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姚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全文閱讀()  

縱橫用戶登錄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版全文閱讀目前只針付費用戶開放,請充值后使用該功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保存設置恢復默認官家嫡女第四卷有鳳來儀(下)第二百零九章姚府[更新時間]2012042809:45:00[字數]3052  

柳雲兒笑着說道:“他心裏總是裝着那個人,我哪裡有機會,或許,過不久我就會回京城吧,等久了,也會死心的。”  

她幽幽的說,眸子里閃着若有若無的絕望,李毅跟她,永遠都不會在一起的,永遠。現在李毅年歲也大了,皇上對蘇州李家也頗為忌憚,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皇上是想把曉晨公主許配給李毅,她永遠都不可能有機會。  

至於曉晨公主,也早該到成親的年齡了,或許…  

這些事情總歸是猜測,但曉晨公主對李毅的不同,哪怕是她這個閨中好友都能看得出來,曾經她與曉晨公主提起心容的事情,定不是看在她的面子上,她也就丞相的女兒,哪裡會請得動曉晨公主。  

“我累了,先回房來休息,心容,你也早些回屋吧,雖然已經是春天,但早晚還是有些冷,別著涼了。”柳雲兒起身,臉上帶着笑容,掩飾住心裏的落寞。  

心容蹙眉,表哥他,哎,算了不想他的事情。  

“畫扇,明天咱們到鋪子里去看一看吧,這些日子柳姐姐也累了!”心容嘆氣,有些事情,既然想不明白,便不想了吧。  

第二天,心容起了個大早,帶着畫扇往太湖的鋪子趕去,下了馬車,她還是忍不住先往太湖邊過去瞧瞧,之間李老太公和張老爺子下棋斗得不亦樂乎,根本就沒見心容過來,心容聳聳肩,還是別摻和進這裏比較好,她從人群里退出來,正好瞧見姚府大小姐姚翠笛被丫鬟扶下馬車。  

心容想了想,卻跟了上去,先打了招呼,“姚大姑娘,可還記得我?”  

姚翠笛想了大半天,好像早已經把心容忘掉了的樣子,她突然又想了起來,“你是李家的表小姐,叫,叫…”  

“我姓薛,姚大小姐叫我一聲心容便是!”心容臉上掛着恬靜的笑容,看起來很是安靜。  

姚翠笛點點頭,“心容姑娘莫要與我見外,只喚我一聲翠笛就是。”  

“不知翠笛來這裏做什麼,沒想到我能碰上你!”  

“不過是買一些首飾!”姚翠笛淡淡的說道。  

二人同行,姚翠笛停在一個銀樓面前,“我時常在這裏買一些金銀首飾,這裏的老師傅做的首飾細緻,前一段時間我請了老師傅特意為我打造了一套首飾,今日才完成,便過來取了,遇上心容你倒是意外。”  

心容心裏一沉,姚家姚玉笛才死了幾個月,竟然就來這裏取銀飾了,不知道姚夫人會如何想。她唇角揚起一抹笑意,很快便撫平,她聲音中略帶了幾分哀傷,“當初我與玉笛同被江洋大盜綁架,如今見了你,竟憶起玉笛來。若當初我與她一起逃出來,她就不會死了。”  

她用手帕擦了擦眼角。  

姚翠笛的臉色頓時也哀傷起來,幽幽的說:“這都是命啊,最近這段日子母親消瘦了不少,她素來喜歡銀飾,這不,我就請師傅打造了一套銀飾,希望母親喜歡。玉笛的死對她的打擊很大,不過玉笛已經死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心容吸了吸鼻子,勉強的笑道:“也是,我也該去姚府拜訪拜訪,畢竟曾經與玉笛相處過。”  

姚翠笛的眉頭皺了一下,發現心容沒有看她,便瞭然,雖然沒有得到一些東西,不過現在這個結果,已經算得上好的了。這些日子她在姚夫人身邊服侍着,在府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姚府只有她和姚玉笛是嫡女,姚夫人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內宅里若有她幫襯着,姚夫人自該看重她。她的唇角微微上揚,一絲絲的喜悅從眉梢流露出來。  

銀樓很大,這裏的掌柜顯然認識姚翠笛,見姚翠笛進來,便迎了上來。  

姚翠笛只叫掌柜的把她前幾個月預訂好的銀飾拿出來,心容便在幾個柜子前轉了一圈,果然這裏的銀飾都不錯,不過上面只擺了幾樣成色不大好的銀飾,但做工卻十分精細。  

“我要是想買幾樣銀飾了。”心容淡淡的說。  

姚翠笛說道:“這裏的銀飾是整個蘇州最好的,價錢雖貴了些,但待在身上卻極好。”  

“掌柜的,拿幾樣銀飾出來讓我瞧瞧!”心容喚了掌柜的。  

掌柜的也是精明人,雖然覺得心容眼生,但能與姚家大小姐走在一起的,非富即貴,“您先等着,小的立刻就去給您拿來。”  

掌柜的說完這話便進了裡屋,不多久,手上就托着一個托盤,托盤裡全都是大大小小的檀木盒子,很是華貴。  

姚翠笛就笑了,“掌柜的,你這雙眼睛可真夠亮的,竟把好貨全都拿出來了。”  

掌柜的立刻就賠笑道:“姚大小姐的朋友,身份自當尊貴,小的若不拿出好的,怎能配得上這位小姐。”  

掌柜的說話討巧,既說明他是從姚翠笛這裏看出心容身份尊貴,又直接說心容不能怠慢。這掌柜的,果然會做生意,這個銀樓的生意好,除了做工精細,品質好意外,與這掌柜的也有幾分關係。  

“你說姚夫人喜歡那些樣式的首飾?”心容拿起一個個的盒子,打開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