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保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弘文馆。  

跟着这名少女七拐八折走到这里,段立峥作为一个登极境的修行者,都快被朱鸾那奇诡的路线安排给搞没了方向感。  

但就在他在晕头转脑中抬起头,看清眼前的建筑之时,却犹如被当头浇了一头冷水,一个激灵清醒了下来。  

眼前的建筑他很眼熟。  

是他曾经来过的地方。  

也是每个被天策上院接纳的子弟都来过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  

弘文馆。  

这不是一个霸气的名字,在旁边恢弘大殿的映衬下这地方看上去甚至有些不起眼,但眼前牌匾上的大字却几乎灼痛了段立峥的眼睛。  

因为这里,就是大周文化的熔炉。  

大周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太祖立朝之初,就设修文馆于门下省,十余年后,成宗皇帝即位,将馆名改为弘文,聚天下之书三十万卷,并将他在当秦王期间,在自家王府所设文学馆中招纳的十八学士,尽归弘文馆。  

自此奠定弘文馆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  

黑暗里,段立峥和宋怀竹同时看向站在他们中间的少女,眸光微凝。  

段立峥虽有过猜测,但没有想到朱鸾真的是打算夜探弘文馆。  

他之所以猜测。  

是因为大周会试文试第一门经义的试卷,就藏于其中。  

对读书人而言最为重要的试卷自然要藏于读书人的圣殿。  

大周国试会试的试卷是极为重要的财富,为了保证试卷万无一失,从成宗皇帝开始,会试试卷不再存放在天策书院,而是会被连夜送至大内,在皇家的藏书阁,弘文馆之中贮藏。  

这些密封的试卷,将在文试所有项目结束后,由主考和大学士在弘文馆内当场拆封品评。  

当然,是在糊名状态下。  

段立峥凝视着夜色下的建筑,以及它身后的巨大黑影。。  

而他之所以只是猜测。  

是因为没有想到她真的能到达这个地方。  

弘文馆的位置,非常非常可怕。  

段立峥闭上眼睛回溯今晚他们走过的路线。  

今晚,就在他眼前,这名少女上演了一场,如何成功入侵皇城的示范教学。  

朱鸾为了避禁军锋芒,一开始走的路线是从北,也就是大明宫后门的位置。  

而弘文馆,却是靠近南面的建筑。  

大明宫正门南门为丹凤门,在丹凤门形成的中轴线上往北延伸,坐落着大明宫的三大殿。  

正殿含元殿,中朝宣政殿,内朝紫宸殿。  

宣政殿左右设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弘史二馆。  

弘文馆位于中朝。  

从北门荒凉之地一路插入中朝,她并没有惊动一个守卫。  

这个路线…  

这路线这真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朱鸾心道。  

今生想要到这里真是不容易。朱鸾看着面前最为熟悉的建筑笑了笑,同时抹去额角边的一丝冷汗。  

只有她知道,她今夜能远比她设想地更为成功地到达这里,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这座大明宫。  

宫里的道路居然。  

十年都没有改变。  

朱鸾回首看向身后的道路,身侧手指微动。  

为什么?  

每一代新君登基,都会重修宫殿,就算不大动土木,小修小整总是要有,不然不能显示出这一代圣人的特别来。  

但朱鸾刚刚就已经发现,她记忆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变。  

不光是大路,连一些人烟罕至的小路,暗道,假山…甚至连花丛的位置都没有挪动分毫。  

时间,仿佛在这座宫殿内停滞了。  

但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变化是必然,不变就是刻然了。  

除非有人特意保持了宫内的布置,朱鸾眸光一沉,像是爱护自己停留在时光中的珍爱之物一般。  

停留在时光之中的,天后娘娘的宫殿。  

朱鸾眸光的但谁会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朱鸾的印象里,如今的圣人,她的四哥高旦并不像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对自己的母亲敬重到完封不动保持宋怀竹看着身侧女子脸上的笑容,攥紧了身侧的玉玦。  

这个皇宫的地图,就在这名少女的脑中。  

甚至比市面上能得到手的地图,要更为详尽。  

段立峥怔怔无语。  

他甚至有一种错觉。  

他所效忠的王朝的皇宫是防守这名薄弱的地方吗?万一其他国家的杀手暗卫入侵该如何之好?  

这个想法让少年一时忧心难以自拔,但他却忽视了一个问题。  

就是他所面对的是曾经,这片大陆上最好的暗卫。  

(防盗章)  

谄媚的笑道“九姑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一手棒法真是出神入化,姑娘这棒法可有名字?”  

朱鸾幽幽答道:“打狗棒法。”  

“呃…”官员脚下一个趔趄,觉得这话好生难接。  

躺在地上爬不起来的王少爷只觉得腿更疼了。  

“你这小娘们骂谁…”,话还没说完,朱鸾看了他一眼,王少爷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殆尽。  

“识时务者为俊杰,之后再收拾她”他看着自己肿的老高的腿,憋屈的想。  

周二和段立峥站在人群外沿,周二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上也下不来。  

“这…这种小女孩怎么可能会棒法,真是瞎猫撞见死耗子…”他正说着,突然发现身边的好友正用看瞎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怎么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