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境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正在半跪在地上为洪山输入真气的段立峥霍然回首!  

其他的徽州少年们也怔住了。  

“朱姐姐…”抱着朱鸾腰的梁子凉挂着泪珠的脸愣愣抬起,看着头顶少女平静坚毅的下颌。  

在周围或担忧或幸灾乐祸或看热闹的诸多视线的笼罩下,朱鸾只是朝身边的少年们笑了笑。  

“看来是到我了。”  

说完她只是摸了摸梁子凉的脑袋,“你要抱到什么时候?”  

梁子凉怔怔地松开手,但下一刻拉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少女的衣角。  

“怎么了?”朱鸾回头看向他。  

她的身后不光是梁子凉,还有一群神情复杂的少年。  

段立峥站起身来,而洪山也勉强睁开了眼睛。  

这名少女的反应太平静也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要直接上台。  

段立峥看着朱鸾平静如水的眸子,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的身边有着更多幸灾乐祸的眼神,也有着更多审视的眼神,比起洪山,她的运气其实不能算差,但接在上一场之后,她的这个出场却有着更深的恶意。  

如果她输了,她就是千古罪人。  

因为她是第三个上场,因为她的对手不是梵音寺弟子,不是剑阁大师兄。  

更因为,她是一个人们心中不该待在这个位置上的。  

女解元。  

如果她这一战输了,人们会直接忘记前面两场的失败,将所有最恶毒的评价加诸她身。  

不光如此,段立峥毫不怀疑那些想要为崔胭的败北辩解的天策书院弟子也好,与崔胭交好或者想要卖好的世家子弟也好,会直接将所有的矛盾转到她的身上。  

这是天策书院与世家惯常使用的手段。  

这就是,她的出场。  

如果不是因为怀疑毫无用处,段立峥真的想要怀疑这个签的真实性。  

“立峥。”段立峥的思绪被少女的轻笑声打断,少年愣愣看着出现在面前的拳头。  

朱鸾走回了段立峥面前,朝他伸出自己的拳头。  

她的声音没有丝毫阴霾。  

她真的知道,她的这一场对战意味着什么吗?  

段立峥看着眼前少女清澈的眼神。  

她什么都知道。  

却什么都会一如既往地面对。  

少年伸出拳头,和少女的拳头碰在一起。  

“加油。”  

朱鸾点头笑了笑,“嗯,我去了。”  

说完她丝毫不拖泥带水的转身,走上高台。  

西凉剑阁这一次出场的弟子汉人的名字叫作王厚。  

段立峥等人听着周围人的议论,注视着朱鸾的背影,脸色愈发不好看起来。  

不因为别的,首先就因为这名弟子拥有汉人的名字。  

西凉剑阁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汉人的名字。  

拥有汉人的名字其实是一个象征。  

西凉弟子曾经到大周历练的象征。  

只有到大周游历过的西凉弟子才会取一个汉人的名字,而这个名字也是一种荣誉。  

因为西凉剑阁极其重视名誉,只有在阁中考验合格,放出去不会丢人现眼的弟子才会被允许行走江湖。  

而在这一次前来的大周的西凉剑阁弟子,这样的人不过屈指可数。  

加上苏晴莫寒阮清三人也不超过十人。  

而在上一场第一个打败大周举子的西凉剑阁弟子大家不知道他叫什么,就是因为他没有汉人名字,是没有历练过的二代弟子。  

但王厚不一样。  

他不是二代弟子,不光有名字,大周修行者中还有不少人听说过的他的名字。  

此时看着高台上如山一般静静站立的身材高大的男人,大周的百姓们神情已经不是为这少女捏一把汗的程度,而是不抱任何希望。  

哪怕是剑阁的二代弟子都力克了大周的首榜举子,更何况成名已久的剑阁一代弟子。  

是的,成名已久。  

只不过这个王厚和莫寒等人不一样,他有名的是在…  

他的年纪。  

“没想到剑圣不光带年轻弟子,把他也带来了。”雪斋和尚站在宋怀竹身边皱着眉开口。  

是的,王厚是这一次西凉剑圣带来的弟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他已而立之年,看上去都能做其他弟子的父辈。  

但他出名不光是因为他年纪大,还在于他是西凉剑阁出门游走的弟子里,年纪最大的…非登极境弟子。  

“西凉剑圣为此人取名为厚,也算是人如其名。”  

雪斋和尚看着台上一柄重剑入地将手交叠放于剑柄上静静闭眼等待着的男人,如此说道。  

王厚之所以出名,就是他连续十年将境界停留在化元巅峰。  

是的,十年。  

莫寒看着他这个名义上的师弟,目光复杂中夹杂着敬佩。  

王厚入门最早,但境界却反而低于不少二代弟子。  

但在西凉剑阁他却依旧被所有弟子敬重。  

因为他是唯一一位能抑制住破境的诱惑,稳扎稳打,十年只为夯实基础的重复一件事的人物。  

虽然在莫寒看来王厚十年不破境也有些过头,但事实上王厚以他这种异于常人的愚拙为他在剑阁内赢得了一个称号。  

同境界无敌。  

王厚在化元巅峰上一耕耘就是十年,除了真的没本事和不敢上登极的修行者,这耐性在中土大陆可是头一名了。  

而他本人因为这份积淀,佩上他高大的身形和手中宽厚的重剑,站在台上就如同一座高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