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娘子的妙计(2/3)
便。
王谧下马,身形沉重的向院子里走去。
可见,王贞英对他还是很器重的,没有闹僵的必要。
这种大热闹,自从司马曜故去以后,已经多长时间都没出现过了,兄弟们可是翘首以盼呢!
谁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王谧和王恭这一对绝世大仇人,如果能够提前见一面,把矛盾控制在可操作性的范围之内,将是非常好的一个开局。
王谧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衫,在家中用过了饭,这才赶着寒气,跳上了马车。
还相印呢!
可算是逮着机会了,在王府门前挤了那么多天,都一无所获,谁知道,能在上朝的路上碰上。
宫门前,自家的骏马还在原地等着,牵马的小厮一脸焦急担忧,唯恐王侍郎是惹了什么麻烦。
但问题是,为了抓到奸细将要引起的风波,将会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这是王谧在建康城里无法掐算到的。
这是肯定的,王谧也承认。
若是和王谧同时出现在朝堂上,那画面,简直美好的,想都不敢想。
同一条乌衣巷,不同的宅院。
这件事说来话长,王谧当然不是怀疑他们的能力,抓应该是可以抓得到的。
“你也别着急,再想想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毕竟,王珣他已经指望不上了。
这都不需要王谧自己表白了,娘子已经把罪魁祸首都点出来了。
魏咏之生来带来的病痛,殷仲堪挥挥手就给治好了,而且,还没有要钱。
但是,大晋朝的大臣就是有这个好处。
就让他陪在王恭的身边,做狗头军师吧。
可惜这些人,连真正的大恩人是谁,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感恩了。要是没有他王稚远殊死奋战,哪里能拿得下这么多的北方城池?
与妹妹相反,哥哥的形象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一个只占萝卜坑,却不参与任何朝廷上的争权夺利的大臣,难道还不能受到欢迎吗?
尤其是老司马家的人,就更是欢迎王珣这样无所作为的人。
毕竟,军中的那几位大将军,确实都比较鲁莽,如果何无忌或者是何迈等人此刻在京口,或许还好些。
这个提议,倒是颇有谢明慧以往的行事风格。
谢明慧恬然一笑:“那有什么看不出的,我可是你的娘子,老实说,自从我们成婚之后,家里发生了许多大事,刚刚解决了吧,你又奔赴邺城,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留给你我单独相处的时间,确实是不多。”“但是,时间虽少,也不妨碍我们的真心。”
“娘子稍后,我去写封信!”
可以啊,这些人。
能不去,就不去。
“怎么?”
自从王侍郎从京口回到建康城,就没有一天是不令人提心吊胆的。
这些人,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一定要到这里来凑热闹,用心也不一定都是好的。
刘裕等人当然是聪明的,但是,很多时候,做事的方法也相对粗放些,一旦没有抓到人,反而把动静弄得太大了,打草惊蛇的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个来之不易的线索?
“让我介意的是,阿宁似乎确实在京口有眼线,而且,这个消息来源,还就在北府军营内!”
想想当日,为了给魏咏之医病,王谧还特别推荐过他,只能说,人真的是具有多面性的一种动物。
甚至包括那些在王府门前举着名帖殷勤求见的人,也不见得没有等着看热闹的。
京口军师刘穆之,该是你出山的时候了!
“今天进宫,又是王阿宁挑唆的,他说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他一向对我不满,言语发泄一下,我不会放在心上。”
“娘子怎么知道,又是王阿宁?”
“到底怎么回事?”
可是,更得利的人又在哪里?
挖墙脚也不是不行,但是,王谧却不屑于这样做,一则是,道义上不体面。
谢明慧也跟着他一起叹气,如果是这样,她也无能为力了。
和很多人一样,听说宫里来了人要召见王稚远,谢明慧虽然有些担忧,但是也并没有太着急。
负责文书的人?
让一、让二、不能让三。
从建康宫解脱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莫名其妙的进来,又莫名其妙的被放走,白白折腾这么一趟,王侍郎可真的没有什么好心情了。
甚至是,不来上朝还更好了。
形形色色的大臣们,从他的身边经过,有人笑呵呵的跟他打招呼,也有很多人露出了崇拜的神色,看到王谧的马车,专门停下来攀谈。
王谧坐着马车,而王珣现在可是骑在马上的,这种对比,也着实有点扎眼。
在众人疑惑又关注的眼光之下,王谧坦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在那里,新妇谢明慧还在等着他。
嘴巴还挺甜。
这种人,大朝会是一定会出现的,不只是会出现,还会风风光光,气势煊赫的出场。
然而,等到看到王谧那阴沉的脸色,谢明慧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可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你,所以,你的一举一动,我都注意着,如果你也说我猜得对,那就说明,我们两个是心贴着心的,我很欣慰啊!”“我也一样。”王谧附和道。
可惜,怎么就和王恭跑到一条船上去了。
亲自端来了茶水。
一转眼,王谧已经来到了书案前,摊开了纸,谢明慧也起身来到他身边。
这般模样,小厮虽然不知道朝堂上的事情,也不知晓建康宫中发生的那些混乱,却也知道,主公的心情一定不太舒畅。
他们这些达官贵人又到哪里去搞马?
好在,王侍郎不是个计较小节之人,他若是会
王谧下马,身形沉重的向院子里走去。
可见,王贞英对他还是很器重的,没有闹僵的必要。
这种大热闹,自从司马曜故去以后,已经多长时间都没出现过了,兄弟们可是翘首以盼呢!
谁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王谧和王恭这一对绝世大仇人,如果能够提前见一面,把矛盾控制在可操作性的范围之内,将是非常好的一个开局。
王谧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衫,在家中用过了饭,这才赶着寒气,跳上了马车。
还相印呢!
可算是逮着机会了,在王府门前挤了那么多天,都一无所获,谁知道,能在上朝的路上碰上。
宫门前,自家的骏马还在原地等着,牵马的小厮一脸焦急担忧,唯恐王侍郎是惹了什么麻烦。
但问题是,为了抓到奸细将要引起的风波,将会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这是王谧在建康城里无法掐算到的。
这是肯定的,王谧也承认。
若是和王谧同时出现在朝堂上,那画面,简直美好的,想都不敢想。
同一条乌衣巷,不同的宅院。
这件事说来话长,王谧当然不是怀疑他们的能力,抓应该是可以抓得到的。
“你也别着急,再想想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毕竟,王珣他已经指望不上了。
这都不需要王谧自己表白了,娘子已经把罪魁祸首都点出来了。
魏咏之生来带来的病痛,殷仲堪挥挥手就给治好了,而且,还没有要钱。
但是,大晋朝的大臣就是有这个好处。
就让他陪在王恭的身边,做狗头军师吧。
可惜这些人,连真正的大恩人是谁,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感恩了。要是没有他王稚远殊死奋战,哪里能拿得下这么多的北方城池?
与妹妹相反,哥哥的形象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一个只占萝卜坑,却不参与任何朝廷上的争权夺利的大臣,难道还不能受到欢迎吗?
尤其是老司马家的人,就更是欢迎王珣这样无所作为的人。
毕竟,军中的那几位大将军,确实都比较鲁莽,如果何无忌或者是何迈等人此刻在京口,或许还好些。
这个提议,倒是颇有谢明慧以往的行事风格。
谢明慧恬然一笑:“那有什么看不出的,我可是你的娘子,老实说,自从我们成婚之后,家里发生了许多大事,刚刚解决了吧,你又奔赴邺城,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留给你我单独相处的时间,确实是不多。”“但是,时间虽少,也不妨碍我们的真心。”
“娘子稍后,我去写封信!”
可以啊,这些人。
能不去,就不去。
“怎么?”
自从王侍郎从京口回到建康城,就没有一天是不令人提心吊胆的。
这些人,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一定要到这里来凑热闹,用心也不一定都是好的。
刘裕等人当然是聪明的,但是,很多时候,做事的方法也相对粗放些,一旦没有抓到人,反而把动静弄得太大了,打草惊蛇的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个来之不易的线索?
“让我介意的是,阿宁似乎确实在京口有眼线,而且,这个消息来源,还就在北府军营内!”
想想当日,为了给魏咏之医病,王谧还特别推荐过他,只能说,人真的是具有多面性的一种动物。
甚至包括那些在王府门前举着名帖殷勤求见的人,也不见得没有等着看热闹的。
京口军师刘穆之,该是你出山的时候了!
“今天进宫,又是王阿宁挑唆的,他说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他一向对我不满,言语发泄一下,我不会放在心上。”
“娘子怎么知道,又是王阿宁?”
“到底怎么回事?”
可是,更得利的人又在哪里?
挖墙脚也不是不行,但是,王谧却不屑于这样做,一则是,道义上不体面。
谢明慧也跟着他一起叹气,如果是这样,她也无能为力了。
和很多人一样,听说宫里来了人要召见王稚远,谢明慧虽然有些担忧,但是也并没有太着急。
负责文书的人?
让一、让二、不能让三。
从建康宫解脱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莫名其妙的进来,又莫名其妙的被放走,白白折腾这么一趟,王侍郎可真的没有什么好心情了。
甚至是,不来上朝还更好了。
形形色色的大臣们,从他的身边经过,有人笑呵呵的跟他打招呼,也有很多人露出了崇拜的神色,看到王谧的马车,专门停下来攀谈。
王谧坐着马车,而王珣现在可是骑在马上的,这种对比,也着实有点扎眼。
在众人疑惑又关注的眼光之下,王谧坦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在那里,新妇谢明慧还在等着他。
嘴巴还挺甜。
这种人,大朝会是一定会出现的,不只是会出现,还会风风光光,气势煊赫的出场。
然而,等到看到王谧那阴沉的脸色,谢明慧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可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你,所以,你的一举一动,我都注意着,如果你也说我猜得对,那就说明,我们两个是心贴着心的,我很欣慰啊!”“我也一样。”王谧附和道。
可惜,怎么就和王恭跑到一条船上去了。
亲自端来了茶水。
一转眼,王谧已经来到了书案前,摊开了纸,谢明慧也起身来到他身边。
这般模样,小厮虽然不知道朝堂上的事情,也不知晓建康宫中发生的那些混乱,却也知道,主公的心情一定不太舒畅。
他们这些达官贵人又到哪里去搞马?
好在,王侍郎不是个计较小节之人,他若是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