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关进宫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赶紧说手,这是怎么一回事?”

王贞英把奏本砸到桌上,这封奏疏,王恭也不用看了,内容他都熟悉,本来就是他一手炮制出来的。

诶,说到这里,王恭可就有话说了,而这一次,在自家妹子的面前,他终于可以挺起腰杆了。

王稚远,他真的有异动!

这一回,可不是他故意攀扯,或者是不能容人。

“太后娘娘,确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王稚远就是在和荆州部勾结。”

“娘娘知道,荆州兵历来是我大晋的心腹大患,多年以来,一直不安分,自从桓冲上位,这情况才好了那么一点,但是,现在,王稚远作为北府的统领,居然公然和荆州兵暗通款曲。”

“甚至,根据郗恢的奏报,已经有来自荆州的先头部队来到京口和北府汇合。”

“娘娘,他们不只是暗中联络,甚至是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我们不能再这样忍下去了,必须要有所行动!”

“岂有此理!”

“好你个王稚远,你竟然敢背着我,暗中搞动作!”王恭如此言之凿凿,不用怀疑了,这肯定是确有其事。

王贞英身居内宫,又不能亲自出城去调查,更不可能接触到京口的势力,只能听这些朝臣的奏报。

不过,在这个方面,王恭还是可以信任的。

虽然王恭这个人小心眼,但是长久以来,他明明早就看不惯王谧,但是也没有造谣害他。

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王恭明明非常痛恨王谧,分分钟就想咬死他,却只能无能狂怒。

他实在是抓不到王稚远的把柄,没有把柄,他也还没有龌龊到生搬硬造,于是就只能自己独自生闷气了。

而这一次,王恭是既有实证,又有证人,他刚才已经说了,消息是郗恢的眼线交给他的。

这就完全没问题了。

王贞英第一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各种污言秽语,也是蹭蹭的往外冒,王恭也是第一次长了见识。

原来,妹子生起气来,也是很恐怖的。

这个嘴巴也是不干不净的,小词居然还挺多,看来,这些年的后宫也没白混。

想当年,在家里当小姐的时候,她可绝对不是这副样子。

“妹子,这一下我们总该把王稚远拿下来了吧。”

“北府若是还放在他的手里,那才叫出了大事,我们绝对不能再继续容忍下去了!”

“荆州兵已经和北府联合,在不早做防备,一旦他们等到了时机,反手向内,我们可就危险了!”

要做,就要下狠手!

这是王恭一贯的做法,加强建康的守备?

阻止荆州兵进入京口?

这些都是间接的办法,不能直捣黄龙,只是在困难的周边打转,就算是赢了又能怎么样?

一点意思都没有!

这件事,从跟上来讲,问题不在北府,也不在桓冲,甚至不是荆州的老毛病在作祟。

问题完全都出在王谧一个人身上。

原本,荆州兵在桓冲的带领下,这些年已经消停了很多了,进入了难得的平静期。

现在风云再起,是因为什么?

还不都是受了王谧那小子的蛊惑!

于是,拔除了王谧就消灭了麻烦,王恭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差王贞英一句话了。

看她这一次气成这样,大约也是不会再庇护王谧了!

“妹子,只要你一句话,大兄就帮你把这件事办了!”王恭跃跃欲试,就等着王贞英一句话。

但是,王贞英就是阴着脸,不发话,这让王恭就很为难了。

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王贞英终于吐出了一口气,王恭连忙上前,等待着妹子的决断。

“小得儿!”

“奴婢在!”

什么?

传什么小得儿?

有什么话,直接吩咐他就好了嘛,

“去把王稚远招来,我要与他当面对质!”

什么?

还要见他?

王恭气得要命,简直是难以理解。

“妹子,还见他干什么,直接处置就是了!”

“见了他,只能是给他狡辩的机会而已!”

王恭咄咄逼人,王贞英却依然故我。

“大兄,你说的我都明白,我也都相信,不过,北府毕竟是重地,我们也不能只凭着一封奏报,就把王稚远拿下来。”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们只管和王谧当面对质即可,有还是没有,我相信,他不敢当面扯谎。”

啧啧……

还是妇人之仁!

王恭很气愤,只得辩驳道:“娘娘想找他对峙,这我理解,不过,此人狡诈,且已经有了反心,若是让他把消息传到京口,提前动手,我们可怎么办?”

“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这个时候,小得儿已经去传令了,这个差事,王恭倒是不反对。

总要把王稚远从家里骗出来,很多事情才好办妥。

“说的也有道理。”

“那大兄的意思是?”

看王恭抚着胡须,信心十足的样子,就该知道,他已经有主意了。

“先把他从家里调出来,然后,不管他说什么,都关在宫里,不准他出去,着专人看守,依我看来,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他若是真的有心为乱,他的那些同党,听说了他被关到宫里,必定会有所行动。”

“不管是与京口联络,还是自乱阵脚,总而言之,我们就可以在针对他们的行动,有所防范。”

“这样也就掌握了主动,娘娘放心,只要王稚远一进宫,我就会安排兵马,把王府看得严严实实,也包括他那几个朋友,全都别想飞出建康城半步!”

王恭说这番话的时候,脸都涨红了,可见都是发自肺腑,完全的真情实感。

王贞英默不作声,也算是同意了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