方各面各行各业的国之大事。  

如今做皇帝,业务水平都在,却是不用出乱子。  

初始诸葛卧龙很是惶恐,表示不敢。  

但丁凌飞升在即。  

说了不少鼓励的话。  

诸葛卧龙这才郑重的接下了这份重担,并表示:  

“微臣不敢忘皇恩!余生必定为陛下披荆斩棘、死而后已!”  

丁凌欣慰点头,道:  

“我随时可能会下界。是以,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若是胆敢有叛乱者。可联系副门主周处,他实力高强,坐镇天庭。有他配合你。你再困难的事,应该都能解决。”  

“是。陛下!”  

诸葛亮、项羽等人的工作也开始交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