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他是我爹(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酸菜篓子,其实就是酸菜馅的包子,只不过这包子皮不是白面做的,而是玉米面的。  

做菜篓子,一般是不放肉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吃不起。  

但徐长林家,肉不用买。  

所以,徐宝山小的时候,只在徐长林家吃过有肉的酸菜篓子。  

这对当时的徐宝山而言,那是他吃过最好的东西。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哪怕家里的条件已经很好,包酸菜篓子也能当肉了,但徐宝山怎么吃,都没有徐长林老伴儿做的酸菜篓子好。  

那些年,徐宝山始终盼望着能去徐长林家,再吃一顿酸菜篓子。  

这种盼望一直持续到工作,徐宝山被分配到林场的第一天,就带着礼品去了徐长林家。  

侄子突然来访,倒是让老两口都挺吃惊的,但看徐宝山带的丰厚礼品,老太太就说这孩子有情有义。  

眼看着要到饭口了,老太太也客气一句,问徐宝山想吃什么,婶给你做。  

徐宝山二话不说,就点了酸菜篓子。  

正好老太太头一天发的面,原打算是蒸窝头的,一听徐宝山要吃酸菜篓子,当即就命徐长林去捞酸菜。  

那时的徐长林还能上山,家里不但有野猪肉,还有黑瞎子油。  

一想到徐宝山给自己带的礼品,老太太一激动,手一抖,油放多了。  

黑瞎子油,本来就香,那酸菜篓子蒸出来,油脂渗到苞米面皮里,别提多香了。  

这一顿酸菜篓子,让徐宝山找回了童年的记忆。  

从那天起。徐宝山就时不时地带着礼品登门…蹭饭。  

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一长,老头和老太太就反应过味儿了,这年头,亲侄子也没有这么孝敬叔的。  

而且这徐宝山每年十一月份开始来,一直来到第二年清明。  

要知道,隔年的酸菜,只能吃到清明。过了清明,那酸菜就不能吃了。  

再想到,徐宝山每次来家里,都点酸菜篓子,二老就明白了。  

从那以后,只要徐宝山一来。老太太不用问,就给他蒸酸菜篓子吃。  

今天,徐宝山一听赵军说出徐奶、酸菜篓子这俩词,顿时就反应过来:这小祖宗是自己人啊。  

然后,徐宝山又想到了,赵军是自己人的话,那赵有财就是自己人,李大勇是自己人,周建军也是自己人。  

甚至就连周场长…  

徐宝山越想越美,对赵军笑说:“走跟我走,我找个人带带你。”  

说着,徐宝山起身就往外走,赵军忙跟了出去。  

赵军跟着徐宝山出去,到了东边第三间房,推门进去就见一排排的大铁柜。  

徐长林一指北边左数第二个铁皮柜。对赵军说:“这个柜子给你了。”  

说着。徐宝山把柜子打开。  

柜子里有一套尺杆子、号锤子,只不过这些都是旧的。  

徐宝山回身,对赵军说:“这些都是老李头退休留下来的,你看你要不要吧。  

赵军笑道:“要啊,怎么不要呢?我这套新的,我还舍不得使呢。”  

徐宝山看了赵军一眼,心里很是满意赵军的态度。  

等赵军把手里的新工具放进柜子里,然后把那套旧的拿到手中时,徐宝山伸手从柜子顶上摸下一把钥匙、一个锁头,一起递给赵军说:“收好了,别弄丢了。”  

“好嘞,组长,我知道了。”赵军接过钥匙和锁头应了一声,然后把柜子锁好。  

等赵军锁上柜子。徐宝山冲他摆手,随后带着赵军,往左边走。  

左边通道尽头有一扇门,拉开门穿过走廊,又来在一扇门前时,徐宝山拉开门,却没有进屋,只是冲门里喊道:“马亮,出来。”  

徐宝山话音刚落,就听屋里有人应道:“师父,我来了。”  

紧接着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很精干的年轻人出现在门口。  

马亮对徐宝山点头,门道:“师父,你找我?”  

徐宝山往旁甩头,冲他示意一下,便转身往回走。  

马亮急忙跟上,并随手把门带上。  

师徒二人来在赵军面前,徐宝山指着赵军对马亮说:“这是新来的,你带着他。”  

马亮闻言,脸上露出笑容,冲着赵军一伸手,很爽快地说:“马亮。”  

“赵军。”赵军伸手与马亮握了一下,心想老徐太太的虎皮没白扯啊。  

前世,虽然没有李大勇的调度组副组长。  

但是,赵有财和周建军仍在。  

可即便如此,徐宝山也没让马亮来带赵军,而是给赵军安排了一位老师傅。  

可能有人以为马亮年轻,而老师傅有经验、有技术,比马亮更合适。  

实际上,那个老师傅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早就没了进取心,也就没了巴结领导的心思。  

他教赵军时,完全在敷衍了事,白抽了赵军好几盒烟。  

而马亮呢?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验收组的骨干,是徐宝山的得意门生。  

这时,徐宝山对赵军说:“跟你马哥好好学,我还有事儿,我先走了。”  

说完,徐宝山又一拍马亮肩膀,说道:“这是咱自己人,你好好教他。”  

马亮闻言,点头说:“师傅你放心吧。”  

“嗯。”徐宝山嗯了一声,抬腿就走。  

徐宝山走后,马亮跟赵军说:“跟我走吧,我带你溜一圈去。”  

“那辛苦马哥了。”  

马亮在前,赵军在后。二人把验收组所有的办公区都走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