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内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红袖招背后的主人是公主。  

这是红袖招最大的秘密。  

红袖招的靠山是皇族。  

这算不得什么秘密。  

毕竟无论红袖招主人是谁,在皇城脚下,做这么大的生意,如果没有皇族的靠山,是决计进行不下去的。  

而皇族中最大的靠山,莫过于天后娘娘。  

在当年神都的各种传言里,都将红袖招背后的势力隐隐指向天后娘娘。  

毕竟天后娘娘从做皇后的时候开始,就以各式各样新奇的发想闻名整个神都。  

红袖招中的各种新奇的设计,每一种都迅速风靡整个神都乃至大周,不怪旁人有这样的猜想。  

红袖招诞生不到一年就已经红透了,彻底成为了大周第一歌舞行,而且这样的势头随着年岁的增长不仅没有减弱,还愈发红火。  

这样大的产业不引来别人的眼红是不可能的。  

在红袖招诞生之初的最初两年里,朱鸾和盛鸾军不知处理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  

无论是中伤陷害还是妄图吞并,伴随着那些眼红之人一个个消失后,红袖招生意逐渐稳定。  

虽偶有小打小闹,但随着某位公主境界急速地上升,解决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关于红袖招的背后的势力是天后娘娘这个传言也愈发甚嚣尘上。  

毕竟那种恐怖解决的速度简直和天后娘娘年轻的时候如出一辙。  

从另一种方面来说,这种传言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无论如何,对于红袖招而言,这样一个传言在某种程度上吓退了不少觊觎红袖招的宵小。  

尤其是在天后娘娘当政时期,连带神都里的世家大族,都无人敢挑衅红袖招。  

这样的效果,也持续到了红袖招失去了它主人之后。  

许凤娘凝视着眼前的少女,脸色有些苍白。  

十年前…以年份来算已经是十一年前了,他们这些人闻得了那个噩耗,所有人都疯狂寻找那件事的蛛丝马迹。  

他们拼尽全力,想要获得公主生存或是仇家的踪迹,直到盛鸾军内部发生剧变。  

总之在那段发生了太多事的混乱时间内,是天后娘娘出手,护住了风雨飘摇的红袖招。  

但在公主消失的两年后,天后娘娘驾崩。  

红袖招终于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  

那是好不容易从公主消失这一噩耗里平静下来的许凤娘最为绝望的时刻。  

就在宫内传来丧钟的第二天,全幅武装的禁军就手捧圣旨来到了大门紧闭的红袖招前。  

那明黄的颜色刺痛了许凤娘的眼。  

那群人,甚至连一天都等不了。  

就要夺走娘娘和那个人所有的东西。  

许凤娘想过拼命,但她的背后,背负着整楼人的性命。  

方不正被她锁在了隔壁的赌坊里,在她合起门的一刹那,他只跟她说了一句话。  

皇命不可违。  

是啊,皇命不可违。  

看着捧着圣旨的天使,许凤娘第一次痛恨所谓的皇家。  

深刻的无力感笼罩她的全身,一口银牙几乎快要咬碎。  

她无法为现在的那个皇家效力。  

如果当时没有发生那件事的话,许凤娘很难想象当时那个绝望的自己会做出什么傻事。  

近十年过去了,那时的无力感还鲜明的留在她的心里。  

也许不要说红袖招了,此时连她本人都无法存在于此。  

“我带你去。”许凤娘深深看了朱鸾一眼,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仰和叹息。  

“不过,你的话,根本不需要我带你去那里,也能找到的吧。”  

朱鸾走到她的身边,牵住了她冰凉的手。  

许凤娘一怔,随后嘴角泛起笑意。  

两人并肩朝红袖招的内院走去。  

红袖招是四面环绕而成的建筑。  

既然有四栋楼阁环绕,自然有被环绕着的所在。  

这所在也被神都人称为红袖招最美的地方。  

这就是红袖招的内院。  

寻常歌舞行的内院往往只有个天井,但红袖招的内院占地极为宽阔,再加上设计精巧,亭台楼阁,奇花异草一应俱全,甚至有传言称其意境比神都世家甚至皇家的院子都要更上一层楼。  

朱鸾和许凤娘离开楼阁,进入内院。  

一走进内院,就被新鲜草木的香气所簇拥。  

经过特殊设计的楼阁间隙中吹来阵阵清风,穿过冬日里依然翠绿的草木,带来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  

置身其中,仿佛被草木簇拥,神清气爽,蕴含着天地元气的气息更是能让修行者浑身都轻松起来。  

朱鸾在还是公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在红袖招的内院里游走。  

但在熟悉的亭台楼阁里,吹来的清风中,此时此刻,却带着一股别样的味道。  

越往里走,这样的感觉越强烈。  

冥冥中,仿佛有什么在吸引着她的脚步,让她越来越快地朝内院深处而去。  

许凤娘看着脚步不自觉加快的少女,神情有些复杂,随后松开了朱鸾的手。  

朱鸾越奔越快,脱离道路,笔直地朝草木深处跑去。  

两边锋利的竹叶擦破了她的脸颊,但她却浑然不觉。  

她已经什么都察觉不到了,心中只有往前而却的一个念头,心无旁骛地朝那个存在奔去。  

因为…  

那是…  

草木摩擦发出剧烈的飒飒声,朱鸾的眼前突然豁然开朗。  

树丛从她的眼前消失,而她脚下的绿茵草地,也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