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立碑岭南,迁民换代(1/3)
这一封檄文算是彻底代表大汉做出了最后的宣言。
此战毫无任何退路可言。
大汉不会退;
他们同样也没有任何的退路!
随着这封檄文渐渐传开,顾氏的传说于各个部落之中不断被提起。
面对这般局势,越来越多的部落选择来降。
他们根本就没得选。
汉军这一路向前所进攻下的土地,可不知道是多少部落的根据地。
而当内部的分歧爆发出来之后。
在其他部落之中寄人篱下,同样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选择。
顾易可不仅仅只会威逼!
——昔年在北疆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有了经验。
山越这种要更加分散的部落体系,只会比当初的北疆蛮夷更容易分散。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
顾易都无需做些什么,只需要释放出些许的善意,便足以让这些已经有了降心的部落疯狂!
乾极二十一年,四月;
汉军三路大军齐聚番禺。
顾易丝毫都不犹豫,立刻挥兵展开了最后的进攻。
当今之势——
汉军早已没有了压力。
一切就真的如同当年的北疆一般,已经投降了大汉的部落争抢着要表示自己的忠心。
确实是有人想要抵抗。
岭南百越之中,最强盛的那几个部落都想要继续拖下去。
哪怕是已经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
他们仍旧是抱着幻想。
想着汉军能够如同往常一般,打赢了这一仗后便会直接退军。
这一战.汉军根本就没有费多少力气。
山越众部落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抵抗,仍旧如往昔那般,藏匿在四方的深山之中。
他们在让步。
期望着汉军赶紧达成目标,如往常那般退去。
但这一次他们注定失望。
顾易对于山越,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
番禺。
其实按理而言,番禺归根结底乃是大汉的治所,至少在名义上仍是属于大汉。
但问题就出在岭南与大汉已经完全脱节。
尤其是经历过先前的天下大乱后,如今的番禺早就已经彻底脱离了大汉的统治。
踏入这座城池。
时隔数年,顾烨也是终于再次见到了顾翰。
顾翰的变化真的极大。
如今的他已经再也没有了半点贵公子的意思,虽然言行举止之间还能看出大汉的礼节。
但无论是那黝黑的皮肤也好,亦或是那刚毅的眼神也罢,都说明了他此时的变化。
“兄长。”
顾翰是真的有些激动,刚一见到顾烨便立刻走了上来,朝着顾烨深深一拜:“弟拜见兄长。”
他可是顾烨的亲兄弟。
虽然已经多年不见,但其中的亲情纽带却是依旧。
“墨卿。”顾烨也是十分的激动,立刻便走上前拉起了顾翰,仔细的看着他的变化,眼神之中满是心疼。
顾易并未做出任何干涉。
时隔这么多年再见,两兄弟定是会有千言万语想要说。
他又何须干涉?
而且他也想听一听顾翰这些年来的经历。
顾烨一直都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但是这一夜他却是难得的喝醉了。
两兄弟就这样相互诉说着这些年来的经历。
顾翰确实变了。
在俪人部落的这些年,他就是根据顾氏的家传资料进行改革,进而提高俪人的生产力。
包括农耕上的建议;
以及整体的发展思路,并通过此举不断提高顾氏的影响力。
让顾易比较意外的是——他竟然已经有了子嗣。
而且还是与俪人部落都老的女儿所生的。
按照顾翰的话来说,这将会是俪人部落未来的首领。
甚至就连顾易都没发现这点。
在听闻此事之后,他立刻便打开了“家族信息”界面,果然看到了其中新出生的顾氏子。
名为顾穗。
属性也不算优秀,只能说是平庸之姿。
顾翰想让顾易将这个孩子带回顾氏进行教育。
对此,顾易自不会拒绝。
随着时间的流逝,顾氏的影响力注定会越来越大,包括整个家族也不会再局限于九州之内。
维持亲情的纽带便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至少在现在顾氏子弟们还不能彻底的分散。
两兄弟整整聊了一夜。
经历往往才是一个人进步的最佳方式。
顾翰就是如此,现在的他才算是真正理解了顾烨所说的顾氏之路。
看着顾烨头上那逐渐生出的白发,两兄弟情到深处之时更是纷纷流下了泪水。
好就好在——顾烨不会立刻离开岭南。
接下来要做的才是此次南征的关键!
乾极二十一年,七月;
顾易操控着顾烨于番禺举行了祭天大典,彻底开始了自己于岭南的整治。
对于那些逃亡深山之中的部落。
顾易并未急着进攻。
他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将那些已经前来投降的部落正式迁出了深山,在整个岭南之地为他们选出了固定的定居地,形成了以番禺为中心向着四方扩散的定居体系。
一切都是按照大汉制度——
唯一的不同,便是保留了他们的建筑风格。
至于文化上的整合,正如顾易当年在北疆所行那般,只不过这一次要更加直接了
此战毫无任何退路可言。
大汉不会退;
他们同样也没有任何的退路!
随着这封檄文渐渐传开,顾氏的传说于各个部落之中不断被提起。
面对这般局势,越来越多的部落选择来降。
他们根本就没得选。
汉军这一路向前所进攻下的土地,可不知道是多少部落的根据地。
而当内部的分歧爆发出来之后。
在其他部落之中寄人篱下,同样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选择。
顾易可不仅仅只会威逼!
——昔年在北疆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有了经验。
山越这种要更加分散的部落体系,只会比当初的北疆蛮夷更容易分散。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
顾易都无需做些什么,只需要释放出些许的善意,便足以让这些已经有了降心的部落疯狂!
乾极二十一年,四月;
汉军三路大军齐聚番禺。
顾易丝毫都不犹豫,立刻挥兵展开了最后的进攻。
当今之势——
汉军早已没有了压力。
一切就真的如同当年的北疆一般,已经投降了大汉的部落争抢着要表示自己的忠心。
确实是有人想要抵抗。
岭南百越之中,最强盛的那几个部落都想要继续拖下去。
哪怕是已经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
他们仍旧是抱着幻想。
想着汉军能够如同往常一般,打赢了这一仗后便会直接退军。
这一战.汉军根本就没有费多少力气。
山越众部落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抵抗,仍旧如往昔那般,藏匿在四方的深山之中。
他们在让步。
期望着汉军赶紧达成目标,如往常那般退去。
但这一次他们注定失望。
顾易对于山越,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
番禺。
其实按理而言,番禺归根结底乃是大汉的治所,至少在名义上仍是属于大汉。
但问题就出在岭南与大汉已经完全脱节。
尤其是经历过先前的天下大乱后,如今的番禺早就已经彻底脱离了大汉的统治。
踏入这座城池。
时隔数年,顾烨也是终于再次见到了顾翰。
顾翰的变化真的极大。
如今的他已经再也没有了半点贵公子的意思,虽然言行举止之间还能看出大汉的礼节。
但无论是那黝黑的皮肤也好,亦或是那刚毅的眼神也罢,都说明了他此时的变化。
“兄长。”
顾翰是真的有些激动,刚一见到顾烨便立刻走了上来,朝着顾烨深深一拜:“弟拜见兄长。”
他可是顾烨的亲兄弟。
虽然已经多年不见,但其中的亲情纽带却是依旧。
“墨卿。”顾烨也是十分的激动,立刻便走上前拉起了顾翰,仔细的看着他的变化,眼神之中满是心疼。
顾易并未做出任何干涉。
时隔这么多年再见,两兄弟定是会有千言万语想要说。
他又何须干涉?
而且他也想听一听顾翰这些年来的经历。
顾烨一直都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但是这一夜他却是难得的喝醉了。
两兄弟就这样相互诉说着这些年来的经历。
顾翰确实变了。
在俪人部落的这些年,他就是根据顾氏的家传资料进行改革,进而提高俪人的生产力。
包括农耕上的建议;
以及整体的发展思路,并通过此举不断提高顾氏的影响力。
让顾易比较意外的是——他竟然已经有了子嗣。
而且还是与俪人部落都老的女儿所生的。
按照顾翰的话来说,这将会是俪人部落未来的首领。
甚至就连顾易都没发现这点。
在听闻此事之后,他立刻便打开了“家族信息”界面,果然看到了其中新出生的顾氏子。
名为顾穗。
属性也不算优秀,只能说是平庸之姿。
顾翰想让顾易将这个孩子带回顾氏进行教育。
对此,顾易自不会拒绝。
随着时间的流逝,顾氏的影响力注定会越来越大,包括整个家族也不会再局限于九州之内。
维持亲情的纽带便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至少在现在顾氏子弟们还不能彻底的分散。
两兄弟整整聊了一夜。
经历往往才是一个人进步的最佳方式。
顾翰就是如此,现在的他才算是真正理解了顾烨所说的顾氏之路。
看着顾烨头上那逐渐生出的白发,两兄弟情到深处之时更是纷纷流下了泪水。
好就好在——顾烨不会立刻离开岭南。
接下来要做的才是此次南征的关键!
乾极二十一年,七月;
顾易操控着顾烨于番禺举行了祭天大典,彻底开始了自己于岭南的整治。
对于那些逃亡深山之中的部落。
顾易并未急着进攻。
他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将那些已经前来投降的部落正式迁出了深山,在整个岭南之地为他们选出了固定的定居地,形成了以番禺为中心向着四方扩散的定居体系。
一切都是按照大汉制度——
唯一的不同,便是保留了他们的建筑风格。
至于文化上的整合,正如顾易当年在北疆所行那般,只不过这一次要更加直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