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方证大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丁大侠,少林寺的那群秃驴来了!”  

“少林寺?”  

丁凌蹙眉。  

“不错。”  

邓八公很是恭谨的说道:  

“嵩山之上有少林寺、嵩山派两大门派。少林寺距离我们嵩山派并不远。我们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早已经疯传四方。少林寺得知,会有所行动,似乎也很正常。”  

“他们人呢?”  

丁凌扬眉。  

“就在嵩山派正门外等着。”  

邓八公有些忐忑:  

“他们人多势众,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我担心,担心…”  

“担心有用吗?”  

丁凌提起一旁的擂鼓瓮金锤,抬腿往前走:  

“去看看。”  

曲非烟、虞姬等人把东西绑缚好,拿着东西紧随在后。  

她们的坐骑都由嵩山派的弟子在山下看管着。  

邓八公虽然人怂包,但处理这些杂事,却是一板一眼,有条不紊。  

此刻。  

曲非烟一行人带着东西也有不少精锐弟子帮忙提着。  

这些弟子都是被邓八公收拢过后,尊邓八公为嵩山派掌门人的玩家或者土著。  

玩家知道邓八公背靠丁凌后,那就一个欢喜,加入的很果断,并且是第一批叫邓八公掌门人的人物。  

土著们早就被丁凌打怕了,很容易就随波逐流了。  

是以,让他们处理一些事,也是手脚干净、利落的很。  

哒哒!  

丁凌在前,明明走的不快,但却在呼呼间,已然走到了众人的最前方,眼瞅着人影都要看不到了。  

曲非烟一行人忙加快速度,运转轻功追上。  

不多时。  

丁凌来到了嵩山派的正门口。  

看到了一群和尚。  

为首者慈眉善目,满脸和善,双掌合十,浑似一位得道高僧!  

他似也看到了丁凌,一双浑浊的双目瞬间变得清明一片,浑似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似能倒映出人的善恶:  

“阿弥陀佛,来者可是丁凌丁大侠?”  

声音高亢,激响十方。  

“丁大侠愧不敢当。本人正是丁凌。”  

丁凌声音郎朗。  

完美的把和尚的声音给压盖了下去。  

和尚面色微变,正要再开口说话时,却见声未落地,丁凌脚下似有闷雷响过,咻!  

下一刹那。  

丁凌竟似闪电般瞬移到了他们的面前。  

速度之快,肉眼难辨,可谓是惊世骇俗。  

和尚看得眉头一跳,面色再次变了,这一次他的脸色瞬间从自然状态化为了紧绷状态,他一脸正色的看着丁凌,双掌合十道:  

“丁大侠。盛名之下无虚士。江湖传言你功力当属天下第一,连东方不败都不是你的对手,如今一看。  

果然有几分道理。  

老衲少林寺方丈,法号方证。见过丁大侠!”  

“原来是方证大师。”  

丁凌肃容见礼,道:  

“不知道大师…”  

他看向方证身后乌泱泱的一群和尚:“这般兴师动众,找我有何事?”  

“此次前来,我是想请丁大侠去少林寺一会。”  

方证大师一张脸绷得愈发紧了,整个身子骨在这一刻都似如临大敌绷直了一般。  

“去少林寺就没有必要了。”  

丁凌微微一笑:  

“我们有什么话在这里说就好了。说完了就各自分别,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最好没有。”  

丁凌不想跟少林寺的这群人打交道。  

因为就他个人推断来看。  

这片江湖世界纷争厮杀不断,很难说得清楚背后有没有这群少林寺的人在推波助澜。  

若是有。  

那他们属实可恨。  

若是没有,那为什么笑傲世界几次厮杀,都是少林寺得利?  

这其中的道理很难说得清楚。  

丁凌早前或许想过去探索一番。  

但如今他估摸着都要破碎虚空而去了。  

却是没了那个兴致。  

“丁大侠这话却是说差了。”  

方证大师肃然道:  

“我观丁大侠面相,便知道你与我佛有缘。若是丁大侠不嫌弃的话,可否随老衲一起,客居少林寺,日日虔心礼佛,从此跟这江湖再见,不再参与诸般血腥污浊肮脏事。岂不是好?”  

“你这秃驴说的什么话?”  

丁凌还没开口。  

曲非烟却是恼了。  

她刚刚来到这里不久,就听到了方证的话,不免又急又怒,当下就出声辩驳道:  

“你怎么不说时长寇边的胡人,侵略沿海岸的倭寇跟你家佛祖有缘呢?我家丁大哥天下第一,伟岸英雄,正是大好光景当打之年,怎么就要跟江湖再见了?!  

我看你这秃驴分明就是不安好心。  

见不得我家丁大哥厉害,想要囚困我家丁大哥,只是换了个说辞,显得你们高大上罢了。”  

她一脸嫌弃:  

“你们真是虚伪、卑鄙。还日日叩拜佛祖,自称佛子佛孙,我看佛祖要是知道有你们这么一群佛子佛孙,定然要气的从西边飞过来,打死你们才是!”  

方证大师愕然,但很快,他一张慈眉善目的脸,也不知道是羞,还是怒,亦或者两者皆有,很快就涨的通红一片,他手指曲非烟:  

“好,好个牙尖嘴利的魔教妖女。我认得你,魔教长老曲洋的孙女。丁大侠天天跟你这小妖女待在一块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哪里有不变心的道理?”  

他看向丁凌,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