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还要再乱一点(2/3)
垂那边还没有动静啊!
时机还没到。
刘裕急的团团转,恨不得现在就跨上马背,直扑邺城。
“怎么样?”
“稚远,我们可以进攻了吧!”
进攻吧!
事不宜迟!
刘裕的眼神充满了期待,都快要溢出来了。
就好像是,王谧再不让他出场,他就要跳反了一般。
可是……
“寄奴,稍等片刻,还不是时候。”
“还不是时候?”果然,刘裕的眼珠子瞪得老大,好像要吃人。
“寄奴,你别急。”
“等到鲜卑人开始后撤的时候,时机才最好。”
“到时候,场面更乱,才方便我们乱中取栗。”
“要是氐秦先动手了,先来打我们怎么办?”
刘裕亦是精通兵法之人,怎能不知道等到鲜卑人和氐人打起来的时候,对于晋军来说时机才最好?
问题就在于,现在氐人和鲜卑人的心思他们摸不透啊!
万一人家不肯按照王侍郎的安排走呢?
万一人家先合起伙来攻击晋军呢?
虽然看现在的形势是不太可能的,慕容垂此人,刘裕也是见过的,他的行事风格还是可以信赖的。
但谁知道呢?
战场上的事情,谁说得准?
众人悻悻的等着局势发生变化,所幸,慕容部并没有让大家失望。
整整三万人的队伍,再加上慕容垂从龙城带来的那一波精兵,林林总总的算起来,也有五六万人了!
人数那么多的一支队伍,要想调动起来,可以说是相当麻烦的,却没想到,这么快慕容垂就成功了。
“动了!”
“慕容部动了!”
“稚远,你快看!”
“倒松峰上有动静了!”
不必刘裕提醒,王谧自然也看到了,只见他一个纵身,就跳上了高台。张目远望,果然没错。
“告诉将士们,赶紧准备,我们也趁夜进占邺城!”
夜战,当然不是王谧希望看到的。
再怎么说,黑灯瞎火的,对于进攻的部队来说,也是不利条件,但现在形势就摆在这里,对于慕容部来说,要后撤,当然还是趁着夜幕笼罩的时候更好。
他们可等不到天大亮的时候。
没办法了,只能凑合着了。
好在慕容垂真的能够把鲜卑军团调动起来,说撤就撤,已经是帮了晋军好大的忙了!
要知道,虽然王谧苦口婆心,磨破了嘴皮子,心里却也犯嘀咕呢。
说到底,鲜卑族裔虽然和氐人不是一支,但人家都是异族,算是侵占中原的部落。
若是人家联起手来,刀枪指向晋军,那兄弟们的小命不就要搁在这邺城了吗?
就在王谧的眼前,倒松峰上的鲜卑大军,径直向山下扑了过来!
他们气势汹汹,他们阵脚整齐!
但是,他们不是去冲锋,更不是要奔向邺城的方向,而是整体向后转,要下山了!
他们要暂时离开漳水沿岸!
这是慕容垂给鲜卑军团制定的路线。
没办法,要想返回龙城,面前的邺城就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但是,现在三方的态势就摆在这里,只要鲜卑人靠近邺城别说是一步,就是半步,城里的符丕也会跳起来。
所谓解除误会,到了现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那晋军名以上是来帮忙的,是符丕亲自请来的救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家白天的表现也不错,是真的帮到了符丕的。
符丕绝对不会为了鲜卑人和晋军反目,正是衡量了利弊,慕容垂才愿意听从王谧的建议,冒险也要从邺城下撤军。
晋军的厉害,慕容垂是领教过的,现在鲜卑人的处境不利,他也要精打细算。
他可不打算跟在晋军的后面捡漏,八成也捡不到。
干脆还是见好就收吧。
这是鲜卑军团的想法,却不是符丕的想法,人家符丕看到鲜卑军团有了动静,立刻就开始猛攻!
不只是依托着邺城城楼的简单防卫,而且还派出了追兵,想要多多斩杀鲜卑人。
别人着急跑路,我来背后捡漏,这一向是符丕大将军热爱的事情。
正经打仗的时候可千万不要找他,可是趁火打劫的时候,一定有他一份子。
“稚远,我们可以上了吧!”
打起来了!
氐人和鲜卑人真的打起来了,总是时候了吧。
没想到,王谧还是咬着牙,不让士兵们出击,不过,何无忌看出,他几乎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
攥紧宝刀的手,仿佛都在微微颤抖,而那挂在铠甲外侧的宝刀,都在发出脆响。
那正是宝刀和铁制铠甲相碰的声音!
“寄奴,越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越是要忍耐,你看,城楼上的秦兵对我们毫无防备,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们这边的动静。他们现在关注的,完全就是鲜卑军团。”
“注意让士兵们动作小一点,不要引起秦兵的注意,能拖一时就是一时。”
非是王谧不肯出兵,或者是胆怯了。
这全都是为了晋军兄弟着想。
看刘裕愤愤不平的表情,似乎并没有领会这其中的深意。
王谧跳下高台,拉着刘裕念道:“我这都是为了兄弟们着想,现在冲出去,只会让我军伤亡更多。”
“还不够乱!”
“要再乱一些才行!”
还要再乱?
刘裕看到已经很混乱的战局,愤愤不平,在他看来,现在已经足够乱了。
完全可以趁势出兵。
晋军这边在静待时机,而城楼上的秦兵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动静。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企图逃跑的鲜卑人!
娘的!
他们居然还敢跑!
岂能让他们如愿?
城上城下一齐进攻,城门大开,氐秦的骑兵冲了
时机还没到。
刘裕急的团团转,恨不得现在就跨上马背,直扑邺城。
“怎么样?”
“稚远,我们可以进攻了吧!”
进攻吧!
事不宜迟!
刘裕的眼神充满了期待,都快要溢出来了。
就好像是,王谧再不让他出场,他就要跳反了一般。
可是……
“寄奴,稍等片刻,还不是时候。”
“还不是时候?”果然,刘裕的眼珠子瞪得老大,好像要吃人。
“寄奴,你别急。”
“等到鲜卑人开始后撤的时候,时机才最好。”
“到时候,场面更乱,才方便我们乱中取栗。”
“要是氐秦先动手了,先来打我们怎么办?”
刘裕亦是精通兵法之人,怎能不知道等到鲜卑人和氐人打起来的时候,对于晋军来说时机才最好?
问题就在于,现在氐人和鲜卑人的心思他们摸不透啊!
万一人家不肯按照王侍郎的安排走呢?
万一人家先合起伙来攻击晋军呢?
虽然看现在的形势是不太可能的,慕容垂此人,刘裕也是见过的,他的行事风格还是可以信赖的。
但谁知道呢?
战场上的事情,谁说得准?
众人悻悻的等着局势发生变化,所幸,慕容部并没有让大家失望。
整整三万人的队伍,再加上慕容垂从龙城带来的那一波精兵,林林总总的算起来,也有五六万人了!
人数那么多的一支队伍,要想调动起来,可以说是相当麻烦的,却没想到,这么快慕容垂就成功了。
“动了!”
“慕容部动了!”
“稚远,你快看!”
“倒松峰上有动静了!”
不必刘裕提醒,王谧自然也看到了,只见他一个纵身,就跳上了高台。张目远望,果然没错。
“告诉将士们,赶紧准备,我们也趁夜进占邺城!”
夜战,当然不是王谧希望看到的。
再怎么说,黑灯瞎火的,对于进攻的部队来说,也是不利条件,但现在形势就摆在这里,对于慕容部来说,要后撤,当然还是趁着夜幕笼罩的时候更好。
他们可等不到天大亮的时候。
没办法了,只能凑合着了。
好在慕容垂真的能够把鲜卑军团调动起来,说撤就撤,已经是帮了晋军好大的忙了!
要知道,虽然王谧苦口婆心,磨破了嘴皮子,心里却也犯嘀咕呢。
说到底,鲜卑族裔虽然和氐人不是一支,但人家都是异族,算是侵占中原的部落。
若是人家联起手来,刀枪指向晋军,那兄弟们的小命不就要搁在这邺城了吗?
就在王谧的眼前,倒松峰上的鲜卑大军,径直向山下扑了过来!
他们气势汹汹,他们阵脚整齐!
但是,他们不是去冲锋,更不是要奔向邺城的方向,而是整体向后转,要下山了!
他们要暂时离开漳水沿岸!
这是慕容垂给鲜卑军团制定的路线。
没办法,要想返回龙城,面前的邺城就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但是,现在三方的态势就摆在这里,只要鲜卑人靠近邺城别说是一步,就是半步,城里的符丕也会跳起来。
所谓解除误会,到了现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那晋军名以上是来帮忙的,是符丕亲自请来的救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家白天的表现也不错,是真的帮到了符丕的。
符丕绝对不会为了鲜卑人和晋军反目,正是衡量了利弊,慕容垂才愿意听从王谧的建议,冒险也要从邺城下撤军。
晋军的厉害,慕容垂是领教过的,现在鲜卑人的处境不利,他也要精打细算。
他可不打算跟在晋军的后面捡漏,八成也捡不到。
干脆还是见好就收吧。
这是鲜卑军团的想法,却不是符丕的想法,人家符丕看到鲜卑军团有了动静,立刻就开始猛攻!
不只是依托着邺城城楼的简单防卫,而且还派出了追兵,想要多多斩杀鲜卑人。
别人着急跑路,我来背后捡漏,这一向是符丕大将军热爱的事情。
正经打仗的时候可千万不要找他,可是趁火打劫的时候,一定有他一份子。
“稚远,我们可以上了吧!”
打起来了!
氐人和鲜卑人真的打起来了,总是时候了吧。
没想到,王谧还是咬着牙,不让士兵们出击,不过,何无忌看出,他几乎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
攥紧宝刀的手,仿佛都在微微颤抖,而那挂在铠甲外侧的宝刀,都在发出脆响。
那正是宝刀和铁制铠甲相碰的声音!
“寄奴,越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越是要忍耐,你看,城楼上的秦兵对我们毫无防备,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们这边的动静。他们现在关注的,完全就是鲜卑军团。”
“注意让士兵们动作小一点,不要引起秦兵的注意,能拖一时就是一时。”
非是王谧不肯出兵,或者是胆怯了。
这全都是为了晋军兄弟着想。
看刘裕愤愤不平的表情,似乎并没有领会这其中的深意。
王谧跳下高台,拉着刘裕念道:“我这都是为了兄弟们着想,现在冲出去,只会让我军伤亡更多。”
“还不够乱!”
“要再乱一些才行!”
还要再乱?
刘裕看到已经很混乱的战局,愤愤不平,在他看来,现在已经足够乱了。
完全可以趁势出兵。
晋军这边在静待时机,而城楼上的秦兵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动静。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企图逃跑的鲜卑人!
娘的!
他们居然还敢跑!
岂能让他们如愿?
城上城下一齐进攻,城门大开,氐秦的骑兵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